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诗两首《咏柳》的教案模板

古诗两首《咏柳》的教案模板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古诗两首《咏柳》的教案模板”。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习生字,理解词汇,并能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用语言表达古诗的意义,能有感情地朗诵与背诵古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欣赏美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交流欣赏,学生能感悟诗的意境,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与美的情感。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义,品味诗歌的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诗句,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唐代诗歌成就最高。唐诗不仅是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尽管距今已有千年,许多诗篇仍广为流传。保存在《全唐诗》中的诗篇超过四万八千九百首。

唐代诗人众多。今天我们熟知的就有二千多人,留下了无数壮丽的诗篇,被后人传颂。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古诗《咏柳》。

介绍作者:参考教参第14页。

理解题目:以赞美的语气阅读题目。

你想知道什么?

二、理解词汇,感悟诗意。

1、初读古诗,圈出生字。

2、理解词汇(结合书下注释或查工具书,小组讨论或向老师请教)。

碧玉妆绿丝绦裁

学生分享。

将柳树比作碧玉装扮的美女,你有什么感受?

万条是否有一万条?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婀娜多姿的柳条在和煦的春风中摇曳)

这是谁的功劳?所以,书上说(二月春风似剪刀)

3、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古诗的意思。

4、你觉得这首诗如何?从哪里看出来?

5、用赞美的语气朗读古诗。

小结:作者的想象丰富,将满树的新叶比作碧玉,将随风飘荡的柳条比作绿丝绦,贴切生动。他大胆而巧妙地想象,将“二月春风”比作能工巧匠,将春风写“活”,也把柳树写“活”。

三、想象意境,体会情感。

请一名同学朗读这首诗,要用什么语气?

闭上眼睛,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诗人将柳树描绘得如此之美,那么是谁赋予了柳树婀娜多姿的身姿?(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令人惊叹。诗人借赞美柳树来赞美谁?)

再读这首诗,谈谈你的新感受。

你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感受?(表演、为柳树或春天写几句话、画画、朗诵)

四、总结全诗,回顾学习方法。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2、我们如何学习的?(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3、这首诗的特点?运用比喻,描绘柳树之美,构思巧妙,令人赞叹。这首诗的妙处不仅于此,请同学们观察,“树”到“枝”,再到“叶”,诗人从整体到部分,先观察后想象,有条理、有序地描写,这也许就是“咏柳”至今传唱的原因。

五、作业。

背诵古诗。

收集描述柳树或春天的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交流掌握识字方法,工整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

二、识记生字。回忆自己已记住的字,未记住的字,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如果有困难,可以与同桌合作,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三、指导书写。

四、赏析古诗。

参考第12页的积累。

五、课堂小结。

诗歌之所以精彩,是因为作者观察仔细,抓住柳树的特点,运用比喻手法,抒发真情,使我们对柳树、春天也产生了喜爱之情。希望同学们也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灵,去观察周围的一切,领略身边的美景!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