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爆发一场大战,这场战争朱元璋是如何获胜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鄱阳湖之战,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一次决战。
朱元璋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取的最终胜利,主要有正确的战略思想、合理的战术、用人得当。
具体分析则包含以下6点:
1、从兵力上看
陈友谅兵力高达60万,朱元璋兵力仅有其三分之一即20万。
陈友谅的战舰,多为巨舰,而朱元璋的船只多为小船
巨舰的优势是战斗力强,便于在宽阔的水面上发挥威力,缺点是不够灵活在狭小的水道上则无法施展。
陈友谅依靠兵多舰多,存在轻敌思想,进而易偏听偏信、只知己不知彼,增加了失败的风险。
而朱元璋能够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团结一致是其取胜的一大关键。
2、从用人上看
陈友谅缺少知人之明,虽不多疑但却容易相信别人,尤其是他之前的好朋友康茂才
康茂才之前是陈友谅离开元朝后,没有投靠陈友谅反而投靠了朱元璋
陈友谅轻易相信了康茂才里应外合之说,是出于对朋友的信任,但作为一方主帅不够谨慎。
轻易出兵,导致中了朱元璋的埋伏,以致错失先机。
由于里应外合的地方河道狭窄,陈友谅为了保命遗弃大量巨舰。
反观朱元璋一方,则利用先机优势,巧妙地实现了草船借箭的效果,此消彼长,战斗力剧增。
3、从内部管理上看
陈友谅内部矛盾激化,而朱元璋则能团结一致,一致对外
借陈友谅内乱之机,及时出兵,扩展了控制范围,进一步壮大兵力。
4、从战术上看
陈友谅在交战时巨舰的优势施展一字长蛇阵,却忽略了河水枯竭及风力的先天条件
朱元璋则依靠徐达,借助风力优势,利用火铳、火箭等兵器发挥火攻之术,相辅相成成果显著。
由于朱元璋合理的战术,得以成功应对巨舰的进攻,使其烧死淹死者不计其数。
陈友谅伤亡远大于朱元璋一方,更损失了2个兄弟和1个大将陈普略。
5、从对待俘虏的态度上看
陈友谅由于随时惨重,军心动摇,对待俘虏的朱军基本上以杀掉居多
朱元璋则反其道而行之,对待俘虏的人员,则杀掉的甚少,甚至出现送还的情况
赢得军心这方面,朱元璋胜于陈友谅。
6、从突围之战看
陈友谅的突围之计,被朱元璋识破,朱元璋会同胡大海部,以逸待劳,来了个瓮中捉鳖。
陈友谅在激战中不幸“骤中流矢,贯睛及颅死”
陈友谅作为一方主帅,身死战场,大大动摇了军心,以致惨败。
鄱阳湖之战的胜利,使得朱元璋得以迅速夺取陈友谅的老巢;
鄱阳湖之战的胜利,使得朱元璋不但控制了江南,更为以后的北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解决方案2:
在这场战争当中,朱元璋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当时的风向只对着陈友谅吹,朱元璋掌握了战术要领。
解决方案3:
我觉得这场战争朱元璋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获胜的,因为朱元璋的实力是很强的,并且在武功方面是很厉害的。
解决方案4:
他采取了正确的战略部署,而且也利用了天气,当时朱元璋的船非常的小,非常的灵活。最终获得了胜利。
解决方案5:
朱元璋所在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其次朱元璋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所以才能够获得战争的胜利。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