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现代诗歌研究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诗歌研究教学大纲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中国现代诗歌研究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405315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

(一)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二)目的:

1.深入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产生、发展,解读重点作家的代表作品,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

2.提高学生阅读、欣赏中国现代诗歌的能力,提升他们热爱诗歌的兴趣。

3.通过分析中国现代诗歌经典名著,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鉴赏力。

(三)开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班。

二、先修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

三、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一)教学方法:

1.讲授代表作家、作品。

2.指导学生正确处理熟读作品与分析作品的关系,强调学生积累自我的阅读感受与充分认识现代诗歌作品的艺术魅力。

3.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讨论活动。

(二)考核方式:考查

四、学时数分配

总学时:36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

第一章:中国现代诗歌的产生发展史(1917—1949)(2学时)

教学内容:

1.1中国新诗的产生

1.2新诗发展第一期

1.3发展第二期(不同思想倾向的诗歌)

1.4发展第三期

1.抗战初期国统区的诗。

2.区诗风的变化。

3.送旧迎新的诗歌

教学难点:不同思想倾向的诗歌创作

教学重点:中国新诗发展脉络

第二章:初期白话诗人群的诗歌创作(2)

教学内容:

2.1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人的诗歌创作

2.2康白情、俞平伯、刘大白等人的诗歌创作

2.3鲁迅、周作人等人的诗歌创作

教学重点:初期白话诗人的诗歌创作对中国新诗发展的引领作用

教学难点:初期白话诗歌特点

第三章:文学研究会的诗歌创作(2)

教学内容:

3.1冰心、朱自清等人的诗歌创作

3.2王统照、徐玉诺等人的诗歌创作

教学重点:冰心与小诗运动

教学难点:朱自清与胡适的诗歌风格比较

第四章:湖畔诗社的诗歌创作(2)

教学内容:

4.1湖畔诗社

4.2爱情诗创作

教学重点:湖畔诗社诗歌创作特点

教学难点:湖畔诗人的爱情观

第五章:郭沫若的诗歌创作(4)

教学内容:

5.1《女神》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5.2《凤凰涅槃》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女神》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教学难点:开一代诗风的诗歌创作

第六章:新月诗社的诗歌创作(4)

教学内容:

6.1陈梦家、方玮德、林徽音等人的诗歌

6.2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人的诗歌

教学重点:新月诗社的诗歌主张

教学难点:“三美”内涵

第七章:象征主义诗派的诗歌创作(2)

教学内容:

7.1李金发的诗歌创作

7.2穆木天等象征诗派

教学重点: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李金发诗歌的象征意象

第八章:现代诗派的诗歌创作(4)

教学内容:

8.1戴望舒、施蛰存、徐迟等人现代派的诗歌创作

8.2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等人的诗歌创作

教学重点:现代派诗歌的构成及特点

教学难点:现代派的发展流程

第九章:中国诗歌会的诗歌创作(4)

教学内容:

9.1左联领导下的诗歌团体

9.2穆木天、任均、杨骚、蒲风等人的诗歌创作

教学重点:中国诗歌会的诗歌主张

教学难点:左翼诗歌创作的特点

第十章:七月诗派的诗歌创作(4)

教学内容:

10.1胡风的文艺思想

10.2艾青、田间等人的诗歌

教学重点:七月派诗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艾青诗歌独特的意象与主题

第十一章:九叶诗派(4)

教学内容:

11.1辛笛、陈敬容、唐祈的诗歌

11.2唐湜、穆旦、杜运燮的诗歌

11.3袁可嘉、郑敏、杭约赫的诗歌

教学重点:穆旦诗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九叶诗派的诗歌的象征意象

第十二章:民歌叙事体诗潮(2)

教学内容:

12.1区诗歌创作

12.2国统区诗歌创作

教学重点: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漳河水》

教学难点:民歌叙事体诗出现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