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检测卷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检测卷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检测卷

[测试范围:第六章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在龙舟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湖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

B. 以龙舟上的座位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 C. 桨对水施力的作用时,水对桨也施加力的作用 D. 手对水施加力的作用时,桨对手没有施加力的作用 2. 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有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 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 C. 只有当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相互间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D. 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存在的

3. 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能体现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 手拉开弓 B. 运动员罚点球

C. 人压弯跳板 D. 熊猫拉弯竹子

4. 如图是小明参加足球赛射门的情景,在射门过程中( ) A. 脚对球施加了力,而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 球受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水平向前

C. 球离开脚后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D. 球的运动状态始终不变

第4题 第5题

5. 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小王利用同一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F1>F2>F3 B. F1F2=F3 6. 为安全起见,在下坡路上,小华握紧自行车刹把缓慢行驶.在此过程中,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是( )

A. 增大压力 B. 减小速度

C. 增大接触面积 D.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7.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食品夹 B. 裁纸刀 C. 托盘天平 D. 瓶盖起子

8. 如图所示,用F=6 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 6 N,水平向右 B. 6 N,水平向左

C. 4 N,水平向左 D. 4 N,水平向右

9. 在图中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忽略机械自重和摩擦,当提起相同重物时,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10. 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那么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 F1>F2>F3 B. F1F1>F3 D. F211. 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 m。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间的距离为s,则( )

A. v甲v乙,s=36 m D. v甲>v乙,s=18 m 12. F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在匀速提升重物G的过程中( ) A. F大小不变 B. F逐渐变大 C. F逐渐变小

D. F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3. 图甲表示小铁球受磁铁吸引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图乙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图丙是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所依据的物理知识是 。

甲 乙 丙

14. 在物理考试作图时,小亮画错了一个地方,用橡皮轻轻地擦,没有擦干净,然后他稍使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 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 的。

15. 如图所示为某中学足球赛的精彩画面,脚把足球踢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脚感觉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第15题 第16题

16. 北京和张家口将在2022年联合举办冬奥会。冰壶是比赛项目之一,冰道的最上面覆盖着一层特制的微小颗粒。如图所示,一名队员将冰道掷出后,另外两名队员用冰刷刷冰面,目的是为了 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 冰壶滑行的距离。(两空都选填“增大”或“减小”)

17. 有一杠杆经过调节,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如图所示,在A点悬挂三个钩码(每个钩码重均为0.5 N),要使杠杆水平平衡,需在B点悬挂 个钩码,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为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 N,如改变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水平平衡,测力计的读数将 。

第17题 第18题

18. 如图是小聪为拉船靠岸而设计的甲、乙两种方案,若拉船的力需要很大,则应选用方案 (选填“甲”或“乙”),因为采用这种方案可以 。(不计机械自重及摩擦)

三、作图题(共6分)

19. 图中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0. 如图甲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是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O为转动轴(支点),图乙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钢丝钳剪钢丝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

甲 乙

四、实验探究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0分,共20分)

21. 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小明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验证猜想,验证猜想二和猜想三的数据如下表:

甲 乙 丙 次数 接触面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目的是使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为验证猜想一,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以不同的速度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 。

(3)分析 次实验可验证猜想二,在接触面不变的条件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 。

(4)分析1,4,5次实验,小明得出: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老师提出小明的实验设计应加以改进,应控制在 相同的条件下,粗糙程度不同。

22. 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木板 1.0 0.4 2 木板 1.5 0.6 3 木板 2.0 0.8 4 棉布 1.0 0.5 5 毛巾 1.0 0.6

甲 乙 丙

(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

(2)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小明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他这种做法的不足是 。经老师提醒后,小明继续进行实验,如图乙,若将A、B两点下方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 (选填“仍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可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当测力计从a位置

转动到b位置时,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大小将 。

五、计算题(共10分)

23. 汉代一些墓室、祠堂里有雕刻着画像的石头。现有一块汉画像石,质量为500 kg,体积为0.2 m3,g取10 N/kg。求:

(1)这块汉画像石受到的重力; (2)汉画像石的密度。

1. C 【解析】比赛过程中,龙舟相对湖岸位置改变,所以相对湖岸发生了运动,所以选项A错误;若以龙舟上的座位为参照物,该龙舟相对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则静止,所以选项B错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一定是受力物体,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

2. D 【解析】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用力把乙推倒,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并且二者之间力的大小是相等的;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无论大小,无论是否运动,也不管是否有生命,凡是地球上存在的实际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既然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就肯定会施力;重力是地球上所有物体都会受到的一个力,是一个不用接触就能产生的力;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故选D。

3. B 【解析】手拉开弓,拉力改变了弓的形状,运动状态不变,故选项A错误;运动员罚点球,足球受到脚的作用,由静止变成了运动,即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故选项B正确;人压弯跳板,人对跳板的压力改变了跳板的形状,故选项C错误;熊猫拉弯竹子,熊猫对竹子的力改变了竹子的形状,故选项D错误。

4. C 【解析】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也有力的作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选项A错误;球受的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选项B错误;球离开脚后继续滚动的过程中,受摩擦力的作用最终会停下来,故选项C正确;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都在变,故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选项D

错误。

5. A 【解析】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个影响因素不变,摩擦力不变。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改变压力大小,压力大的摩擦力大,故F2>F3;在压力大小不变时,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大的摩擦力大,故F1>F2。故选项A正确。

6. A 【解析】刹车时用力捏紧刹把,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选项A符合题意;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速度、增大接触面积都不能增大摩擦,故选项B、C不符合题意;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但小华握紧自行车刹把缓慢行驶,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7. A 【解析】食品夹在使用时,阻力臂大于动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选项A正确;裁纸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选项B错误;天平在使用时,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故属于等臂杠杆,故选项C错误;瓶盖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选项D错误。

8. D 【解析】以B为研究对象,B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为B静止,所以所受摩擦力为4 N,方向向右。

9. A 【解析】由杠杆平衡条件及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实质及原理可以得到F1=;F2=G;F3=;

F4=。故选A。

10. D 【解析】由定滑轮、动滑轮实质及题图情况分析:因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运动,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f也就是一个定值,甲是一个定滑轮,F1=f;乙

是一个动滑轮,F2=故选D。

;丙是一个动滑轮,但F3作用在了动滑轮轴上,动力臂是阻力臂的,F3=2f。

11. D 【解析】由图可知,当t=6 s时,甲的路程是12 m,乙的路程是6 m,甲的速度v甲==

=2 m/s,v乙===1 m/s,故v甲>v乙;当甲、乙相遇时,乙距离M点12 m,也就是甲运动了

12 m,由图可知时间是6 s,乙运动了6 m,故M、N两点间的距离是12 m+6 m=18 m,故选项D正确。

12. A 【解析】如图,动力臂为LOB,阻力臂为LOD,因为△OCD∽△OAB,所以LOB∶LOD=LOA∶LOC=2∶

1。因为匀速提升重物,杠杆匀速转动,杠杆平衡,所以FLOB=GLOD,所以F=

G,即拉力F为物

重的,大小不变,故选A。

13. 运动状态 相互的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解析】小铁球在磁铁的吸引下可以改变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人推船,船后退,人也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垂线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14. 压力 滑动摩擦力 【解析】增大滑动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使接触面变粗糙;小亮稍使劲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滑动摩擦力的。

15. 运动状态 相互 【解析】足球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同学的头被撞疼,说明头受到力的作用,头在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足球也对头施加力的作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6. 减小 增大 【解析】两名队员用冰刷刷冰面的过程中,因摩擦生热使得部分冰面熔化产生水,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了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增大冰壶滑行的距离。

17. 2 3 变大 【解析】一个钩码的重是0.5 N,设杠杆一个小格是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1.5 N×2L=FB×3L,FB=1 N,即在B处挂2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1.5 N×2L=FC×1L,FC=3 N。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 ,使之斜向右上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要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才能使杠杆仍然水平平衡。

18. 甲 省力 【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乙均为动滑轮,但动力的作用点不同。使用甲装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使用乙装置要用很大的力,但是可以省距离.若拉船的力需要很大,应选用甲方案,这样可以省力。 19. 解:如图所示。

20. 解:如图所示。

【解析】过支点O作F1的垂线段就是F1的力臂;过A点作竖直向下的阻力F2。 21. (1)等于 (2)无关 (3)1、2、3 有关 (4)物体的运动速度

【解析】(1)沿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只改变运动速度的大小,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以不同的速度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3)分析1、2、3次实验可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有关,由表中数据可知,在接触面不变的条件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有关;(4)分析1、4、5次实验,小明得出: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老师提出小明的实验设计应加以改进,应控制在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同的条件下,粗糙程度不同。

22. (1)便于直接读出力臂 右 (2)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 左端下沉 (3)变大

【解析】(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直接读出力臂;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左端向下倾斜,则重心应向右移动,故应向右调节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2)只有一次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是不合理的,一次实验很具有偶然性,要多进行几次实验,避免偶然性;设一个钩码重为G,杠杆一个格长为L,若A、B两点的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的方向移动一个格,则左侧3G×3L=9GL,右侧2G×4L=8GL,因为9GL>8GL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3)保持B点不变,若拉力F从a到b倾斜时,此时F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变大。 23.(1)500N (2)25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