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当前消费率水平高低的再评判

我国当前消费率水平高低的再评判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我国当前消费率水平高低的再评判

内容摘要:本文对评判当前我国消费率水平高低所普遍采用的方法提出质疑并进行了再分析,然后详细剖析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和消费投资比例关系的联系,通过假设分析得出了我国当前经济快速增长仍需依赖高位的投资率,而无须对目前相对较低的消费率过分担忧的结论。

关键词:消费率 投资率 对外出口 评判

消费率是反映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把握当前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和制定相关经济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建国以来,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呈现出整体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52年的78.6%一路下滑到2005年的52.1%,降幅较大。同时,各时期的最终消费率统计数值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最终消费率如此剧烈、长期的持续下降已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进而提高我国最终消费率成为许多学者的强烈主张。但这些观点的合理与否值得进一步分析。

目前消费率水平的评判依据

消费率作为衡量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指最终消费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包括居民消费和消费(以前称为“社会消费”)。当前对于我国最终消费率高低水平评价的基本依据主要来自于我国历年消费率统计数值的持续走低和广泛的国际比较,本文将依据这两种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我国消费率的历年表现

我国消费率从1952年的78.6%下降到1978年的62.1%,降幅高达16.5个百分点。以1978年为分水岭,本文通过统计年鉴数据来分析我国消费率、居民消费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1978年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最高为1981年,具体数值为67.5%;而最低年份则为2005年,消费率降到52.1%。在这些年间,我国消费率基本维持在60%以上,但其间共有两个阶段消费率却持续低于该水平。第一阶段(1993-1998年):这六年间各年消费率均低于60%,但波动幅度不大,最高为1998的58.7%,最低为1994的57.4%。第二阶段(2001年至今):这五年间各年消费率同样均低于60%,但逐年间却呈现出剧烈的下滑趋势,消费率从2001年的59.8%迅速下降到2005年的52.1%,降幅达7.7个百分点。

(二)国际比较角度的分析判断

部分学者认为,也可以通过国际比较的方法对我国消费率水平进行评判。从国际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消费率水平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世界水平在数年间稳中有升,逐步逼近80个百分点,而我国却不升反降,由此进一步拉大了同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由1990年的14.8个百分点扩大到2002年的20.9个百分点。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较关系也大致如此,无论是低收入国家还是高收入国家、经合组织成员国,均存在悬殊差距。仅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保持较近偏差,但这是由于我国本身处于该地区并对其指标产生巨大影响而造成的。

(三)相关的主流观点

许多学者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数据和分析得出了我国当前消费率水平过低的结论,如消费经济学家尹世杰在其《再论以提高消费率拉动经济增长》一文中就从历史趋势和横向对比两个方面对我国消费率持续走低的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之道;董辅教授也在《提高消费率问题》中表明了“近年来我国消费率的低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以致引起的高度关注,要求把提高消费率、扩大国内需求作为宏观的一项重要任务”的观点。但笔者认为,由于目前这些关于我国消费率水平高低的评判结论完全来自于国际比较以及历年消费率水平持续走低的情况,因而缺乏具体的理论分析和科学判断。因此有必要采用更准确、更合理的方法来对目前我国消费率水平合理与否做出评判。

对我国消费率水平高低的重新评价

对消费率及消费投资比例进行分析,应弄清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关系。在宏观经济学最简单的两部门经济假设中,国民收入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居民根据社会价格水平、消费环境、个人选择偏好等因素来确定个人消费储蓄的比例,当然,确定消费水平的过程也就是确定储蓄水平的过程。在一国经济条件下,居民储蓄将通过金融市场转化为厂商的投资,从而居民储蓄率的高低也就决定了该国投资率的高低,也就可以说该国居民的消费率决定了该国投资率的高低。本文就我国进行具体分析。当前我国整体呈现出低消费、高投资的基本态势,由此为依据对我国未来消费率走势设定两种假设情况进行逐个分析。

假设情况一:我国最终消费率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会逐步上升,并向世界平均水平靠拢。此时国内消费需求迅速实现,消费水平得以上升,消费层次的提高和升级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其结果必然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使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并促进了消费需求的扩大,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这样就形成了许多大声疾呼提高我国消费率的学者所梦寐以求的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提高消费会通过产品市场增加生产者收入,其必然导致投资的增加,最终的结果是消费和投资的同时上升。

假设情况二:依旧将低消费、高投资的基本态势保持下去。在较低消费水平的现实情况下,国民收入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转化为储蓄,而这些大量储蓄又通过金融市场转化为投资。这些投资所产生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将分为两个部分被消费,即本国消费TC(包括国民收入总消费C和购买GP)和出口部分EX,公式表达为I=TC+EX。由于本国消费水平不变,追加投资所新增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必须通过出口部分EX吸收。那么在这种假设条件下,消费率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上,只要该国出口EX能力依旧旺盛,最终的结果依然是投资率的高位。

从以上两种假设情况的比较看来,在我国投资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可以通过出口EX吸收的假设前提下,无论消费率提高还是保持低水平都将会促进本国投资率的高涨态势,进而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再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状况出现了逐年递增的趋势,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已达到1775亿美元,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由于劳动力工资的提高幅度 远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而带来的低成本劳动力,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本国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同时加强以及我国 所采取的一系列对外开放等现实因素 都持续有效的推动了贸易顺差的形成。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国情在目前以及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基本符合出口EX吸收的假设,也就是说在当前消费率水平下,生产和全部消费的正常循环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可以实现的。我国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通过加速国内资本积累,进而提高投资水平,并积极利用对外出口促进生产的途径来转化为现实。这是我国在当前发展阶段所应采取的正确措施和发展方式。而当我国经济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时,国民经济继续的高速增长就不能再仅仅依赖于投资单方面的拉动。这时就需要通过提高本国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来更多地吸纳本国最终产品和劳务,保证投资的顺利实现,为国民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提供后续的动力。这样的增长方式可以看作是我国在后一发展阶段应采取的正确途径。

总而言之,我国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就应以较高的投资率和强劲的对外出口来拉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是正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和当前高投资率并存的低消费率和高储蓄率现象在理论上又是必然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我国经济将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保持当前“低消费、高投资”的基本态势,在这个时期内我国经济仍将继续发展,那么消费率水平偏低的现状就不值得我们为之担忧。

参考文献:

1.罗云毅.投资率本质上是由消费率决定的[J].中国投资,2004(6)

2.王涛.我国消费率:究竟多高才合适[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