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人物头像剪纸倾向于从纸长度的什么下剪”。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人物头像剪纸倾向于从纸张的底部(即纸张的短边)开始下剪,量出要剪纸的长度并做好标记。
资料扩展:
一、剪纸人物的人像造型
用线条连接构成造型是剪纸艺术的特点之一。人物的头像有正面和侧面之分,其眉、眼、鼻、口、耳都是用线条连在一起的。并且因年龄、性别、民族等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多种连接方法。
人物头像要注意把握五官的位置,比例及脸部的宽窄和线条粗细的变化,恰当的连接能使人物造型生动优美。特别是对人物眼睛的处理更有讲究。如眼皮宽窄的变化,眼形的长短与位置的高低,眼珠黑与白的多少都直接影响人物的精气神。
二、剪纸人物的变形与夸张
剪纸人物的造型与动作,经过集中概括而出现变形夸张,唯有变形夸张才能体现剪纸艺术的情趣。变形与夸张改变了人物自然正常的比例,一只大眼睛可以横跨鼻和耳之间,这正是剪纸夸张。
另外,剪纸人物的动作由于题材的不同也常用夸张的手法来增强人物的性格。剪纸人物中的夸张也要恰到好处,服从内容的需要。不能简单地认为变形夸张就是“拉长”、“放大”。否则就会畸形发展、适得其反。
三、剪纸人物的比例
观察民间剪纸人物的身高,常常发现是五短身材。这也许是受到民间木版年面(如门神)或民间泥塑石刻的影响。或是为了适应剪纸造型及工艺的需要,把人物身材约定在一种特定的比例之中,从而不受“站七坐五”人体正常比例的束缚。
因此,剪纸人物是根据具体内容、造型特点和个人审美情趣的不同而灵活掌握其身材比例的关系。在反映严肃性的内容如工业题材、生活时,就不宜把人物身材过分压缩,否则会影响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再如反映现代体育、舞蹈和表现人体曲线美的剪纸,则要考虑其动态特征。从剪纸特点出发,在集中概括的过程中去塑造新的人物形象。至于在塑造儿童人物时,身材要适度缩短,比例变化要因材而定(参看后面剪纸作品)。
四、剪纸人物的黑白关系
黑与白是构成单色剪纸中的主要色调。在黑与白之问还有一个“灰”,即我们习惯上说的黑白灰。在黑白之处加上灰这个中间色,才使剪纸中的对比变化更加丰富多彩。
黑与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从而产生对比的效果。在剪纸人物衣着、道具方面,黑白灰是重要的处理手法。但黑与白的比例没有刻板的规定。同样是按具体情况去精心设计。不能把“白衣必配黑裤”或“黑衣必配白裤”当成一种模式。
现代剪纸不同于民间剪纸中的窗花。灯花需要“透光”,所以黑白灰的关系处理影响着构图中的虚实、疏密、明暗、节奏等剪纸效果。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