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九)碘酸铜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实验九 溶度积常数的测定

(一)碘酸铜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目的要求】

1、了解分光光度法测量光密度的的基本原理,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2、学习工作曲线的绘制,学会用工作曲线法溶液浓度的方法; 3、巩固吸量管、容量瓶的使用操作。 【实验原理】

1、碘酸铜Cu(IO3)2在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即Ksp?[Cu [IO3]?2[Cu ? 2? 2?

]?[IO3],碘酸铜溶液中满足 ?2

]代入上式Ksp?4[Cu, 2?3

]。当我们测定了饱和碘酸铜溶液中的[Cu2?]值即可就去其溶 解平衡常数。

2、光线通过有色溶液时,一部分被溶液吸收,另一部分透过溶液。分光光度计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A??lgT?lg I0It

(T是溶液的透光率,用T? ItI0

表示,It为透过光的强度,I0为入射光的强度),来

测定溶液中有色溶质的浓度。其原理是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

溶液的浓度c和光穿过液层厚度l的乘积成正比

A??cl 其中?——消光系数(或吸光系数)。当比色皿大小一定 时,确定的溶液其?,l均确定,则A只与浓度c有关。 【实验步骤】 1、配制Cu(IO3)2饱和溶液。

取少量Cu(IO3)2沉淀放入150mL 锥形瓶中,加入60mL 去离子水,加热至70,80?,充分搅拌。冷却至室温,静置数分钟,常压干过滤。 2、工作曲线的绘制。

?计算配制25.00mL 0.00200mol?L-1、0.00500mol?L-1、0.0100mol?L-1、0.0150mol?L-1 Cu2+溶液所需的标准CuSO4溶液的体积。 ?用吸量管分别移取计算量的CuSO4溶液到4只50mL的容量中,各用移液管加入25.00mL 1mol?L-1的氨水溶液,用去离子水定容,充分摇匀。 ?用1cm比色皿在??610nm的条件下用721型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4只容量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在坐标纸上绘制A-Cu2+浓度图(工作曲线)。

3、Cu(IO3)2饱和溶液中Cu浓度的测定。 ?用吸量管两次分别

吸取10.00mLCu(IO3)2饱和溶液和1mol?L-1的氨水溶液,注入两只干燥的50mL小烧杯中,混合均匀后用1cm比色皿在??610nm的条件下用721型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求其平均值即为Cu(IO3)2饱和溶液的吸光度A。 ?在工作曲线上根据相应的吸光度求出Cu的浓度。 【数据记录与结果处理】

2+ 2+

A?27.378?[Cu则Ksp?4[Cu 2?

]?0.0045,代入数据得[Cu 3 ?7 2?

]?0.00363mol?L; ?1 2?3

]?4?0.00363?1.91?10 2? 。 2?3

(如用坐标纸法,则[Cu ]?0.00350mol?L,Ksp?4[Cu ?1

]?4?0.00350?1.71?10 3?7 。)

篇二: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 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 一,目的

1, 进一步掌握无机化合物沉淀的制备,洗涤及过滤操作方法。 2, 测定碘酸铜的溶度积,加深对溶度积概念的理解。 3, 了解用光电比色法测定碘酸铜溶度积的原理和方法。 4, 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吸收曲线和工作曲线的绘制。 二,原理。

将硫酸铜溶液和碘酸钾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混合,反应后得碘酸铜沉淀,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u , 2 IO3 , Cu (IO3) 2? 2+-

在碘酸铜饱和溶液中,存在以下溶解平衡: Cu (IO3) 2 Cu2 , 2 IO3-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性强电解质碘酸铜的饱和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确切地说应是活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Ksp , [Cu2][IO3-]2

,,Ksp被称为溶度积常数,[Cu2]和[IO3-]分别为溶解—沉淀平衡时Cu2和IO3-的浓度(mol?L-1)。

,温度恒定时,Ksp的数值与Cu2和IO3-的浓度无关。

取少量新制备的Cu (IO3) 2固体,将它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达到平衡后,分离去沉

,淀,测定溶液中Cu2和IO3-的浓度,就可以算出实验温度时的Ksp值。本实验采取分光光

,,度法测定Cu2的浓度。测定出Cu2的浓度后,即可求出碘酸铜的Ksp值。 ,

本实验是由硫酸铜和碘酸钾作用制备碘酸钾饱和溶液,然后利用饱和溶液中的Cu与 二,试剂和仪器。

1试剂: 2仪器: 三,实验过程;

1, cu(Io3)2固体的制备

用量筒量取50mL0.25mol/L五水硫酸铜(CuSO4?5H2O),置于烧杯中,搅拌加入50mL0.5mol\\L碘酸钾(KIO3),加热混合液并不断搅拌(700c左右),约30min后停止加热。静置至室温后弃去上层清液,用倾析法将所得碘酸铜洗净,以洗涤液中检查不到SO4为标志(大约需洗5,2,2,

6次,每次可用蒸馏水10mL)。记录产品的外形、颜色及观察到的现象,最后进行减压过滤,将碘酸铜沉淀抽干后烘干,计算产率。

2, cu(Io3)2饱和溶液的制备

取3个干燥的小烧杯并编好号,均加入少量(黄豆般大)自制的碘酸铜晶体1.5g左右放入150ml锥形瓶,分别加入100.0mL蒸馏水,加热至近沸(70~80C),充分搅拌约15min,以保证配得的碘酸铜饱和溶液。

搅拌冷却至室温,静置2h,待溶液澄清后,用致密定量滤纸、干燥漏斗常压过滤(滤纸不要用水润湿),滤液(滤液要保证澄清)用编号不同的的干燥小烧杯收集,也可以直接取用上清液用于后续测定。

3, 工作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0.1.00 ,2.50 ,5.0以及7.5 ml 0.1000mol?LCu(no3)2溶液于5支50ml容量瓶中,各滴加50%(v)的NH3.H2O 6.0ml的氨水 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50mL,摇匀。

3.1绘制[cu(NH3)4]2+的吸收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以蒸馏水作参比溶液(1号标准溶液),用4(或5)号溶液作为吸收液,用1cm的比色杯在波长480~680nm范围内做[Cu(NH3)4] 的吸收曲线,从曲线上读取最大吸收波长λmax。 (参考区间为600~620nm)。

3.2绘制工作曲线

以蒸馏水作参比液(1号标准溶液),选用1 cm比色池,在上述实验所确定的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定它们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应的Cu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2,2+-1。

4, 饱和溶液中cu2+浓度的测定

三份饱和碘酸铜滤液各取2份(25ml\\份)10.00 mL 5,Cu(Io3)2饱和溶液于50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0%(v)氨水6.0 m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后摇匀。从工作曲线上查出各容量瓶中Cu的浓度c。

5, Cu(Io3)2ksp的测定

根据溶液中的Cu的浓度计算5,Cu(Io3)2Ksp(25C时的理论值为1.4*10)。 2,0-72,

篇三:实验报告单 乌丹一中化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小组组长姓名 月 日 乌丹一中化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小组组长姓名 月 日 乌丹一中化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小组组长姓名 月 日 乌丹一中化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小组组长姓名 月 日 乌丹一中化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小组组长姓名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