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更新改造及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 对策摘要:在城市推进更新改造工作时,城市建设环境出现变化,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民众更高的生活需求。因此需要在城市更新期间,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完善规划,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然而,当下我国大部分城市在更新规划与建设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对文化类资源的保护意识不足,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城市在更新改造与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城市更新改造;规划建设;空间结构;利益权衡;管理策略
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在当前城市建设中已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规划到建设,都有很多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在城市规划时,需要从整体层面出发,对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工作人员需要对基础资料进行收集,如了解城市古建筑数量,确定城市交通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对相关商业、住宅规划内容进行调查,使城市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应用。其次在城市推进更新改造工作时,需要明确城市更新改造的意义,清楚城市当下的发展情况与诉求,了解社会经济水平与对居住环境改善的诉求。在此基础上,统筹多方面条件进行合理规划设计,推出可行的规划方案,利于后期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各类基础设施维护,从而提高城市更新水平,为城市改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城市更新改造及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大拆大建
在城市旧城更新改造期间,部分城市选择大拆大建的方法,会造成不小的资源浪费。使用大拆大建的方式,会对城市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造成破坏。在城市建筑改造中,对拆迁工作也提出很多要求,特别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如果没有对城区未来发展进行明确定位,给出区域规划方案,会在后期出现配套不足、交通拥挤等状况,不能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部分城市在更新改造过程中,没有从宏观层面进行思考,进行大规模的拆除工作,因而对城市地形地貌造成巨大的破坏,阻碍城市后期发展[1]。
1.
未结合城市发展实际
城市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在规划设计方面,没有基于实际情况进行考量。部分开发商为了从城市改造项目中获得最大利益,将改造工作提升至较高标准,兴建高档住宅、建设大型商场。由于没考虑相关建设是否与当地人均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相协调,在大型商场与高档住宅小区建成后,可能出现住宅购买力低、商场人流量少的状况,不能满足城市广大工薪阶层,对住宅以及配套设置的需求。在此情况下,部分工薪阶层被迫离开城市中心,对城市大众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1.
未充分考虑长远发展
在城市更新规划阶段可能出现超过预期的情况,导致后期开发会面临强度大、密度高的问题,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难度,无法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有利条件。当下在城市更新改造中,部分区域会选择较低的基础设施配套标准推进改造工作,民众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改善,无法构建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已经完成改造的地区面临二次改造的境况。增加后期城市改造难度,难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未来发展形成不小的阻力。
(四)城市文化元素流失
城市在发展中会形成特殊的文化、历史氛围,对城市的历史以及文化进行保留,从而体现城市文化特点,延续城市文脉。在城市更新规划与建设中,由于不少城市对该项工作缺乏足够的认知,没有选择合理的规划方案,只能对城市进行低层次的更新,无法在建筑改造期间,做好城市文化的延续工作。不少城市在建设中,盲目使用新型建筑替代老旧建筑,导致城市历史元素大量流失,文化氛围遭到破坏,丧失城市个性。
1.
城市更新改造及规划建设的管控策略
1.
编制弹性更新方案
在城市规划阶段应该改变过往大拆大建的工作方式,需要选择适合城市的方法,考量城市原有地貌和历史文化,尽可能的保留有价值的地貌以及历史建筑,由此可以在城市更新中,使文化脉络传承下去。规划人员应该编制符合城市需求的弹性改造方案,基于城市持续发展理念与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布局。在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方面,需要将工作重点投放在城市发展与环境规划方面。设计人员需要提供内容健全的方案,保证城市格局设置合理,科学规划城市土地资源,为城市后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供可能。通过弹性更新,为城市发展预留充裕的空间,这点对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2]。
1.
基于实际情况规划空间结构
随着城市化发展,考虑到城市内部产业聚集、人口众多、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城市居民需求、交通堵塞等情况,采用快速进行旧城改造的方式。在旧城区改造规划时,基于区域实际情况,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区域建筑是否会对交通、商业等区域形成不利影响。通过多方权衡调节产业布局,合理应用各区域土地资源,完成旧城改造任务,缓解旧城发展压力。
1.
协调社会效益与经济发展
随着城市更新工作的开展,在制定规划阶段,应该明确城市在建设方面的需求,协调社会效益、经济发展与城市远期、近期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控制也极为关键。随着城市更新工作的推进,需要了解城市发展情况,考虑当前城市发展机制,需要从城市未来发展角度进行规划。在改革发展时期过度依靠土地,选择发展经济,却没有做好城市文化资源、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在城市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从基础设施完善角度,进行区域协调发展规划,而是建造千篇一律的的住宅与商业建筑,破坏城市社区网络与空间结构,导致城市在后期出现交通拥挤以及土地资源闲置等情况。当下城市规划改造,需要从社会效益与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考量,协调两者的关系,对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在满足城市大众对资源使用需求的基础上,空出更多土地资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3]。
1.
保留城市文化元素
城市在发展中,积淀不少的文化元素,比如拥有历史气息的古建筑,可以反映城市在某时期的发展情况。当下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应结合城市发展需求及无形的文化脉络,确定城市的改造方向及特色。在区域规划建设中,最大程度的保留城市历史资源,使城市的文脉得以延续。在城市更新中,需要对古建筑进行维护与修缮,使建筑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为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打造城市文化标签提供帮助。
1.
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城市更新改造现状及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到很多城市更新改造的项目,比如大到一个街区一个厂区的整体拆改,到一栋楼外立面改造,到一座公共卫生间的美化……从这些项目中,我们除了发现上述的若干大方向问题外,还有很多实际的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对公众私有财产及权利的无视,不尊重,忽略对历史记忆的感受等等,都体现在改造建设的过程中。这一系列问题需要决策者多做调研,多征询民众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改造的方向,把改造方案落实到细处。城市更新应告别粗犷式发展,体现精致美。
结语:
在国家按照发展战略推进城市发展各环节工作时,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城市更新改造可以不断满足大众对生活条件的追求,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然而,部分城市在更新期间,没有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合理规划,盲目跟风,选择不合理的方式,使城市更新失去意义。部分城市完成更新改造后,可能面临二次更新,浪费不少资源,也不利于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推进。因此,在城市更新中,部门需要进行宏观控制,确保城市规划在统筹全局基础上进行,结合实际考量,确定城市在当下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由此顺应城市肌理,完成城市内部更新任务,保留城市地貌、文化与风情,为城市大众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巍伟.浅谈建设项目竣工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南建材,2022(1):2.
[2]张凌洁.北京市建设宜居城市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J].北方经济,2021(3):4.
[3]潘婉颖,丰萍,薛滟雯,等.城市更新视角下场所记忆的保留与研究——以江心洲葡萄园改造项目为例[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1,4(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