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汇总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汇总

[案例1]教学

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枯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枯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但凡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根底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2]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答复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

,铺路〞;学生小明的答复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答复如何?你更欣赏哪种答复?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小方答复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答复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展。

[案例3]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4]“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快乐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表达,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逐步形成

[案例5]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局部与相异局部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异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比照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比照,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