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民事案件中做了伪证怎么追究?有什么法律依据?”。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在民事诉讼中有作伪证的行为,一般是构成帮助伪造证据罪或妨害作证罪。
法律依据:
通常人们所说的民事伪证罪主要就是指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的罪名。已依据刑法307条成功地定罪了民事伪证嫌疑犯。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妨害作证罪】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支持民事伪证罪的其它法律条款还有: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解决方案2:
看具体情况,刑法有伪证罪,而民事诉讼法对做伪证也规定了司法惩戒,可以罚款和拘留,采纳谢谢
解决方案3:
一、民事诉讼做伪证后果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民事诉讼作伪证情节较轻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但依然会面临处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下列情形当事人要受到罚款、拘留的处罚:
1、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审理案件的;
2、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他人作伪证的。
二、其他相关规定
《刑法》第三百七十条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妨害作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条法律外延广阔无限,几乎为开放性法律条款,可用于制裁民事诉讼中任何形式的伪证行为。
《刑法》第14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综上所诉,民事诉讼做伪证后果非常严重,不仅妨碍人民办案,还损害了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自己也须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所以,律图在此提醒大家,做伪证是不合法的行为,为了社会的公正性,我们须做到有法必依,让伪证在民事诉讼中彻底消除。
解决方案4:
可能会对证人罚款,以暴力,才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不会承担任何刑事责任,一般不会作更多的追究,而且影响恶劣,在民事诉讼中、贿买等方法指使他人作伪证的,指使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305条的规定。另,根据刑法307条,顶多司法拘留,只有在刑事诉讼中证人作伪证,如果你能证明证人的证言不可信,如果你强烈要求,证人作伪证被查实。而在民事诉讼中,那就不会采信证人证言、威胁。
拓展资料: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
为了更好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法律规定证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并接受法官和当事人的询问。
当证人存在特殊情况,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许可,可以通过提供书面证言、使用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确有困难不能出庭”是指有以下情形:
(一)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
(二)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
(三)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
(四)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的;
(五)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
如证人不具有上述特殊情况,而不出庭作证的,其证人证言也可以作为证据,但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必须要有其他证据佐证才能证明案件的事实。
解决方案5:
民事诉讼作伪证情节较轻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但依然会面临处罚。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下列情形当事人要受到罚款、拘留的处罚:
1、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审理案件的;
2、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他人作伪证的。
其他规定:
《刑法》第三百七十条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妨害作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条法律外延广阔无限,几乎为开放性法律条款,可用于制裁民事诉讼中任何形式的伪证行为。
《刑法》第14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综上所诉,民事诉讼做伪证后果非常严重,不仅妨碍人民办案,还损害了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自己也须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所以,律图在此提醒大家,做伪证是不合法的行为,为了社会的公正性,我们须做到有法必依,让伪证在民事诉讼中彻底消除。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