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用心关爱学生 做当党和人民满意教师 王海智

用心关爱学生 做当党和人民满意教师 王海智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用心关爱学生

做党和人民满意教师

学校:新郑市黄水路小学

姓名:王海智

时间:2015年5月

用心关爱学生 做党和人民满意教师

做一名教师容易,但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就不那么简单了!要做到让“人民”满意,这是对教师的一种严格要求,也是对教师的一种充分信任与社会认可,更是教师的一个终身奋斗目标。

有一种项链可以亘古不变,直到永远,那就是爱心项链。爱心项链穿起了颗颗真诚的心。爱有万种,对学生的耐心,细心,爱心,便是那人世间最美的彩虹。如何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呢?下面结合自己十几年的工作经历,谈谈自己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热爱教育事业

1

俗话说的好,“干一行,爱一行”。当教师,就应该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献身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就是不应只把“教师”,当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要把“教育”,作为人生的目标。只有真正热爱教育这一事业,才会努力钻研、勇于拼搏、乐于奉献。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告诉我们,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党、热爱社会主义的集中表现,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教育事业、社会利益关系的一个准则,我认为这句话说的极对。因为只有热爱教育,所以,想的更多的是怎么才能把课上好,怎么才能让学生更热爱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因为热爱教育,所以才会全身心的投入教学,甘于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无论领导安排什么工作,都认认真真地、努力去完成。因为热爱教育,所以,积极的探索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因为热爱教育,所以,热爱每一个学生,更热爱生活。

二、关爱理解学生

狄德罗提出:“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不允许漠视学生的情感,因为教师的漠视就是一种摧残,这是不能容忍的。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残情感是绝对的蠢事。我们当以自勉——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学生。”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 的教育都无济于事。

有人说:“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师爱是世界上最神圣的爱。”作为一名教师,神圣的职责并不在于只是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在于对学生精神世界产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的力度首先决定与对学生的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老师,要懂得爱学生,因为有爱学生的心是教育的前题,是教育力量的所在。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对学生平等的关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才能用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对学生的爱应体现在教育教学的

2

每一个环节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是快乐的,愉悦的,进而快乐的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当学生学有所成时还能记起老师当年的一个动作,一个朋友似的微笑,一句父母似的贴心话……这就证明了你爱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了解学生,因生施教。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家的表现,同伴的评价及家庭背景等等,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其次,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果不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人格尊严,就会出现“出力不讨好,好心办坏事”的现象,甚至和学生发生不必要的冲突,给教育教学带来棘手的麻烦。再次,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科学的方法就是学生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方法,它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记得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大学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讲课,陶老师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手拿教案去上课。而是左手抓了一把米,右手抓了一只饿了三天的大公鸡,走上讲台,他先把米放在讲台上,然后双手抓住大公鸡,让它嘴对着大米,10分钟过去了,大公鸡就是不吃。陶行知改变了方法,他把大公鸡放在地上自己走得远远的,结果奇迹出现了,大公鸡飞快地飞上讲台,三下五去二就把大米给吃完了。陶行知再次走上讲台向大家鞠了个躬说我的课讲完了。从中陶老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他人和世界,就先改变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灌输”为“潜移默化”。现在的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逆反的心理特别的严重,恶劣的态度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有时候还是需要“温声细气”、需要“和风细雨”,学会宽容和理解学生,多一些耐心“摆事实,讲道理”,用情感生、用实际行动感化生。最后,要充分代表学生的利益。学生的利益不容侵犯,因为他们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有人格尊严的人,如果他们的利益受到侵犯,他们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映,将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教学和他们的学习,甚至他们的身心健康。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试着用他们的思维方式,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一份理解和爱心,你会走进他们的心灵。但教师在进行爱的教育时也要注意把握爱的“度”的尺寸。关爱学生并不是要溺爱学生,放纵学生。对于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一定要及时纠正。严与爱并不相违背。只要做到严中有爱,学生就能接受。

3

三、为人师表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人民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古人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你想要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先得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让学生做的,老师坚决不做;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做到。”这是许多有经验的老师告诉我们的。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 教师的个人气质、道德形象、精神境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它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作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起着直接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因此,“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叶圣陶)。一个善为人师表的老师,具有最大的个人感召力,能使受教育者的心理和行为都处于主动和自觉服从状态,有的还会成为学生终生效仿的楷模。老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用榜样教育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四、勤学进取

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特别是在当前课改的前提下,教师的知识不但要渊博还要宽阔。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想探究个明白知道,并期待能从老师那里得到答案。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循序渐进引导,而不能扼杀学生个性发挥。这就要求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知识层面要学而精,精而广,广而深,指导学生探究神秘的世界,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

4

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所以,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要给学生新鲜水,教师应似长流水”就是此道理。

五、不断地开拓创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创业者,而不是应循守旧的教书匠。教师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我想首先是观念的更新,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再把学生当成一个容器,塞进许多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其次,是方法的创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这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摒弃过去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一个学生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可能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家长、社会对学校、教师满意度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在工作中,我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及时和家长沟通,积极争取家长、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形成合力,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我坚持做到以情感人、以礼育人、以身示人、以德服人、以能教人,真心实意地为了学生着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向“使人民满意,让人民放心”目标迈进。

在现实生活中,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想当,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当上,这是为什么?难道说做最好的老师、成为名师真的就这么难吗?我想不是这样的,只是我们缺少了勇气与自信,更缺少了作为纯粹教育人的那种激情!要做最好的老师,那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爱学生,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学生,为学生的的未来服务!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