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这个数据成为现实的话,那么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可能会低于23%,会有更多的学生手拿着毕业证书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研究生考试、公的竞争压力也会更高。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能够被一所“包分配”的大学院校录取,就显得越重要。但是如果是很多年之前,大学院校里面还存在部分毕业后包分配的专业。但是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抓紧普及,现在本科包分配,几乎是“天方夜谭”。不过尽管比较少,却也不是不存在,比如说很多学生心仪的“军校”,就是难得的毕业包分配的大学院校类型。学生选择报考军校,都有哪
发布时间:2025-08-14
-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学术环境中,保研对于众多学子而言,无疑是一条通往更高学术殿堂的光明大道。然而,近日武汉大学发生的一起事件,却如同一颗重磅,在教育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事情的起因是武汉大学官网深夜突然删去了保研名单,这一异常举动瞬间在学生群体中引发了巨大的震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学生们陷入了无尽的困惑和焦虑之中,他们纷纷在群里讨论此事,整个学生群瞬间炸锅。
文学院的小李成绩优异,绩点高达3.9,在专
发布时间:2025-08-14
-
老师授课,突然发现有个孩子走神了。老师下意识地一瞪眼,这原本是希望孩子能回过神来,专注于课堂。可没想到,孩子回到家后就向家长告状,说老师瞪他了。
家长一听,心疼不已,立刻在家长群里把这件事说了出来,家长群瞬间就炸锅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这算体罚吗?老师怎么能这样瞪孩子呢,会不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伤害啊?”这看似小小的一个眼神,却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这样类似的事件并非个例。在湖南,有一位认真负责的
发布时间:2025-08-14
-
近日,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尼日利亚籍教授唐杰(Muhammad_Sadeeq Balogun)的晋升事件引发风暴。这位2018年入职的博士,仅用一年时间便从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学校为其提供专属实验室、高薪及住房支持。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如北大“韦神”韦东奕耗时6年才评上副教授,两者对比刺痛公众神经。事件核心:唐杰2017年于海外取得博士学位,2018年入职湖南大学后迅速获得“岳麓学者”称号,2019年晋升教授。其学术成果尚未有重大突破,却在公开场合以“非洲兄弟在华福地”为卖点,呼吁老乡来
发布时间:2025-08-15
-
“分数不是终点,选择决定未来。”该项目通过“国内2年+国外2年”的联合培养模式,帮助学生规避国内高考“独木桥”,直接对接海外名校资源。对于高三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而言,这或许是一条更具性价比的升学路径。正文:1. 国内升学的“内卷”困境根据教育部数据,2023年国内本科录取率虽达50%,但优质教育资源高度集中:清北录取率仅0.065%,985高校录取率不足2%。这意味着,即使高考成绩达到500分,仍可能面临“高分低就”的尴尬。而双非院校毕业生在求职时,平均起薪较211院校低30%-40%,且晋升通道
发布时间:2025-08-15
-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老师似乎总是被赋予了“万能”的标签,仿佛他们有着应对各种事务的能力。而这一次,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暑假里,老师们又一次被推到了各种任务的前沿,深刻印证了那所谓“万能”背后的无奈与忙碌。
故事起始于一则通知。学校方面出于某种考量,决定开展灭蚊工作,于是向在校的老师们发出了通知。原本,这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个常规的校园卫生维护任务。然而,现实却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泼了一盆冷水。
要知道,暑假对
发布时间:2025-08-14
-
【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人在逆境,唯有内心强大,方能越挫越勇、迎来峰回路转。有人说:“生活可能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是也没你想的那么糟。”没有暗无天日的绝境,只有甘愿认输的自己。怀有绝地反击的勇气,才能冲破迷雾,迎来柳暗花明。有人说:“生活中最难的,是在高光时刻还能做到不狂不傲。”顺境不傲、满而不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智慧。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顺境·逆境·绝境”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请结合
发布时间:2025-08-15
-
教师交流群里的一位老师转发了一条来自某自媒体平台面向农村中小学教师转岗通知的截图,群里瞬间炸了。该通知包括两份文件,其中一份文件是《2025年农村中小学教师自愿转岗从事县城中小学幼儿园保安岗位征求意见表》,面向的农村50周岁男教师。另一份是《2025年农村中小学教师自愿转岗从事县城幼儿园保育员岗位征求意见表》,面向的是女教师。“自愿”二字在通知里显得格外醒目。然而,当讲台上的执鞭者转身面对门卫室的登记簿或幼儿园的清洁任务时,这份“自愿”背后,缠绕着多少复杂难言的现实?这并非简单的工作调整,更像是
发布时间:2025-08-15
-
网上风很大的低配暑假,我不配。作者:蝎子号,蓝橡树主编。........................................这几年,教育圈流行一股新潮流——「低配暑假」。这词乍一听,像是为了缓解父母们「月薪三万供不起高配暑假」的焦虑,量身定制的消费降级理念。什么一等暑假去英美,二等暑假学骑马、三等暑假国内游……统统都是“消费主义陷阱”,见不了啥世面,就是花钱买罪受。教育博主们说:真正高认知、真有品位的家庭,都在给孩子过「低配暑假」!这话听得我热血沸腾啊。高认知、高品位、但没钱,这说的
发布时间:2025-08-14
-
在高校推免的舞台上,近年来频繁上演着推免生集体“放鸽子”的戏码,这让导师们一夜之间仿佛变成了“空巢老人”,满心期待化为泡影。
以复旦大学为例,为了应对这一乱象,已将爽约学生的名单挂网公示。要知道,名字一旦上墙,这就如同被贴上了难以撕下的标签,在未来三年的学术道路上,他们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想要翻身谈何容易。
去年9月,北京大学某实验室精心筛选,向五名优秀的学生发出了宝贵的offer。在导师们的设想
发布时间: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