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FEBRUARY加工应用
PP/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张志洪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广东广州510700
摘
然后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要:通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PCaCO3复合材料,
了微米级和纳米级CaCO3的表面处理、含量对PP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此影响规律进行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PP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微米CaCO3
纳米CaCO3
聚丙烯(PP)是由丙烯聚合而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其原料丰富,合成工艺比较简单,与其他通用热塑性塑料相比,PP具有相对密度小、价格低、加工性好以及综合性能较好等特点,其屈服强度、拉伸强度、表面硬度及弹性模量均较优异,并有突出的耐应力开裂性和耐磨性,因而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建筑行业韧等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但PP也存在低温脆性、性差以及机械性能较低、成型收缩率大等缺点,因此在应用上作为结构材料使用时受到了很大。为了扩必须对PP进行一定的大PP的应用范围并降低成本,
原材料成本改性[1,2]。由于物理填充改性的工艺简单、
较低,特别是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将纳米无机刚性粒子填充到聚合物中进行改性,开发出高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已成为了近年来材料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3,4]。
本文主要研究了微米级和纳米级CaCO3对PP的含量对复合材填充改性,讨论了CaCO3的表面处理、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CaCO3填充PP复合材料的加工和应用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1实验部分1.1实验原料
PP:T30S,中国石化武汉凤凰股份有限公司,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熔融指数为3.2g10min;
——————————————————————————————————————————————
作者简介:张志洪,男,1979年出生,硕士,长期从事聚合物成型加工、聚合物性能测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BT-3,广东恩平燕华化工实业有微米级CaCO3:限公司,平均粒径为1.5μm;
CCR,广东恩平燕华化工实业有限纳米级CaCO3:公司,平均粒径为80nm;
钛酸酯偶联剂:工业级,市售。1.2试样制备
(1)将微米CaCO3和纳米CaCO3分别放入干燥箱中烘干。
使用适量的钛酸酯偶联剂对CaCO3进行表面处(2)
理,并分别将表面处理前和表面处理后的CaCO3与PP按照一定的质量配比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得到CaCO3与PP的初步混合物。
将CaCO3与PP的初步混合物,放在双螺杆(3)
挤出机上塑化挤出,挤出物经过水槽冷却后,再经过风干装置初步吹干,最后通过切粒机切断造粒。
将制得的PP复合材料粒料烘干后,用注塑(4)
机注射出标准拉伸和冲击试样。1.3性能测试
拉伸试验在美国Instron公司的5566型台式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测试标准为GBT1040-1992;冲击试验在美国Instron公司的POE2000型摆锤冲击试验机上进行,测试标准为GBT1843-1996。
462007.1\22007.No.1\2(总第150期)2结果与讨论
2.1偶联剂最佳用量的确定
对CaCO3粒子进行表面改性时,钛酸酯偶联剂用不能最大限度量过少,不足以完全覆盖CaCO3表面,的提高CaCO3在PP中分散性及界面结合;用量过多,则会导致CaCO3易于粘附成团,在基体中分散不均,从而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因此,钛酸酯偶联剂应有一个最佳的用量。
为了确定最佳的偶联剂用量,本人作了如下实验:纳米CaCO3粒子的填充量为PP的2%,在纳米CaCO3组分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分析PP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钛酸酯偶联剂用量的关系,如图1和图2所示,得出偶联剂的最佳用量。
强度和冲击强度比未经表面处理即填充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有所提高。当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纳米CaCO3含量的2%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都出现最大值。因此,本人选定钛酸酯偶联剂用量为2%时为CaCO3粒子表面改性的最佳用量。(下文中所说的经表面处理的微米级和纳米级CaCO3均以2%的钛酸酯偶联剂处理过。)
2.2CaCO3含量对PP/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从图3和图4中微米和纳米CaCO3粒子填充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看出,经表面处理的纳米
图1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钛酸酯含量的关系图3PP/CaCO3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CaCO3含量的关系
图2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与钛酸酯含量的关系图4
PP/CaCO3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与CaCO3含量的关系
可以看出在纳米CaCO3粒子质从图1和图2中,
量百分含量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CaCO3进行表面处理后再填充PP的复合材料的拉伸
CaCO3与微米CaCO3填充PP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趋势基本相同。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随着填充粒子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用纳米CaCO3
47
2007.1\2JANUARY\FEBRUARY加工应用
填充时,最大值出现在CaCO3含量为6%处,拉伸强度比PP基体提高22%,冲击强度比PP基体提高90%;而用微米CaCO3填充时,最大值出现在CaCO3含量为4%处,但此时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比PP基体增加不大。从而可知,纳米CaCO3的填充改性效果明显好这说明纳米CaCO3与于微米CaCO3的填充改性效果,
PP树脂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容性,能起到增强增韧的效果,这一点与微米级的CaCO3有明显的区别。
随着CaCO3含量的从图3和图4中还可以看到,
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增大,在峰值过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都在下降,但添加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下降幅度比添加微米CaCO3的大得多。这纳米粒子在PP是由于当纳米CaCO3含量较小的时候,
中的分散效果比较好。此时,随着在基体中能良好分散开的CaCO3粒子增加,体系中起到应力集中点的颗粒增加。而且纳米粒子的比表面积大,能引发更多的银纹吸收能量,因而材料的力学性能增高幅度大。但在纳米CaCO3添加量较多时,由于高的表面能的作用,纳米粒子难以在基体树脂中均匀分散,粒子间也容易发生团聚,从而造成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下降快的趋势。
StudyontheMechanicalPropertiesofPP/CaCO3Composite
ZhangZhi-hong
ResearchandDevelopmentCenterofGuangzhouHondaAutomobileLimitedCompany,Guangzhou510700
Abstract:PP/CaCO3compositewaspreparedbymixedmelt,andthenthemechanicalpropertiesofthecompositewasanalyzed.TheeffectrulesaboutthemechanicalpropertiesofPP/CaCO3CompositeaffectedbythesurfacetreatmentandthecontentofmicronandnanoCaCO3wasstudied,andtheeffectruleswasexplainedreasonably.
Keywords:PP/CaCO3Composite;mechanicalproperties;micronCaCO3;nanoCaCO3
您对本文有任何观点或意见,请发邮件至本刊编辑信箱:pf125@sohu.com3结论
a.使用钛酸酯偶联剂对CaCO3进行表面处理后再填充PP,可以改善PP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钛酸酯偶联剂用量为CaCO3含量的2%时最佳。
b.纳米级PP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微米级PP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c.纳米级PP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CaCO3含量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纳达到最佳值,此时拉伸强度比米CaCO3含量为6%时,
PP基体提高22%,冲击强度比PP基体提高90%。
参考文献
1任显诚,白兰英,王贵恒等.纳米级CaCO3粒子增韧增强聚丙烯的研究.中国塑料.2000,14(1):22-26
2王旭,黄锐,濮阳楠.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塑料,2000,29(4):25-31
3章峻,成江等.CaCO3颗粒级配填充对PP性能和结构的影响.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6(19):175-178
4李帅,王佩,赵玉玲等.重钙与轻钙填充聚烯烃性能的比较研究.塑料.2002,31(4):50-54
英国LINPAC集团在常州建亚洲最大的薄膜生产基地
欧洲塑料巨头———英国LINPAC集团再度投资江苏省常州市薄膜生产,由该集团独资的薄膜项目近日与常州市正式签约。英国LINPAC集团是欧洲著名的塑料包装生产企业,该集团旗下的威康特公司此前已在常州目前工程进展顺利。武进高新区投资建塑料薄膜厂,注册资本为1500万美元,
为了扩大薄膜生产规模,LINPAC集团将在武进高新区扩大投资兴建第二个薄膜厂,注册资本为1250万美元,项目建成后,武进高新区将成为LINPAC集团在亚洲最大的薄膜生产基地。
48(郑宁来)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