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时了了文言文

一时了了文言文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一时了了文言文

“一时了了”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原句为:

>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意思是: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很有名望,担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都是当时才智出众、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他的中表亲戚,只有这些人才被允许通报进门。孔文举来到他家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经通报后,进门入座。李元礼问道:“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这样看来,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李元礼和宾客们听后,无不感到惊奇。太中大夫陈韪来得晚一些,别人就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后未必出众。”孔文举说:“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后非常尴尬。

“小时了了”后来演变为成语,意思是指人少年时聪明伶俐,但长大后不一定有出息。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一个成语,出自于《世说新语·言语》。这个成语的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孔融。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来到洛阳,想要拜访当时的名士李元礼。由于李元礼的名声很大,拜访他的人需要是才智出众、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他的中表亲戚,否则守门的人不会通报。

孔融来到李元礼家,对守门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守门人通报后,李元礼接见了他。李元礼问道:“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老子(李耳)有师资之尊,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元礼和宾客们听后,都感到十分惊奇。

太中大夫陈韪来了之后,有人将孔融的话告诉了他,他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后未必出众。”孔融听后,立刻反驳道:“想必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非常尴尬。

这个故事通过孔融的机智回答和反驳陈韪的话,表达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道理,即小时候表现出色并不代表长大后一定会有所成就。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人不能因为小时候的聪明而骄傲自满,应该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