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年级阅读与写作

六年级阅读与写作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六年级阅读与写作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一

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他们俩决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优秀。孔雀从它那扇子般的羽毛中,选出最漂亮的一根做成奖状,准备送给优秀者。

蜘蛛抢先爬上墙角,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网,一环套一环又细又密。

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结实,即使刮风下雨也能粘住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每一顿都能吃个够。”

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她织得那么快,那么好。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茧子光溜溜的。

这时,蚕也向大家作了说明:“我吐出的丝( )很多,()我一点不留,把它全送给人们,织成五光十色的彩绸。”

蜘蛛兴高采烈地爬到孔雀的跟前 对孔雀说 听了蚕的介绍 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她

1、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2、在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填空。 ( )的彩绸 ( )地爬 ( )的奖状 ( )地织着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关联词语。 4、形近字组词。 绩( ) 圆( )

积( ) 园( ) 5、查字典。

“绕”查 音序,“绕”在字典中的解释:1、缠绕2、围着转动3、不从正面通过。“绕着”的“绕”应选( )的解释。 6、照样子写词语。(1分)

光溜溜 ( )( )( )( )( ) 7、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

8、蚕和蜘蛛,你喜欢谁?为什么? 阅读二

手和脑的故事

一天,手正在欣赏一件自己精心制作的杰作,又高兴又骄傲地说:“我确实是万能,如果没有我,怎能制造出这样精美的东西,人类哪里有美满的生活呢?”手洋洋得意,越说越兴奋,大有目空一切的气概。

大脑听了很不服气,于是大声地说:“你这么自大,太过分了。其实,你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不是我在动脑筋,你哪有这样的成就?你不过是依从我的命令行事罢了。”手立即加以反驳:“胡说!你只凭空想,不做一事。哪里比得上我一天到晚都埋头苦干,制造出无数有用的东西!”

他们因为吵了嘴,便谁也不理睬谁。大脑每天在计划怎样改良机械,怎样设计精密的仪

器,希望用来代替人力,减轻人类的辛苦,却始终无法实现。而手呢,也只是习惯性整天忙忙碌碌地工作。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完全缺乏良好的性能。至于什么缘故,总是莫明其妙,弄不清楚。

眼睛看见他们互不相让,真是又气又急,便对他们说:“你们这样相持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必须互相配合才对。大脑出来的计划,手从实际生活中,证明这个想法是否正确,从而获得宝贵的经验。手的劳动依靠大脑的帮助,才能进步;大脑的思想,得到手所提供的经验,也就更灵活,更精明了。这样,大家才能够收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人类的社会才能够不断地进步。”

听了眼睛的忠告,手和脑都觉悟过来。从此,大家和好如初,一同合作了。 1、用“√”选择带点字的读音。(2分)

兴奋(xíng xìng) 提供(gōng gòng) 缘故(yuàn yuán) 理睬(cǎi chǎi)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骄傲( ) 立即( ) 缘故( ) 精美( ) 3、用“√”选择带点字正确的解释。(1分) (1)莫明其妙 ①好,美妙;②神奇;③巧妙,奥妙 (2)相 持 ①拿着;②支持③主管;④对抗 4、回答问题。(6分)

(1)手和脑为什么争吵?请用一句话概括出它们争吵的原因?

(2)手和脑争吵后谁也不理睬谁,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3)什么叫“觉悟”?手和脑觉悟到什么? 阅读三

由于一个(偶然、偶尔、突然)的机会,一粒可怜的小石子落进了河蚌妈妈的身体里。好心的河蚌妈妈(保留、收留)了它,用自己体内的精华——珍珠质,精心地哺育它。一年、二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石子身上的珍珠质越积越厚,形成了一粒美丽的珍珠。

河蟹见到了珍珠,高兴地说:“你长得比河蚌妈妈更美啦。”

珍珠听了满肚子不同兴地说:“河蚌有什么资格做我的妈妈呢?论美丽,我比她强十倍;论身价,我比她贵一百倍。”

“但你毕竟是河蚌妈妈千辛万苦养大的呀,而且她现在还继续精心地哺育着你。”河蟹不平地说。

“你不知道,现在我讨厌的正是她的精心哺育,她把我抱在怀里,使我失去了被人发现的机会,我希望她早些被渔夫网去,那样,我会被关室宫里,饰在皇冠上……”

“如果当初河蚌妈妈不收留你这没良心的家伙,你现在不还是一颗可怜的小石子吗?”河蟹气愤地说。

“应该承认现实嘛,我现在已经是非凡的珍珠了!”珍珠厚颜无耻地说。 河蟹越听越气,用大钳子狠狠一夹,把珍珠夹碎了。 1、划去括号中不合适的词语。

2、写出反义词:精华——( ) 精心——( ) 3、珍珠的厚颜无耻体现在 4、用波浪线划出文中一句反问句并改为陈述句。

5、给短文,加个题目:

二、写作

生活中有许多矛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许你的想法是正确的,也许是错误的,但至少我们都有自己的主见。结合生活中的自己的点点滴滴,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