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特禀引证解释

特禀引证解释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特禀的引证解释是:⒈亦作“特秉”。⒉特别具有。引晋葛洪《抱朴子·对俗》:“若谓彼皆特稟异气,然其相传,皆有师奉服食,非生知也。”《旧唐书·回纥传》:“迴紇叶护,特稟英姿,挺生奇略……才为万人之敌,位列诸蕃之长。”明张燮《东西洋考》卷十:“权知交州三使留后黎桓,兼资义勇,特稟忠纯,能得邦人之心,弥谨藩臣之礼。”⒊指特别的禀赋。引王闿运《彭寿颐哀词》:“君怀特秉,厉皎秋霜,少依圣化,折节文章。”。

特禀的引证解释是:⒈亦作“特秉”。⒉特别具有。引晋葛洪《抱朴子·对俗》:“若谓彼皆特稟异气,然其相传,皆有师奉服食,非生知也。”《旧唐书·回纥传》:“迴紇叶护,特稟英姿,挺生奇略……才为万人之敌,位列诸蕃之长。”明张燮《东西洋考》卷十:“权知交州三使留后黎桓,兼资义勇,特稟忠纯,能得邦人之心,弥谨藩臣之礼。”⒊指特别的禀赋。引王闿运《彭寿颐哀词》:“君怀特秉,厉皎秋霜,少依圣化,折节文章。”。 注音是:ㄊㄜˋㄅ一ㄥˇ。 结构是:特(左右结构)禀(上中下结构)。 繁体是:特稟。 拼音是:tè bǐng。

特禀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特禀特禀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特别具有。综合释义:亦作“特秉”。特别具有。晋葛洪《抱朴子·对俗》:“若谓彼皆特稟异气,然其相传,皆有师奉服食,非生知也。”《旧唐书·回纥传》:“迴紇叶护,特稟英姿,挺生奇略……才为万人之敌,位列诸蕃之长。”明张燮《东西洋考》卷十:“权知交州三使留后黎桓,兼资义勇,特稟忠纯,能得邦人之心,弥谨藩臣之礼。”指特别的禀赋。王闿运《彭寿颐哀词》:“君怀特秉,厉皎秋霜,少依圣化,折节文章。”汉语大词典:亦作“特秉”。(1).特别具有。晋葛洪《抱朴子·对俗》:“若谓彼皆特禀异气,然其相传,皆有师奉服食,非生知也。”《旧唐书·回纥传》:“回纥叶护,特禀英姿,挺生奇略……才为万人之敌,位列诸蕃之长。”明张燮《东西洋考》卷十:“权知交州三使留后黎桓,兼资义勇,特禀忠纯,能得邦人之心,弥谨藩臣之礼。”(2).指特别的禀赋。王闿运《彭寿颐哀词》:“君怀特秉,厉皎秋霜,少依圣化,折节文章。”

二、词语解释

1.亦作'特秉'。2.特别具有。3.指特别的禀赋。基础解释:亦作/'特秉/',见/'特禀/'。特别具有。指特别的禀赋。

关于特禀的词语

珪璋特达  英特迈往  圭璋特达  单特孑立  孤特  禀性难移  天赋异禀  陂湖禀量  异军特起  特立独行  

关于特禀的成语

孤特  禀性难移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陂湖禀量  词不达意  特立独行  促膝谈心  圭璋特达  天赋异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