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中考信息技术试卷分析一、试题概括
1.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合理。基于当前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设计了选择题40道,每题2分共80分,填空题15空,共20分。
(2)考试内容分布基本得当。考试内容包含信息的特征,信息的编码,网络基础知识与网页设计与制作基本操作。
2.试题基本特点
(1)考点知识比较全面。第四章的主要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而且不回避重点、难点知识。
(2)注重水平考察,特别是操作水平的理解。
(3)试题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兴趣和信心。
二、成绩分析及答题情况分析
1.考试成绩分析
信息技术高一段平均分
| 班级 | 高一(1) | 高一(2) | 高一(3) | 高一(4) | 高一(5) |
| 平均分 | 74.24 | 75.08 | 72.16 | 72.45 | 74.83 |
| 班级 | 高一(6) | 高一(7) | 高一(8) | 高一(9) | 高一(10) |
| 平均分 | 73.00 | 73.86 | 79.62 | 80.39 | 79.49 |
本次考试,段平均分为75.45,其中平行班平均分73.65,重点班79.84,在区分度上还行,但不是很明显。全阶段90分及以上17名,80-90分128名,70-80分199名,60-70分102名,60分以下23名,其中5名为缺考,两名50分以下。 本次卷子的题目基本在上课的时候都有叙述过,仅仅学生在平时的操作练习中仅仅学会操作,对于基础知识却不甚了解,造成其对于知识的片面性。今后我们组内需要在操作练习中增强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
2.答题情况分析
因为高一(2)班的平均分最接近段平均分,所以我对高一(2)全体学生的试卷实行了各题得分率的统计,得到如下图(其中1-40为选择题,41-44为填空题)。
高一(2)班信息技术期中卷各题得分率
| 第1题 | 第2题 | 第3题 | 第4题 | 第5题 | 第6题 | 第7题 | 第8题 | 第9题 |
| 得分率 | 51.02% | 73.47% | 93.88% | 85.71% | 79.59% | 85.71% | 22.45% | 57.14% | 38.78% |
| 第10题 | 第11题 | 第12题 | 第13题 | 第14题 | 第15题 | 第16题 | 第17题 | 第18题 |
| 得分率 | .80% | 65.31% | 71.43% | 77.55% | 83.67% | 87.76% | 22.45% | 61.22% | 40.82% |
| 第19题 | 第20题 | 第21题 | 第22题 | 第23题 | 第24题 | 第25题 | 第26题 | 第27题 |
| 得分率 | 83.67% | 48.98% | 95.92% | 53.06% | 91.84% | 71.43% | 93.88% | 95.92% | 67.35% |
| 第28题 | 第29题 | 第30题 | 第31题 | 第32题 | 第33题 | 第34题 | 第35题 | 第36题 |
| 得分率 | 100.00% | 100.00% | 71.43% | 85.71% | 95.92% | 67.35% | 83.67% | 83.67% | 95.92% |
| 第37题 | 第38题 | 第39题 | 第40题 | 第41题 | 第42题 | 第43题 | 第44题 | |
| 得分率 | 85.71% | 87.76% | 59.18% | 69.39% | 85.71% | 96.94% | 83.67% | 52.55% | |
从上图能够看出,第7题,第9题,第16题的得分率最低,分别为22.45%,38.78%,22.45%。第7题考查学生对于ASCII码的理解,第9题考查数制的运算,第16题考查网页中对于表格属性的理解。该几题都是选择题。 第7题是属于概念理解型,说明学生对于ASCII码还是不甚了解。第9题是数制的运算,本题错误率较高说明了学生一是对于数制的转换还是云里雾里,并未能有效掌握,二是说明学生的数算水平较差。第16题的错误,说明了学生仅仅知道如何操作,但是对于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属性设置的具体意义,却存有理解上的误差。
填空题41-43比较简单,从最后的得分率上也看出了学生较好的掌握了其所考查的知识点。但第44题的得分率只有52.55%,该题有8空,失分最多是第2、6、7、8四空,其中第二空较大的错误率是因为“_private”前面的下划线未写,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之前未接触过以“_”开头的文件夹名,以致学生担心这个符号可能是用来迷惑他们的,其实说到底还是他们对于文件夹命名规则的不熟悉。第6空的错误说明了学生对于超链接的理解还是存有着一些误区。第7、8空的错误说明了学生对于网页设计中网页属性、表格属性以及单元格属性不能有效的区别开来。
从最后的答题结果来看,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常识方面的知识理解较好,对于以前接触较少,练习也不多的模块还存有着概念模糊不清的理解。
三、试卷特点分析
1.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是重点知识的考核。命题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和调整后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试题注重基础,试题突出对重点知识的考查,这些试题使同学们感到熟悉而亲切,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得以正常发挥。这无疑对教学中依据大纲和教材、夯实基础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题目注意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题目的考核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实际:信息的获取方式,可信度?信息的检索,QQ等聊天软件的特点,使用等等。
3.加强能力考核,贴近实际操作,较多题目要求解题时学生在脑海中回忆当时学习时的操作过程。
4.难度适中,选择填空都比较容易,重在体现新课标要求,对有关知识与能力不作拓展与提升。
四、存在问题与反思
1.运算能力不够,在数制转换、计算的题目上,错误率很高,这些都要我们在后续的教学中倍加关注。
2.从选择题的回答情况看,学生对所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课后很少复习,考试临时突击所致。
3.对于操作题,只知操作而不甚了解,对于各种属性设置分辨不清,理解混乱。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操作部分,更应加强概念的讲解,并让学生多加练习,加以分辨。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性。
4.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加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也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