-
邮箱:tbeducation@daznet.cn文丨Jennifer 编丨Jenny国庆假期前不久,福耀科技大学又因为“开学第一课”,掀起了一波关注。首届仅招50名新生,投档分数线赶超多所985,其中不乏683分的高分学子。学校为每位学生配4名不同类型的导师:生涯导师、科研导师、企业导师和学业导师,这样的豪华配置在国内高校中绝无仅有。课程设置更是认知:新生入学不发课本,而是发岗位清单;老师不讲高等数学,而是讲解产业故障案例;实践课程占比超过50%;学生的课程大纲直接对接大型企业未来四年的岗位
发布时间:2025-10-07
-
大家好,我是亮妈。今天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看完心里揪得慌。她的女儿曾是中考全校第 7 名的优等生,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如今却把自己锁在房间打游戏,休学半年,一次都没踏进校园。她最后跟我说:“我现在才知道,我天天挂在嘴边的 “你真聪明”,竟是把她逼到绝路的刀子,现在肠子都要悔青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这位妈妈的故事,或许能给同样在花式夸奖孩子的你提个醒。01我是在批评声中长大的。小时候打碎个搪瓷碗,我妈能念叨一下午 “笨得像猪”;考试没考好,我爸瞥着卷子说 “心思全用到梳辫子上了”。这种被否定的难受
发布时间:2025-10-07
-
10月6日,河南郑州中牟县第三高级中学的一场活动冲上热搜。视频中,家长们跪成一排,学生蒙住双眼,在搀扶下踩着父母的背脊缓缓走过。背景音乐渲染着悲情,一声声“走吧!走吧!”仿佛在催促一场“牺牲”的完成。而更令人心惊——许多学生直到摘下眼罩,才发现自己踩过的是至亲的脊梁。有人当场崩溃大哭,有人沉默着咽下震惊。这一幕,究竟是教育的升华,还是情感的绑架?一、以爱为名的“道德枷锁”“愧疚式教育”从来不是新鲜话题。从“爸妈为你吃了多少苦”的日常灌输,到当众下跪、自我牺牲的“行为艺术”,这种教育逻辑始终围
发布时间:2025-10-07
-
跟着老梁跑,作文写得好。作文写得好,语文差不了。首科心有底,成绩没人比。作文听老梁,高考一定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小说《哦,香雪》一文中,火车开进了台儿沟,给“香雪们”带来了很多新鲜事儿,让她们感受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生命的美好。但火车同时也带来了喧嚣,打破了乡村的宁静……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分析】材料交代了火车开进台儿沟之后,以“香雪”为代表的人们思
发布时间:2025-10-07
-
编稿:百丈河【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最近上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里面有一句经典台词“有些伤疤,需要被看见,才能真正开始愈合”,但也有人说“有些伤疤无论多久都疼”。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分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给出两句看似矛盾的话:“有些伤疤,需要被看见,才能真正开始愈合”,强调“看见”是愈合的前提,暗含直面伤痛、主动疗愈
发布时间:2025-10-06
-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在社交媒体上讨论约会、择偶、婚恋话题的时候,总会引发无休止的争论,而在观点冲突激烈的时候,各位的昵称、ip所在地、用词习惯等等都可能成为被对方揪住不放的攻击对象——特别是一旦此类话题被引向了留学生社群,各方声音更是格外精彩,让开眼界。最近,又有调查称,相亲市场上最讲究“门当户对”的是留学生。有人觉得留学生出门在外见过了更多样的世界,视野应该更广阔,更可能摆脱传统的“门当户对”婚恋准则;而有人又觉得,留学的经历有可能让找对象的筛选条件更“卷”:学历、学校、国家、出国年份等等
发布时间:2025-10-07
-
原创 : 南溪一中 王伟 来源:王伟的语文 高考作文不同于日常自由作文,它是典型的应试作文。这句话里并没有对高考作文的贬低之意,而是说高考作文有其十分特殊之处,它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必须尽快写出符合规范要求的文字,对考生提出了较高要求。如何让考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从审题到成文的任务,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以下一些认识,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一、审题第一步:判断作文类型这一步很重要,它可能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现在的高考作文题都是材料作文,因此高考作文的审题其实就是
发布时间:2025-10-06
-
当大多数家长在家长群里为0.5分斤斤计较时,北上广深的精英家庭正带着孩子参观科技馆;当你在纠结该报哪个提分班时,他们的孩子正在与父母同事共进晚餐,聆听真实的商业故事——这才是真正的“认知起跑线”。01分数是暂时的排名,认知是终身的资产。两个同样考入985大学的学生:小张的父母是普通工薪阶层,整个高中阶段说得最多的是“这次考试排第几”;小李的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大学教授,饭桌上讨论的是“这个定理为什么优美”、“那个实验如何改进”。十年后同学会,小张在单位面临35岁危机,小李已成为实验室最年轻的团队
发布时间:2025-10-07
-
编稿:百丈河【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间是一位公正却又无情的旅者,悄无声息的改变着世间万物,也引发了我们无尽的思索。在不久的将来,如果我们能够在时间中穿梭,改写遗憾……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分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先引用了三句关
发布时间:2025-10-07
-
原创 : 南歌子 来源:教育本色 一我们总说孩子没礼貌、不懂事、不守规则,可能一个最大的原因,他们只是没学会一件事:在不同场合,要切换不同的角色。二人这一生,都在扮演各种角色:在父母面前,你是孩子;在老师面前,你是学生;在教室里,你跟人家是同学;在电影院,你是观众;在马路上,你是行人。没人能永远当主角,也没人一直是配角。可很多孩子,分不清这些。在家被宠着,出门也想当“中心人物”。课堂上随意插话,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觉得“我就是这样,有什么不对?”问题不在性格,而在认知——他不知
发布时间:2025-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