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蒋防的《霍小玉传》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名人胡应麟说:“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之传,故传诵弗衰”
2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后世统称为“话本”
3《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
4关于《金瓶梅》的作者现在还是一个谜,《金瓶梅词话》卷首欣欣子所作的序称此书为兰陵笑笑生所作
5《儒林外史》一书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6纪昀批评《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本”并作《阅微草堂笔记》以与之抗衡
7清中叶的小说中李汝珍《镜花缘》的成就最高
8在小说界浪潮中最具影响的小说被鲁迅称为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9小说起源:1)神话传说2)寓言故事3)史传
10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成熟阶段
11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志怪小说的代表是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的代表是刘义庆《世说新语》
12唐传奇发展经历三个时期:1)初盛唐时代为发轫时期代表王度,<古镜记》2)中唐时代是兴盛时期代表白行简《李娃传》3)传奇在中唐的繁荣陈玄祐《离魂记》是传奇步入兴盛期标志作品
13三位传奇大家的作品: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蒋防《霍小玉传》
14宋代说话分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
15明代三大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浣纱记》王世贞的《鸣凤记
16《金瓶梅》是第一部文人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17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家是天花藏主人张匀《玉娇梨《平山冷燕《定情人》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原名《恶姻缘》是最早的作家独创长篇世情小说
18唐传奇:代表作品有王度的《古镜记》、白行简的《李娃传》、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等。
19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也就是章回小说诞生的过程。
10志怪小说:鲁迅最早将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等; 讲说鬼神怪异的故事,如东晋干宝的《搜神记等; 记述佛法灵异的,如王琰的《冥祥记》等。
21志人小说:又称“清淡小说”、“轶事小说”。
按内容也可分为三类:一为笑话,如魏邯郸淳《笑林》; 二为野史如东晋葛洪委托刘歆所作《西京杂记》;
三为逸闻轶事,这是志人小说的主要部分,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部。
22《红楼梦》的悲剧意义:答:《红楼梦》前80回与后40回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木活字排印出来,书名为《红楼梦》,通称“程甲本”。第二年,成高二人又对甲本做了一些“补遗定讹”重新排印,通称“程乙本”。 《红楼梦》展示了一个人生和社会永远处于无法摆脱的命运悲剧之中,从三个方面揭示了从社会到个人,从表层都深层的悲剧意蕴。首先是社会的悲剧《红楼梦》写出了由家庭悲剧构成社会悲剧,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悲剧,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基本线索,以宝玉和黛玉爱情为中心事件,写出从家庭到社会的悲剧命运。1封建官僚家政治上的是他们必然衰败的根本原因;2从生活上的穷奢极欲写出四大家族必然崩溃的局面;3作者以贾府一代不如一代的生活描写,揭示出封建家庭自然枯萎的悲剧命运,贾宝玉的
爱情悲剧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其次是道德文化悲剧,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一张伦理思想,它的突出重点就在于一方面它用“仁爱”作为每一个人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另一方面又强调个人对社会的服从原则,这事要以牺牲价值为代表的,再次是人生悲剧,人生悲剧是从哲学上思考生命的本质。从这个角度来说,《红楼梦》在悲剧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达到中国悲剧作品的高峰,从整部作品看《红楼梦》笼罩着一层有好到了,由色到空的感伤色彩,总之《红楼梦》对中国传统悲剧意识的最大突破就在它将人生无所不在的悲剧现象上升到哲学高度来认识其永恒的不幸。
23《聊斋》是一部幻想形式的社会问题的小说,它所放映社会内容有哪些方面?
《聊斋》谈鬼说狐,却贴近社会人生练习作者的境遇和他言志抒情的诗篇,大部分是有他个人的生活感受生发出来,表现他对社会人生思考的憧憬,《聊斋》反映社会内容:1抨击黑暗政治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表现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2歌颂青年男女纯洁真挚的爱情,描写爱情主题的另一些作品,揭露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种种阻碍,表现他们反抗斗争《鸦头》,《连城》3揭露讽刺科举考试制度的和弊端,揭露了试官的混空和贪鄙,解释热衷功名的士子痛苦空虚的精神世界4热情歌颂普通人的种种美好的品德,如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热情无私,勇敢机智等,如《张诚》写兄弟之爱,《娇娜》写真诚的友谊等5总结社会人生的经验教训对人进行教育和劝诫,这样报恩的故事也就含义有了深刻的悲剧内涵,显示出作为社会交往的道德准则。
24《三国演义》的人物特色和语言特色:在金圣叹评改《水浒传》的影响下,清初的毛纶和毛宗岗父子对《三国志通俗演义》也进行了整理和评点,病伪托金叹之名写了一篇序文,称《三国演义》为“第一才子书。”
《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活在读者心中,其主要艺术特色是:一,通过生动典型的故事情节,突出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如通过怒鞭督邮古城会,三顾茅庐写张飞的嫉恶如仇,粗豪爽直;通过秉烛达旦,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等写关羽的义勇;通过博望坡佣兵,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写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等等。二,既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又不使人物性格简单化,而是多方面的展示人物的性格侧面,因而人物形象显得血肉丰满,真实可信。例如突出张飞嫉恶如仇,粗豪爽直的一面,又注意他表现他从善如流,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一面;突出周瑜聪明干练,机智而又谋略的一面,又注重表现他忌刻褊狭,目光短浅,不顾大局的一面。曹操形象的塑造更体现了这一特点。三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语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赤壁之战是最典型的例子,战争进程中矛盾冲突十分尖锐,战争就像一个大舞台,众多人物在其间演出威武雄壮的戏剧,各以自己的行为言语,显示自己的性格特点。四只要用粗线条勾勒的方法,而不是用工笔画的方法,随迁细腻,却又特色,同样能将人物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
《三国演义》是用浅近的文言写成的,它吸收了史传文学的语言成就,形成了一种“文不甚深,演不甚俗”(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庸愚子序)的特色。一方面是通体使用浅近的文言,一方面又适当吸收口语( 人物对话中特别),雅俗共赏,具有简洁,明快,生动的艺术特色。由于《三国演义》的这种语言特色和小说在民间的广泛传布,《三国演义》在文言的普及方面也起到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作为小说的艺术语言来说,《三国演义》这种浅近的文言,终不如《水浒传》和《红楼梦》那样的白话更通俗,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25《西游记》人物塑造的主要特色:跟《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相比较,《西游记》在人物描写上表现初如下的艺术特色:一人物描写比较集中,不是以塑造群像为特色。笔墨主要集中在主人公孙悟空的身上,其次是猪八戒和唐僧。二人物形象(主要是孙悟空)是理想化的,具有超现实的特点,不论是技术本领,还是思想性格,都死充满奇幻色彩。三人物的思想性格体现了神性(幻想性),人性(社会性)和动物性(自然性)三者相结合的特点。因而既鲜明生动,富于艺术魅力,又包含着现实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容,成为具有概况意义的艺术典型。四将人物放到尖锐复杂的矛盾复杂斗争中加以刻画。孙悟空本领高强,但并不是常胜将军,斗争愈艰苦,愈能显示出他的英雄本色。
26怎样理解鲁迅所说《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艺术表现特色。
答: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以“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来概括《聊斋志异》艺术表现上的特色,是十分精当的。意思是,蒲松龄是以传奇的方法来写做志怪小说。传奇和志怪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两大品类。志怪将鬼神怪异故事当作真实的事来写,不脱离“史”的性质;二传奇则是自觉的通过想象与虚构,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和概括。《聊斋志异》继承了这两方面的传统而又加以发展,即将志怪和传奇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结合起来,一方面搜集整理民间传说,故事,另一方面又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像唐人传奇那样融入了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实感,将虚幻与真实结合起来,在艺术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27《水浒传》的人物塑造艺术和结构艺术: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
1在人物塑造上,书中最大是特点是作者善于把人物置身于起初的历史环境中,扣紧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林冲、鲁达、杨志虽同是武艺高强的军官,但由于身份、经历和遭遇的不同,
因而走了梁山的道路也很不一样,作者正是这样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的。
2在人物塑造上《水浒传》的另一特色是在人物的对比中,突出他们各自的性格。这种对比方法,不仅表现在一些主要人物身上,就是在一些次要人物身上,也运用得很成功。在武松斗杀西门庆的事件中,何九叔与皲哥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3此外,《水浒传》有时也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来塑造人物个性。如武松打虎时,借哨棒打断的细节,充分表现了他全身贯注的紧张神态,渲染了这场恶斗的气氛,也为以后的赤手空拳打虎做了合理安排,从而突出了他的神力和勇武。
《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不仅表现了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成就,同时也体现着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结构艺术:1首先小说中安排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情节。
2其次小说的情节特色还在于它的生动性、曲折性,写大小事件,都显出腾挪跌宕,变化多端。 3再次,《水浒传》的全部结构基本上是完整的,同时又是富有变化的。 4最后,《水浒传》的语言成就也是极为突出的。
《水浒传》的语言是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净化了的文学语言。
29《儒林外史》从哪些方面批评封建社会的:
《儒林外史》对讽刺艺术最大的贡献就是从儒林群丑可笑的喜剧表面去挖掘其内在的悲剧意蕴。主要手法有:
1)人物描写上,从不孤立地写人物,写人物的行动和思想,总是着眼于人物关系,着眼于他周围的环境条件,因而不仅能写出人物有什么样的思想行为,还能揭示出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行为。借人物自己言行之间的矛盾,以对比手法展示人物前后行为矛盾,例如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又如严监贡生正在表白自己从不占别人便宜,突然小厮进来,报告早上关起别人的猪人家找上门来等等。
2)讽刺的生命是真实。《儒林外史》以白描手法精心刻画人物行动,写出常见、不足为奇的人事的矛盾、不和谐,显示其蕴含的意义,不漏声色地对一些丑恶现象进行嘲讽。
3)《儒林外史》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
语言上,在口语基础上提炼而成的白话,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讽刺意味。
结构特色: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对百年知识分子的厄运进行思考,以此为线索把“片面的叙述”贯穿在一起,构成了《儒林外史》的整体结构。
30贾宝玉的形象特点:
于世要评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首要的当数男主人公贾宝玉了,作为贯穿全书始终的人物,作者曹雪芹在其身上着力最多,寄托也最深 ,他其成为中国小说史上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甚至人人还说这一形象所影射的就是曹雪芹本人。但这一典型形象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同类型的人物加以概括,并揉合了自己的想象,经过艺术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完美艺术形象。
形象特点:封建叛逆者,蔑视世俗,卓然,善良多情。
首先作者正是借《西江月》寓褒于贬,充分概括了在宝玉身上最突出的闪亮点---叛逆性格。 其次,他对读书上进、为官做宦的世俗男子,有着强烈的憎恶和轻蔑。
再次,贾玉玉的叛逆精神不仅表现在他坚决不肯走封建主义人生道路,还表现在他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大胆地提出了挑战。
31《金瓶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金瓶梅》从问世的第一天起,直到现在,仍是毁誉不一。因书中的确有大量的情色笔墨,毁者称其“秽书”,“坏人心术”;而誉者,则在不否认有淫秽笔墨的同时,认为其堪称“奇书”、“名著”。然而,除了学术界,《金瓶梅》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却因其夹杂大量的情色笔墨而被遮掩。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金瓶梅》为“世情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部,无以上之。”“故就文辞与意象以观《金瓶梅》,则不外描写世情,尽其情伪。”而把《金瓶梅》放到中国古代小说史的脉流中来考察,《金瓶梅》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 有些专家不同意把《金瓶梅》列入名著里边,“四大名著”就不包括《金瓶梅》。这也是事实。但是,《金瓶梅》在明代的小说里是属于“四大奇书”之一的。四大名著是指明代的《三国》、《水浒》、《西游记》和清代的《红楼梦》,但就明代而言,所谓“四大奇书”则包括了《金瓶梅》。这说明它有很多独特之处,所以称之为奇书。 一 关于这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表述。如果从中国古代小说史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对《金瓶梅》是否可以作这样的概括:这是一部在万历年间问世的、在近五百年的流传中备受关注的白话、以家庭社会为题材的白话长篇小说。 这样理解《金瓶梅》至少有四点是可以成为共识的,第一,它是万历年间问世的。虽然书里头说的是宋代宋徽宗时期的人与事,实际上它反映的是明代万历年间的生活。第二,它在流传的几百年间备受关注。有的时候把它作为诲淫之书加以禁毁,人们对它的评价有天壤之别。这正说明了它确实是很有特点的作品,就“奇”而言,是可以和“三国”、“水浒”、“西游”并列的,这个特点是什么,咱们慢慢说。第三,它的题材是家庭生活,人物是芸芸众生,完全不同于历史小说、英雄传奇、神魔小说。第四,它是白话长篇小说。这更是大白话了,没法再白了。其实,说它是白话长篇小说,是对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定位,《金瓶梅》是什么?是小说,是白话的长篇小说。二 应该从这样的逻辑来看作品的价值和地位。
32金瓶梅的继承:
《金瓶梅》对《水浒传》和宋元话本都采取了“拿来主义”,所以《金瓶梅》还是继承了它以前的小说史上的一些东西,是有继承性的文学作品。
创新:第一,很多文学史著作中都说,《金瓶梅》是我们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创作的作品。
第二,《金瓶梅》所体现出来的小说观念是有开创性的,和过去不同了。
第三,是小说题材的开创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所写的家庭生活实际上又辐射到了当时的社会。
第四,从小说的结构来讲,也是具有开创意义的。《金瓶梅》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它是网状的,在一个家庭里面,各种关系就是一张网,这个网的核心是西门庆,他的周围是各色家庭人物,又辐射到了社会各种人物。这个结构就复杂得多了,这是过去小说里没有的。小说结构到此成熟了。这四个方面——文人的创作、小说观念的更新、题材的开创、小说结构的成熟,都是使《金瓶梅》在小说史上地位不可动摇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