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昌古镇的导游词
绍兴往西十几公里,便是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绍兴县安昌镇,安昌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著名江南水乡古镇。石板铺砌的三里老街,店铺林立,两廊相连,行着成群的"毡帽"飘扬着社戏的曲调,座座造型各异的石桥下穿梭着乌蓬船,那水是碧绿深邃,微波不兴,仿佛陈年的老酒,荡漾着往事,弥漫着乡绪……
安昌古镇景区包括三里老街、城隍殿、师爷馆、安昌民俗风情馆、义和当台门等。 古镇保存有数里长的依河古街市、古色的店铺、凝重的台门,别具特色的作坊,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弄。 古老的石桥小巧精致,拱、梁、亭各式,千姿百态,古朴典雅,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
绍兴几千年的民俗风情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热闹的水乡社戏,喜庆的船上迎亲,传统的手工酿酒、酱油制作,穿梭的乌篷小船……腊月里人们忙着祝福,搡年糕、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等,构成了喜庆、祥和、古老、淳朴的水乡古镇风情。
浙江安昌古镇的导游词
1月21日,赵老师让我们在公交公司9:00集合。一早我起了床,吃好饭,爸爸带着我,我带着小书包,出发了,送到了公交公司,已经有一些人站在那里了,我背着小书包我们就去那个车站。
我们乘上了车,路过了一个个村庄,一棵棵高大茂盛的树木挺立在我的眼前,哎!好挤啊!三人两坐,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子终于到达了安昌古镇,一串串腊肠映入眼帘,让我“口水流下三千尺”哪!在安昌古镇,门口拍了一张集体照,我们继续往前走,我买了一包2元钱的扯白糖,是有黑色芝麻的,非常得好吃,接着我们看见有一位师傅在做龙须糖,赵老师说做一盒,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分到。逛着逛着,到了中午,我们就去找吃的东西。
我们走来走去终于找到了一家酒楼,我们10人,10人的分好了小组,说有5盘菜才能吃,我们等了很久,菜才上来,有我最喜欢吃得糖醋排骨……,一共点了14盘菜,让我们大饱口福。
最后,我们去乘乌篷船,四人分一个组,我们分到了最后一个组,一艘艘船跃过水面,水面上清清荡漾出波浪,船中非常得平稳,凉风吹来让我觉得神清气爽。
船划到了门口,我和表姐拼了一下,2.5一个,5元钱,棉花糖马上好了,我吃得津津有味……
浙江安昌古镇的导游词
寒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游览千年古镇——安昌。
我们开车来到绍兴城,出绍兴城大约十公里到安昌,进了安昌就来到了千年古镇。我们迎着刺骨的寒风,路两旁的腊梅映入我的眼帘,它不像菊花那样阿娜多姿,没有月季那样绚丽,没有荷花那样美丽,没有牡丹那么富贵,没有米兰花那么朴素、淡雅,但是它这种“凌寒独自开”的精神令我佩服。进入大门,你瞧,那用石板铺成的路,用石板铺成的桥,用石板砌成的柱子。假如再让游人穿上古时的服装,简直分不清是现代还是过去。我们边走过瞧,不知不觉来到一家百货店门前。进去一看,里边的货物真是古色古香,看,用丝绸织的伞子,用竹子做的小人儿,用木头雕成的茶具,真是琳琅满目,让人爱不释手。走出百货店,我们又逛起街来。在安昌古镇中腊肠到处都是,你们知道腊肠的皮是用什么做的吗?它是用猪肉的小肠做的,里面灌满了猪肉后用太阳晒干而成。别看它样子难看,吃起来可香哩。
临街是一条小河,河水真是清澈,河底的水草也依稀可以看见。碧波荡漾,此时,我坐在这乌蓬小船上,抬头望望天空,天很蓝很蓝,看看水面,水很静很静。再瞧瞧街面,偶有几个游人在拍照留影,啊,一切都那么悠闲,安静。
这安昌真不愧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著名江南水乡古镇!
浙江安昌古镇的导游词
伴随着冬天的来到,一学年一次的实践小队活动也如期而来。这一次我们去的是安昌古镇。那里最有名的可是——腊肠。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唱,心中有着无限对安昌的想象。走出车门,就与清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腊肠的清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绿的耀眼的小河,清澈见底。河面上有着一条条乌篷船。是我又想做乌篷船的冲动。经过一番的砍价还价,我们终于如愿的坐上了乌篷船。坐在船上看周围的风景真是别有一番韵味。那潺潺的流水,顺着船的行驶开始跳舞。伸手摸一摸,那水像淘气的小家伙一样从你的手中逃走了。
下了船最先看到的便是那一根根挂在棒子上的的腊肠。过节了,每家每户都走起了腊肠,这可真是安昌的一道风景线。“卖扯白糖了!卖扯白糖了!”老板们都开始吆喝。那边做龙须糖的也不敢落后,一边说着龙须糖的做法一边说着龙须糖的价格。老板们可真忙。
古色古香的安昌,一直是一个令我向往的地方,因为那儿有香气扑鼻的自制腊肠,有十分特别的乌毡帽,还有小巧玲珑的乌篷船。然而,今天我终于游览了安昌古镇,领略了那儿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