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共有几章几条”。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是我国为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和利益而制定的重要法律。该法于1988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2023年9月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再次修订。
最新修订的《保密法》共有六章六十五条,相较于2010年版本的五章五十三条,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这次修订充分体现了新时代观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保密工作的原则、范围和责任,强化了保密管理的措施和手段,同时也注重平衡保密工作与信息公开之间的关系。
一、国家秘密的定义
根据《保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这一定义明确了国家秘密的三个基本特征:
1、内容特征:关系和利益
2、程序特征: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3、时空特征: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二、国家秘密的保护
《保密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这意味着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追究。同时,该条还强调了保密义务的普遍性,即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三、国家秘密的管理
1、管理机构
《保密法》规定,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同时,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也要管理本机关和本单位的保密工作。
2、管理措施
法律要求机关、单位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设置保密工作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防护措施,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监督检查。
一、维护和利益
《保密法》的首要目的是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国家秘密,从而维护和利益。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家秘密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安全。
二、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法律保障。通过有效保守国家秘密,可以确保国家重大战略、关键技术等不被泄露,为我国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规范保密工作
《保密法》详细规定了保密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保密范围、管理、保密措施等,为各级、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开展保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有助于规范和统一保密工作的开展。
四、平衡保密与公开
新修订的《保密法》在强调保密重要性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信息公开的必要性。法律明确规定,法律、行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这体现了立法者在保密与公开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旨在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一条为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秘密是关系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第三条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
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