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美素图库01前几天,在广场上,看到一个五六岁左右的小男孩,跟着几个小伙伴一起追赶着。这时腿脚不便的爷爷,在喊着:“别这样跑,下次我不带你出门了。”可孩子还是继续追着跑着,开心地叫着。老人嘟囔着说真是不听话,下次不带他来这边。是这个孩子的问题吗?其实他只是做着每个孩子都喜欢做的事。他没有问题,仅仅是爷爷的担忧和小心,给他下了一个不听话的定义。而旁边有妈妈就在鼓励孩子,跑起来呀,不要总坐在那不动。去运动!快去,找小伙伴玩吧。然后妈妈就在一边,远远地看着孩子,也没去干扰孩子了。只有当
发布时间:2025-10-16
-
一、蒙尘星星,自暴自弃晨光穿透教室的玻璃窗,在讲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我捧着教案本走进教室,习惯性地扫过全班同学,目光却被后排那个“淘气包”拽住——王同学又在课本上涂鸦,五颜六色的线条肆意蔓延,将严肃的知识点切割得支离破碎。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发现他“不务正业”,作业本永远皱巴巴地躺在课桌角落,像片被揉烂的枯叶。高一第一学期,王同学上课经常和别的同学说小话或者做小动作,严重影响课堂秩序;课下脾气暴躁,但凡同学们不小心影响到他,定会招来他的不文明用语;平时作业或潦草或没做,成绩很不理想。每一天不是科任
发布时间:2025-10-15
-
文|弥小木“孩子不爱学习,可以放弃了吗?”想起一位朋友。朋友说,自己对老二的学习,已经“放弃”了。接受“放弃”这个结果,朋友花了很长时间。朋友有两个孩子。老大,从小是学霸,学习上,几乎没让朋友操心过。老二,朋友最初的期望是,和老大差不多吧?结果,在学习上,老二完全没兴趣。刚上小学时,朋友觉得不太可能啊,都是自己生的,两个孩子的差距,怎么会那么大?再怎么样,学习上也不会差太多吧?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老二对学习的热情微乎其微。最终,朋友接受了“现实”:除了学习,老二哪哪哪都好。比如,老二会主动帮朋
发布时间:2025-10-16
-
“大二寒假,我身边部分优秀的同学陆续在准备国内考研考公,我准备根本卷不过其他人。世界这么大,如果有机会,我想去外面看看。“ 在启德教育《2025中国留学》中,Z同学说,”我当时也意识到自己如果再原地踏步,什么都来不及了。于是我开始着手做相应准备。工程类的专业除了德国以外就是日本比较好。其他的国家太远了,也不在我家庭的预算范围内,所以我当下立刻买了教材,报了网课,开始学习日语,为了去日本留学而开始奋斗。“不能再原地摆烂刚开始学习日语的时间是当年过年的元宵节,开始学习我就报名了最快的JLPT考
发布时间:2025-10-16
-
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名”。一手好字,不仅是一个人心性和门面的代表,更能让人加深印象。尤其在考试中,如果字写得非常漂亮,可以让阅卷老师赏心悦目,也能有机会获得额外加分。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写字的时候,老师要求横平竖直,一笔一划,而且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速度也要能达到要求。可现在的学生都非常有自己的思想,不仅对待学习的态度随意,就连写字也是随心情来,可是愁坏了阅卷的老师。高中生独创字体像“二维码”,老师看了想扫一扫大家都知道,高中的学习氛围是非常紧张的。很多老师在高二下学期的时候,便开始了第一轮的
发布时间:2025-10-15
-
昨天(10月14日),2025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名单及全国高中数赛一等奖公示名单出炉。根据官方数据,北京5区14所学校的85名学生获联赛一等奖。来自8所学校的46名学生进入决赛。从官方公示的决赛获奖名单来看,此前网传的来自十一学校的刘喆位列第)相比去年,今年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入围省一等奖的学校和人数都有所增加。其中入围省一的学校相比去年(11所)增加了3所,人数相比去年(76人)增加了9人。具体内容一起来看——省一奖学生统计今年北京赛区一等奖名单学校分布既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发布时间:2025-10-16
-
一、阅读(72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①文学作品给读者的印象,若以客观与主观为两极,理念与情感为对立,则每有知性与感性之分。所谓知性,包括知识与见解。知识是静态的,被动的,见解却高一层。见解动于内,是思考,形于外,是议论。议论要有层次,有波澜,有文采,才能纵横生风。散文的知性该是智慧的自然洋溢,而非博学的刻意炫夸。说也奇怪,知性在散文里往往要跟感性交融,才成其为“理趣”。②至于感性,则是指作品中处理的感官经验:如果在写景、叙事上能够把握感官经验而
发布时间:2025-10-15
-
在当今信息时代,手机对于学生而言,既是获取知识的工具,也是容易让人沉迷其中的“诱惑之源”。近日,河南新郑二中发生了一件引人关注的事情:为了教育学生,该校老师让学生拿砖头砸手机,并且在实施这一行为之前还再三确定了家长是否同意。此事件一经曝光,便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从表面上看,新郑市第二中学的老师怕学生上学玩手机而想要进行管理,这一出发点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发布时间:2025-10-15
-
“你怎么又要催才写作业?上次夸你写得好,白夸了?”“刚夸完你收拾玩具,怎么今天又扔一地?”不少家长发现,费心夸奖孩子,却没换来期待的“主动”—— 反而让孩子变得 “给夸才做,不给夸就懒”。其实,不是孩子“贪心”,而是家长的夸奖没 “戳中要害”:空泛的 “你真棒” 像没根的花,看着好看却留不住;而能激发内驱力的夸奖,需要一套 “看得见、摸得着” 的万能公式,帮孩子从 “听别人夸” 变成 “自己想做好”。一、先避开3 个 “无效夸奖坑”,不然越夸越没动力很多家长的夸奖,看似在鼓励,实则在悄悄削弱孩子
发布时间:2025-10-16
-
图为田本娜。 受访者供图 田本娜和任辉在一起。 曹娟 摄如果撰写中国现代小学语文教育史,那必然绕不开天津师范大学教授田本娜。她是我国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开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理论研究之先河。前不久,天津师范大学首设“终身成就奖”,并将其颁发给97岁的田本娜。颁奖仪式上,田本娜手捧奖牌说:“这个大奖牌是我终身的荣誉,我就收下了。那50万元奖金,就捐献给师大教育学部,支持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教育学科研究。”把一生奉献给语文教育事业,是田本娜近百年人生的真实写照。1走上教育事业的漫漫征途在天津市和平区一
发布时间: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