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中国古代女子服饰(按朝代分)”。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中国古代女子服饰,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发展与演变。自秦汉时期的深衣、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等样式,一直延续至隋唐五代,影响了日本和朝鲜等国。其中,日本和服中常见的样式与这种汉服风格相近。
自隋唐开始,圆领衫成为流行的服饰,一直延续至宋元明清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所穿的圆领衫,成为宋太祖、明太祖画像中的典型服饰。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场合穿的服饰也是这种汉服的变种。
女装方面,早期与男装相似,穿深衣。后来则以襦裙为主。汉族各朝服饰虽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主体部分基本一致。西汉的深衣与明朝的汉服基本样式相同,只是在细节上有所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沿袭商代的服制,略有变化。衣服样式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为矩领,没有纽扣。腰间系带,有的带子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丝织物制成,称为“大带”或“绅带”;另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称为“革带”。这种时期出现了曲裾深衣,除了上衣下裳相连外,还有一种名为“续衽钩边”的特点。
秦朝尚黑,服饰标准色均为黑色,但式样依然保持大襟右衽交领。基本沿袭战国时期的样式。
汉代的男子服装大致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东汉时,男子穿深衣者已少见,通常为直裾之衣,但不能作为正式礼服。秦汉时期,曲裾深衣不仅为男子所穿,也常见于女服中,这种服装通身紧窄,下摆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
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着,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礼服。当时裤子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内衣的改进使曲裾绕襟深衣逐渐被淘汰,直裾逐渐普及,取代了深衣。
魏晋南朝时期,男子服装有时代特色,穿大袖翩翩的衫子。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喜爱,成为一时的风尚。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上俭下丰,衣身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
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外,在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多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中唐时期的襦裙比初唐的更宽阔。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