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水务行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基于水务行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基于水务行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作者:陈 垚,刘 臻,袁绍春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6期

陈 垚,刘 臻,袁绍春

(重庆交通大学 河海学院,重庆 400074)

[摘 要] 结合城市水务行业发展阶段、市场容量与发展趋势的总结分析,针对城市水务行业领域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点,对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类别下设置城市水务与水环境专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分析。分析表明,开展城市水务与水环境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可满足城市水务行业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城市水务;水环境;行业发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分析

[基金项目] 2019年度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职业导向的水利工程(城市水务与水环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yjg192024);2016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技能-知识-能力’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3+4’分段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163067);2019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注册工程师为导向的‘水质工程学’课程综合改革与教学实践”(GPSJZW2019-26)

[作者简介] 陈 垚(1983—),男,浙江永康人,工学博士,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水污染防控研究与教学工作;刘 臻(19—),男,山东德州人,工学博士,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级氧化研究与教学工作;袁绍春(1985—),男,重庆潼南人,工学博士,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水污染防控研究与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 G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004-03 [收稿日期] 2019-12-28

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等的推动下,我国城市水务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从简单的供排水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逐渐向面向治理效果和系统服务的现代城市水务进行战略转型。城市水务除供水和污水处理两大传统热点领域外,水务管理一体化、水环境综合治理、供排水厂网河一体和海绵城市等新增长点将全面爆发[1]。在“水十条”“PPP”双重叠加利好的推动下,水务行业将快速形成并释放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核心的万亿市场空间。随着城市水务向现代水务的战略转型,其业务模式更加复杂,技术复杂度加大,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要求更高,人才缺口也越来越大。培养能够承担水务工程规划、水务管理、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及节水、城市防洪与排水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重要贡献[2]。但专业学位的部分工程领域与工学学科设置较为重复,与工程综合需求的距离较大。2018年,教育部将原来的建筑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40个领域的工程硕士调整为土木水利等8种专业学位类别,并鼓励各培养单位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在专业学位类别下设置相关

专业领域。因此,在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类别下自主设置城市水务与水环境专业领域,培养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担当专业技术或相关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对满足城市水务行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依据重庆交通大学水利工程领域学科发展和该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经验,本文对城市水务行业发展阶段、市场容量与发展趋势,以及人才需求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从城市水务这一特定行业领域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点出发,论证在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类别下自主设置城市水务与水环境专业领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满足城市水务行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一、城市水务行业发展阶段

城市水务行业包括从原水、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水资源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是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的基础性产业[3]。该行业属于市政公用服务行业,并具有典型的外部特性,行业发展受所驱动[1]。在国家相关的影响下,我国城市水务行业大致经历了改制企业阶段、外资进入阶段、产业民族化阶段、行业成熟化阶段和水环境综合治理阶段五个重要发展阶段。

受国家相关的推动,我国城市水务已由传统的供排水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城市水务1.0),逐渐转型为面向治理效果和系统服务的现代城市水务(城市水务2.0)。从水务行业的发展来看,该行业具有区域垄断性和地域局限性等特点,但随着各地不断推出供排水厂网河一体、环境综合治理和海绵城市的PPP项目,一批大型施工央企也纷纷进入城市水务市场,使得原有水务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市场交易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可见,对于水务企业而言,社会资源、资金实力、规划设计能力、项目运营与管理经验已成为企业发展乃至生存的必要条件。

二、城市水务行业市场容量与发展趋势

(一)供水市场呈平稳发展状态

2010—2018年,我国供水总量和供水管道长度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据《中国水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19版)》[4]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供水管道长度达到83万公里,同比增长3.98%;中国供水总量达到6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8%。据E20研究院预测,2020年城镇公共供水综合生产能力将达到3.11亿立方米/日,城镇公共供水总量将达到613亿立方米,“十三五”中后期(2017—2020年)运营市场规模将达到5200亿元。

(二)污水治理市场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城镇生活污水已经成为我国废水排放的主要来源。《2017年城乡建设设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城市共有污水厂2209座,排水管道长度57.7万公里,比上年增长9.31%。根据“十三五”时期城镇污水处理的任务目标,到2020年底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将达到2.45亿立方米/日,污水管网规模新增13.44万公里,水污染处理整体计划投资超过200亿的省份达12个,合计市场规模达3400亿元。

(三)水务行业市场不断扩展

作为非周期性行业,水务行业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人口数量及城镇化进程等因素高度相关。在相关驱动下,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农村水环境治理等新兴领域促使城市水务市场发展潜力快速增长。仅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十三五”期间的市场空间将达4.6万亿元,其中生态景观和黑臭水体治理市场空间占比超过50%。整体来看,水务行业的市场容量正不断扩大。

(四)城市水务行业发展趋势

1.全产业链发展。中国水务行业的领先公司(如北控、深圳水务等)已完成广泛业务扩张与全面业务布局,覆盖供水、污水处理、污水再生利用、污泥处理及水环境治理等业务领域。可以预见,未来水务行业的领先公司只能通过全产业链发展才能获得规模经营的机遇。

2.农村水务行业的市场潜力持续增长。与市政水务行业相比,农村水务行业污水的处理率低及水务设施的容量有限,但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2017年前,中国镇级的污水处理率超过50%,而乡镇级的污水处理率约为11%。根据“水十条”,农村地区的水环境治理被视为“十三五”规划期间的关键环节之一。农村水务行业的巨大市场潜力很可能成为水务行业参与者未来数年扩张业务的另一个机遇。

3.行业并购、整合加剧。目前,我国水务行业相关企业呈现出量多分散且规模化不足等特点,尚未形成标杆性龙头企业。受行业区域性,异地业务扩张难度较大,外延式扩张成为便捷有效的途径。上市公司通常通过并购整合打破技术及地域,实现快速扩张。因此,未来城市水务行业大型企业将不断通过并购和整合,最终形成大型水务集团引领行业市场发展的新格局。

4.智慧水务市场潜力巨大。针对水务行业经营效率低且易亏损,水务管理与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加强智慧水务建设已成为水务行业的必然趋势[5]。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与传统水务各类信息的结合,我国智慧水务发展方兴未艾,已成为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和城市宜居能力的重要手段。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截至2017年,中国智慧水务市场规模已达68.59亿元,2019年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2024年将增至270亿元左右。

三、城市水务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虽然城市水务行业存在万亿元的市场空间,但在各路资本不断介入,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投资回报率逐渐拉低的背景下,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并获得更好发展,关键在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竞争。

(一)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持续开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曝光力度的加大和立案处罚的实施,黒臭水体治理工作得到了广泛重视,有效释放了市场空间。督察力度的加大,对水务企业环境治理和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高要求下,水务企业需面对更艰巨的挑战,急需具有河流水文学、水动力学、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知识结构与工程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满足黒臭水体治理方案设计、建设、管理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要求。

(二)智慧水务市场潜力释放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现阶段我国智慧城市水务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相应的技术体系、建设标准和规范。同时,智慧城市水务强调实时感知、全面整合、智慧应用与协同运作能力,而目前在智慧水务信息规划、安全防范体系构建、城市行为驱动的水务多元数据流管理与挖掘等方向上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急需具有扎实水务建设与运营管理基础知识和水务信息物联网知识及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满足智慧城市水务系统设计、建设、管理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要求。

(三)海绵城市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与核心目标,但随着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快速发展,逐渐出现了严重的人才紧缺和人才提升缓慢等问题,尤其是严重缺乏具有系统、扎实的海绵城市理论基础、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6]。虽然目前海绵城市建设由给排水专业在主导,但传统城市给排水领域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缺乏水文模拟与评价方面的知识体系、技术开发与实践能力。同时,各专业过于封闭,专业分类过细,融合度不高,导致各个行业市场的分割,不利于海绵城市建设。鉴于我国海绵城市建成目标要求和该领域的重大技术需求,急需以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知识、技术开发和实践能力培养为职业岗位要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目前,城市水务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主要来自建筑与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和水利工程等专业领域培养的工程硕士,但由于专业领域分割过细,学科融合和技术融合过低,缺乏系统思维,工程综合能力较弱,导致各专业领域培养的研究生难以适应水务行业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水务企业对人才的二次培养成本过高。因此,设置能适应城市水务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在主要用人单位(如中交集团)全面“进城”,向城市运营领域延伸,积极拓展绿色环保市场的战略转型下,依据我校在水利工程领域学科发展特色,在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类别下设置城市水务与水环境专业领域,培养在该领域海绵城市、城市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城市水务规划与管理、城市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等方向,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担当城市水务相关职业岗位专业技术或相关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满足城市水务行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该专业领域的设立不仅符合我校水利工程学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色化培养,也顺应了城市水务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结语

在相关驱动下,我国的城市水务行业快速发展,逐渐向现代城市水务进行战略转型,并释放出万亿元市场空间。水务管理一体化、水环境综合治理、供排水厂网河一体和海绵城市为城市水务行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但面临的技术问题已十分严峻,高层次人才缺口巨大,培养能够承担城市水务领域相关装备研发、技术开发和运营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在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类别下设置城市水务与水环境专业领域,不仅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色化培养要求,也顺应了城市水务行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林洪孝.城市水务系统管理模式及运作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4.

[2]代俊峰,代俊鸽,莫磊鑫.地方高校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8):111-112.

[3]吴会江.关于城市水务行业战略发展方向的动态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4):16-17.

[4]E20研究院.中国水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19版)[R].北京:E20环境平台,2019.

[5]高倩倩,陈家睿,杨麒臻,等.智慧水务发展的可行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16):76-77.

[6]车伍,张伟.海绵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J].给水排水,2016(11):1-5.

Analysis on the Training Needs of High Level Applied Talent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Industry

CHEN Yao,LIU Zhen,YUAN Shao-chun

(School of River and Ocean Engineering,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stage,market capacity and trend of urban water industry are reviewed,and the dem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level qualified personnel in urban water industry are summarized.Finally,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urban water and environment specialty under the degree category of civil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are analyzed.Result shows that the education of urban water and environment can meet the demand of urban water industry development for qualified talents.

Key words:urban water;water environment;industry development;high level applied talents;demand analysi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