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个人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工作安排,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法制教育活动,使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全校初步形成了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我们密切结合学校实际,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工作,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的过程,促进了学校事业健康、协调地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是切实加强对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校长担任普法领导小组组长,把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起以校长为龙头,以班主任主体,以德育课教师为骨干的工作队伍,完善了教育网络体系,积极开展工作。
二是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我们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宣传图片法制宣传园地,加强法制宣传,根据教育系统的宣传重点,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及时宣传《义务教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促进了法制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学校充分发挥手抄小报的作用,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师生都能做到知法、守法、,并依法办事。
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我们一方面请了渝中区校保支队的张敬元警官到校作法制教育讲座;另一方面,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了“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课;另外,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文明安全”知识竞赛、征文评比等群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氛围。同时,还做到法制教育与纪律常规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引导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弘扬美德相结合,依法治校与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提高了法制教育工作的实效。
法制教育个人工作总结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首先要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如:教师法、教育法等一些基本的法规,这不仅有助于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形成,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维护自己的权益,履行自己的义务。
例如:学生课外作业的问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有明确规定,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课外作业量不得超过1小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得布置过多的课外作业,从而达到给学生减负的目的.这也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精选题目,不搞题海战术,用最少的作业练习、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对学生来说既减轻了学业负担,又提高了学习效率,真是事半功倍.
再如:《教师法》中就明文规定,教师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惑.何况小学生呢,作为教师就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更应允许学生改正错误.人们常说,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现在,倡导母爱式教育,对学生关爱、呵护而不溺爱,这样用爱来教育、感化学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况且,今天的小学生是我们伟大祖国明天的人,现在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手段对待祖国的花朵,他们的身心会健康发展吗?国家未来的人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摧残,作为教师的我们于心何忍呢?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自身需要学习法律方面的理论知识,其次要注意在学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运用法律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到防微杜渐,正确处理一些以外事故。使学生在老师的榜样作用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让学生度过快乐的校园时光。
法制教育个人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三个面向"为指针,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认真贯彻《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规定》,广泛开展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创新式教育研究和以法津法规为中心的法制教育,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以争创平安校园为契机,加快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目标任务
(一)依法建章立制,大力推进学校民主制度的建设
依法治校就是对学校各项工作实现依法管理,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广大师生员工的言行,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其关键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学校形成有法必依、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违章必究的约束机制,使学校逐渐步入法治轨道。
(二)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弘扬"团结、求真、奋进、创新"的师风精神,开展师风师德大检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使命感,加强教师爱护学生的责任意识,使教师都能以师德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尺度,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三)强化法制观念,依法规范学校的各项工作
坚持"领导带头,普遍参与、自学为主、适当集中"的原则,与教育教学实际、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普法讲座、教育法律法规考核等形式,多渠道加强教师的法制教育工作。使广大教师在普法学习过程中,增强法制观念,逐步形成自觉学法、*、用法、守法的习惯,同时也使学校在德育工作实效性上取得新的突破,扩大学校各个领域的办学成果。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管理,为依法治校提供坚强保障
学校成立了校法制领导小组,形成由年级组、教研组、少先队组成的法制教育组织管理网络。学校选派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老师担任法制教育辅导员,聘请法制教育校外辅导员。同时,结合学校管理,制订了"依法治校规划",将《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环境保*》等十几项法律法规列为教育内容,在具体教育实践中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加强法制教育,为依法治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1、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一方面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展内容丰富的法制教育活动。同时,开设安全教育课,利用晨会、班队活动、升旗仪式及开学典礼等形式进行法纪教育,制订学生德育考核制度和日常行为规范,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觉守法的意识。另一方面,寓法纪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努力创造法制教育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定期邀请专家及部门领导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并利用橱窗、板报、广播、演讲、讲故事等形式广泛进行法制宣传,培养学生学习法津知识的兴趣和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同时,通过召开家长会,定期走访学生家庭,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开展针对性的配合教育。这些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加深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为他们提供法制教育的实践机会。在控制学生犯罪和促进后进生转化方面,建立一套科学完整规范的制度。
2、制订"兴隆中心小学校内申诉办法",同时少先队成立了"红领巾监督岗",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坚持依法治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行为,坚持把校园违纪违规事件与评优评先挂钩,凡涉及到评优评先或教职工评职晋级,均增加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方面的考核条款,对教职工的个人行为予以必要的约束。
法制教育个人工作总结
今天班会课,看过苗校长的讲座之后,让我学会了许多,也让我增长了一些见识。
最能启发我的是那些事例。老师常说:“做什么事都先考虑后果,再想需不需要去做。”刚开始,我没有太在意,因为我不喜欢惹事。但是,听过校长的讲座后,觉得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后果却不是那么小。有时候,可能因为一句话,一个字的原因,事情的后果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做什么事,做什么运动,都是安全第一。我仔细一想想也是,就像做错事后,说声“对不起”,可能也就不会发生矛盾了;就像同学之间难免的磕磕碰碰,自己认为的简简单单的小事,而遭到的大灾难,有时的确让我非常惊讶。有些小事,应该预防,不能解决的大事,找老师和家长……一些事情,一定要注意,防范,提高警惕……
听过这次讲座,我的意识增多了,也要改掉一些坏习惯,防止突发事件。俗话说得好:“凡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希望以后,我们更要警惕一下“万一”!
法制教育个人工作总结
今天,我接触到了法律,我忽然觉得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以前,我总是觉得“法律”这两个字是多么的遥远,多么的陌生呀!
法律其实就是一种犯错了的惩罚,生活中有许多隐患,也许法律也是一种解决办法与防范措施。有时候,你也许不小心推倒了人,可那人却正巧撞在了桌子角上,弄得头破血流,成了残疾,怎么办?可你也不是故意的呀?只好承担法律责任。
若有一天,甲酒后不小心撞了乙一下,乙很不高兴,打算报复,晚上,乙将甲叫到寝室来揍了好一顿,甲怒了,将乙用随身携带的刀刺伤,担上了刑事责任。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如果甲不违反校规,不喝酒,不是会发生这样的事吗?若甲撞人后,说声“对不起”,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吗?再说,乙当时心胸放开点,忍让些,事情还会成这样吗?
“忍一下,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要防患于未然,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