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 车 裤, 国外农学一杂粮作物1999,19(6):31~32 文章编号:1003—4803(1999)06—0031—02 优质蛋白玉米及其育种浅析 苎塑 {il宁省农业科学院玉术研究所.il宁沈阳 110161) 文献标识码:B 玉米以产量高、用途广、适应性强、便于 栽培管理的优势,成为我国的主栽作物。近 年来,由于我国玉米育种中少数几个优良种 质(瑞得、兰卡斯特、塘四平头、旅大红骨)利 用频率过高,导致育种种质遗传基础相对狭 窄。因此 新的杂交种在产量上很难有较大 的突破;另外,遗传背景的单一也会导致病害 的大幅度发生。最近几年大斑病、丝黑穗病、 病毒病的严重发生与强行大面积推广几个杂 交种有关。随着畜牧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对 商品玉米营养成分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蛋 白玉米的研究与利用将是大势所趋。 1 QPM特点及利用价值 赖氨酸是人和单胃动物不能合成而又必 须的一种主要氨基酸,如果在食品和饲料中 缺少氨基酸后果将十分严重。然而,普通玉 米籽粒胚乳蛋白质中却缺少氨基酸,所以人 们曾把优质蛋白玉米的问世看作是玉米品质 育种的一场。优质蛋白玉米(简称 QPM)原称高赖氨酸玉米,是籽粒中富含赖 氨酸的玉米类型;一般是粉质型胚乳,后来经 过育种家的遗传改造,产生了与普通玉米相 同的硬质型胚乳且赖氨酸含量仍保持较高水 平的玉米类型。 QPM营养价值高,其胚乳赖氨酸含量一 般在0 4%以上,是普通玉米的两倍多。 QPM全籽粒蛋白质总含量与普通玉米相同, 收稿日期:1999—08—26 但是优质蛋白质(非醇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是 普通玉米的1.5倍左右。这就意味着它的生 物效应要比普通玉米高得多。大量的生物试 验表明,用QPM作饲料畜禽不仅生长快、肉 蛋奶品质好,而且成本低,经济效益远高于普 通玉米。另外由于缩短了饲喂周期,还可加 速资金的周转。总之.大量信息及市场需要 表明,未来的玉米育种必须立足市场,以品种 更换为龙头,带动玉米综合生产技术提高,逐 步由只注重产量转变到产量、品质、效益兼顾 的育种轨道上来。 在育种方面我们一方面要不断挖掘利用 国内优良种质,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引进,改 良外来种质。我国现在干叶用较多的外来种质 主要是美国玉米带的备类型材料。早在 1935年,美国人就已在玉米自然突变体系由 分离出opaque1、opaque2、和lfouryl、 oury2高赖氨酸突变系。从中发现了高赖 氨酸基因o1、o2、f/1和 2后又成功地把 o2基因转移到硬粒角质型的优良材料中,克 服了先前QPM产量低、软质胚乳的缺点,育 成了一系列籽粒性状与普通玉米相似的 QPM杂交种。我国于1972年引入02基因. 通过回交转育、二环系选育、轮回选择、诱变 育种等手段先后育成了诸如中单206、鲁单 205、农大108、中单9409等一批优良QPM 杂交种并且经过十几年的联合攻关,在产量 上实现了重大突破,现在基本上与普通玉米 32・ 国外农学一杂粮作物 第l9卷 杂交种产量持平,有些已经超过了普通玉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QPM已经从“六 五”的完全软质胚乳杂交种过渡到了目前的 半硬质或全硬质胚乳杂交种,且基本上克服 了与o2软质胚乳相联系的缺点。所育成的 QPM杂交种很多已投人生产应用,经济、社 会效益显著。 2 QPM利用途径 为了增加遗传多样性,提供新的基因和 基因群体,今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 心(CIMMYT)的玉米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 中将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CIMMYT 通过回交和轮回选择等程序,已经选育了许 多优良高代群体,培养了相当规模的种质基 因库,保存了大量的育种材料 应当说, QPM育种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前 景。cIMMYT玉米群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特点:(1)与我国乃至美国的玉米种质具有不 同的遗传基础。(2)广泛的抗逆性和抗病、虫 能力。(3)丰产性和杂种优势潜力高。 QPM育种就要针对以上特点不断扩增 种质。一是直接改良、利用外来群体;二是把 外来种质导入温带相应的种质中加以利用。 外来种质大多是热带、亚热带生态类型.在温 带条件下不容易直接利用,需进行由南到北 的接力式或训化式改良才能逐渐推广到玉米 生产区去。较快捷的一种方法就是把热带种 质与温带种质杂交分离自交系。CIMMYT 负责人Dr.s.K.Vasal认为自交系的培育方 法及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把优 质蛋白玉米o2基因转移到QPM中去。(2) 把软胚乳玉米系与硬胚乳玉米系杂交。(3) 要考虑修饰基因作用。修饰基因由或多或少 的基因控制.有时虽然胚乳硬度有所提高,但 蛋白质含量会下降。(4)不同群体的改良群 体表现不一样.硬粒型好于马齿型。(5)可以 直接从QPM群体分离自交系。(6)把好的 优质蛋白玉米重组,组成二环系。(7)在改良 QPM玉米群体中,把自交家系再进一步自 交,从中选系。 我国QPM育种的技术路线:一是利用 D2基因提高全籽粒赖氨酸含量。二是利用 胚乳修饰基因增加胚乳硬质度。三是施行种 质扩增.引进新的杂种优势群,提高杂交种的 配台力和产量。现有的优良QPM杂种优势 模式为: 齐205x pool 33 QPM(pool 33为CIM— MYT群体)。 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大力推广的一个 优良O.PM杂交种中单9409就是采用齐205 作母本,CA.375作父本(CA.375选自pool 33)。中单9409为黄粒半硬质胚乳,百粒重 35 g,全籽粒赖氨酸含量0 42%,高抗大小斑 病、青枯病、穗粒腐病和矮花叶病.目标性状 相当完善。当然,我们在育种工作中不应被 固定的模式束缚了思维的创新和发展。但 是,面对庞杂的原始材料,一些好的杂种优势 模式还是可以借鉴的。 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为: 齐205 pob.70(或:pool 34);CA375× pob.69(或:pool 33)。 在QPM育种过程中还要注意与抗病育 种和抗逆育种相结合。抗病主要是抗大小斑 痛、丝黑穗病、青枯病、病毒病、穗粒腐病和矮 花叶病。抗逆主要是抗旱和耐低氨。只有对 材科的各种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全面衡 量取舍,才能向新的育种目标靠拢,才能逐步 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双重突破 另外,还要积 极引进高新技术,把现代生物化学和生物技 术应用于QPM育种,会大大地提高育种效 率。 参考文献 1j宋同明发展我国特用玉米产业的意义 潜力与前导 (J]玉米科学.1996(4):6~11 [2】 史振声.张喜华.特种玉米育种、栽培、加工(M]沈 阳:辽宁科学技术ttl版杜,1995.t]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