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即食杏鲍菇加工工艺研究

即食杏鲍菇加工工艺研究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124 2017年7月 第38卷第13期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食品研究与开发 研发与工艺 DOI:10.3969 ̄.issn.1005-6521.2017.13.025 即食杏鲍菇加工工艺研究 许俊齐,曹正,谢春芹 ,曹淼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江苏句容212400) 摘要:以新鲜杏鲍菇为原料,研究即食杏鲍菇加工关键技术,包括护色、赋味配料技术及最适杀菌技术。结果表明: 加工过程中适宜的护色条件为0-3%的柠檬酸与0.02%的EDTA一2Na的混合溶液;即食杏鲍菇赋味最佳配方为食盐 1.4%,糖1%、花椒与辣椒(质量比1:1)添加1.7%;通过对比试验认为,即食杏鲍菇的灭菌方式为低温杀菌温度85℃~ 90℃,时间控制20min结合添加0.05%山梨酸钾。 关键词:杏鲍菇;即食产品;配方;感官评价;加工技术 Study on the Technology of the Processing of Instant Products of Pleurotus eryngii XU Jun-qi,CAO Zheng,XIE Chun—qin ,CAO Miao (Depa ̄ment of Bioengineering of Jiangs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Jurong 2 1 2400, Jiangsu,China) Abstract:Pleurotus eryngii was used as the raw material to carry out the key technology of processing instant of Pleurotus eryngii,including color,the most suitable sterilization technology and endowing flavor ingredient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the best recipe were salt 1.4%,sugar 1%,pepper and pepper(mass ratio to 1:1) add 1.7%.Protective coloration conditions suitable for the machining process was the color protecting liquid for optimal combination of the mixed solution of 0.3%citric acid and 0.02%EDTA一2Na.Through the contrast ex— periment.that the sterilization of instant Pleurotus eryngii for low-temperature sterilization temperature 85℃一 90℃.time control 20 min with adding 0.05%potassium SOrbate. Key words:Pleurotus eryngii;instantfoods;formula;sensory evaluation;process technology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属于珍稀食用菌新品种。 近年来,工厂化栽培已初具规模,杏鲍菇菇体雪白,小 型棕褐色的菌伞,菌柄肉质肥厚脆嫩,且营养丰富,同 时具有杏仁香味和类似鲍鱼的质地,故深受消费者喜 爱,素有“雪茸”、“平菇王”、“干贝菇”、“草原上的美味 牛肝菌”之美誉_1J。 需的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其营养价值可与肉类、禽蛋 相媲美 —51。 杏鲍菇不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菌类蔬菜,而且还 是一种具有药用保健功能的真菌,杏鲍菇寡糖含量丰 富,是金针菇的3.5倍、真姬菇的2倍,它可与人体胃 肠中的双岐杆菌一起作用,具有改善肠胃功能和美容 的效果 。研究表明,杏鲍菇可促进人体对脂类物质 的消化吸收和胆固醇的降解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 能 ,能刺激抗体形成、增强人体免疫力,发挥防癌抗 癌的作用llOl。此外,杏鲍菇对脂肪肝、急性肝炎、脑梗塞 杏鲍菇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据 测定,每100 g干菇中含蛋白质21.44 g、粗脂肪1.88 g、 粗纤维3.72 g、灰分7.83 g、总糖36.78 g、其中还原糖 2.17 g【2l。杏鲍菇子实体含有18种氨基酸(AA),包括8种 人体必需氨基酸(EAA),组成全面,也富含多种人体必 基金项目: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基金(2014td002) 作者简介:许俊齐(198 ),男(汉),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农产品 均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而且对某些肿瘤也有 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l1]。 但目前,国外对杏鲍菇的研究侧重在其营养成分 加工及贮藏技术研究。 通信作者:谢春芹(1976_),女(汉),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食药 真菌的教学与研究。 的分离提取及胞外酶等方面,而对杏鲍菇即食产品加 工方面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国内,杏鲍菇 也主要用于鲜食,二次加工则以脱水产品为主,其次 研发与工艺 许俊齐,等:即食杏鲍菇加工工艺研究 是盐渍 。近年来虽先后出现了杏鲍菇速溶即食营养 保健麦片、富钙杏鲍菇菌丝体酸豆奶、杏鲍菇软罐头 等新产品f13 q,但有关杏鲍菇风味即食产品的深加工 研究方面还不多见。 本研究以新鲜杏鲍菇为原料,探讨即食杏鲍菇的 加工工艺及杀菌方式,旨在为杏鲍菇栽培种植产业的 发展提供加工技术支撑,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多样 化的食品种类,满足消费市场需要,延长食用菌产业 链,提高杏鲍菇产品附加值。 I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原料与试剂 杏鲍菇:产地为江苏省句容市,由江苏农林职业 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食用菌教学工场提供。 食盐、糖、辣椒、花椒、姜、洋葱、食用油:市售;95% 乙醇、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均为分析纯(AR)]:国 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1.2仪器与设备 JA2003型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WK2102电 磁炉:美的集团有限公司;移液及头:上海求精生 化试剂仪器有限公司;HH一2数显恒温水浴锅:江苏省 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SW—CJ—LF型净化操 作台:圣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LRH一150B恒温培养 箱:天津市中环实验电炉有限公司;DZ一400/2S型真空 包装机:诸城市德兴机械有限公司;JZ一350色差计:深 圳金准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 即食杏鲍菇护色工艺研究 选择颜色一致,无腐烂的新鲜杏鲍菇,将其根部 修剪干净,清水漂洗、沥干水分。杏鲍菇分为7组,每组 150 g,切片,厚度大约5 mm~8 mm,将杏鲍菇放人 350 mL的护色剂中浸泡20 min,沥干表面水分,冷却 后装袋封口。 护色剂种类及浓度分别为0.3%柠檬酸、0.5%柠 檬酸、0.01%的EDTA一2Na、0.03%EDTA一2Na、0-3%柠 檬酸与0.01%EDTA一2Na的混合溶液、0-3%柠檬酸与 0.02%EDTA一2Na的混合溶液以及空白对照组。6 d后 打开,采用色差计测定杏鲍菇片的 值。 1.2.2即食杏鲍菇赋味工艺优化 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认为决定和影响杏 鲍菇味道和色泽的主要因素是食盐,以及糖、辣椒与 花椒的添加量。以糖,食盐、辣椒与花椒(质量比l:1) 的添加量为变因,采用三因素三水平L9(3 )正交试验 设计方案,色泽、味道、口感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化杏 鲍菇赋味工艺参数。杏鲍菇赋味工艺IJ9(3 )正交试验 因素与水平见表1。 表1杏鲍菇赋昧工艺L,(3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 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34)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Pleurotus eryngii 试验分为9组,每组150 g,切片,厚度大约5 mm, 加入到事先煮沸的水中漂烫10 S,捞出沥干。根据产品 口味的需要,将各种调味料按一定比例进行调配,并 与杏鲍菇进行炒制。 1.2_3不同杀菌方法对即食杏鲍菇保藏性的影响 设计4组对比试验,取规格为150 g袋装即食杏 鲍菇选择不同方式对袋装杏鲍菇进行杀菌,分别在 85℃~90℃条件下加热20 arin、高温高压121 o(=灭菌 10 min、85 oC~90℃条件下添加0.05%山梨酸钾灭菌 20 min及空白对照组,常温冷却后,对产品进行恒温 37℃培养,观察其有无涨袋,坏包,变色,味等、并 测定不同处理组的菌落总数,研究不同杀菌方式对即 食杏鲍菇的保藏效果影响。 1.2.4指标检测与方法 1)感官评分方法:在感官评定室,组织由10名具 有一定感官品评素养的评价员组成评价小组进行评 分。评价员品尝即食杏鲍菇样品,杏鲍菇的感官评定 标准见表2,不同试验组样品间以蒸馏水作为味觉清 洗剂。对样品的色泽、口感和味感进行评价,相同样品 进行整理汇总,将所得分值数字除以评定人员总数。 表2杏鲍菇感官评定标准 Table 2 Sensory evaluation standards ofPleurotus eryngii 指标(O~10分) 鉴定标准 色泽 色泽暗淡不诱人0~4分;色泽一般4分~ 8分;色泽鲜亮,颜色诱人8分~10分 口感 软绵,咀嚼性较差O~4分;较脆嫩,咀嚼性一 般4分~8分;很脆嫩,咀嚼性较好 8分~10分 昧感 味淡,无辣味0~4分;味淡,辣味适中,麻 4分~8分;咸味适中,较麻辣8分~10分 2)采用色差计测定杏鲍菇片的 值, 值表示样 品色泽的明暗程度, 为0表示黑色, 为100表示 许俊齐,等:即食杏鲍菇加工工艺研究 研发与工艺 m 126 菇体白色。L 值大,颜色白,证明杏鲍菇褐变程度低; 反之,颜色暗,褐变程度高。取3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 样品的白度值。 3)菌落总数测定参照GB 4789.2—2010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菌落总数测定》的具体方法步骤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杏鲍菇护色工艺研究 柠檬酸亦称为枸橼酸,具有干扰酶促褐变过程 中对氧气的吸收作用,并可影响多酚氧化酶的铜辅 基从而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ll3】。乙二胺四乙酸二 钠(EDTA一2Na)可螯合酶分子活性中心的铜离子结 合,从而降低酶的活性 。常温25℃条件下贮藏6 d后 观察,空白组7号褐变最为严重,杏鲍菇 值为 50.12。虽1号 5号试验组经护色溶液浸泡后,但仍有 不同程度的褐变,各试验组 值具体见表3。 表3杏鲍菇护色处理 Table 3 Color processing ofPleurotus eryngii 而6号试验组的杏鲍菇片褐变程度最小,IJ水值为 85.64,其菇体表面还能保持杏鲍菇原有色。由此确定 6号为护色效果最好,护色液最佳组合为即0-3%的柠 檬酸与0.02%的EDTA一2Na的混合复配溶液。 2.2杏鲍菇赋味工艺优化 2.2.1正交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 杏鲍菇赋味工艺IJ9(34)正交试验方案与结果见 表4。 表4杏鲍菇赋昧工艺L (3 )正交试验方案与结果 Table 4 Project and result of Lq(3 )orthogonai experiments for taste recipe ofPleurotus eryngii 续表4杏鲍菇赋昧工艺L (3 )正交试验方案与结果 Continue atble 4 Project and result of (3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taste recipe ofPleurotus eryngii 从表4杏鲍菇赋味工艺正交试验结果中的R值 可知,影响杏鲍菇赋味配方的因素主次顺序为B>A> c,即赋味配方的食盐添加量>糖添加量>辣椒与花椒 添加量。依据综合评分的结果分析可知,优化的工艺 组合均为A B c ,即杏鲍菇糖的添加量为1.0%,食盐 添加量控制在0.7%,辣椒与花椒添加量1.2%,色泽、 口感及味道均保持在最高评分。 2.2.2正交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见表5。 表5杏鲍菇赋味配方方差分析表 Table 5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atste r ̄ipe in Pleurotus eryngii 注: 表示 在0.05水平上显著。 表5数据结果显示,在本研究条件下,糖、食盐添 加量及花椒辣椒的添加量各因素对杏鲍菇赋味评分 的影响均显著( 0.05)。 2.2-3扩大性验证试验 虽然本研究获得的优化方案A B c ,存在本次试 验中的4号试验组,为了进一步确认其在实际生产中 的可靠性与可行性,故以其为条件,即杏鲍菇赋味配 方为糖1.0%、食盐0.7%,花椒与辣椒(质量比1:1)添 加1.2%,进行扩大性(中试)验证试验,试验重复3次, 经品评后,综合得分达28.4分,试验结果优于正交试 验的9组试验组,故认为此配方为较佳的杏鲍菇即食 研发与工艺 许俊齐,等:即食杏鲍菇加工工艺研究 产品赋味配方。 2-3不同杀菌方式对即食杏鲍菇品质影响 3种杀菌方式对即食杏鲍菇菌落总数都有不同程 度的杀灭作用。对照组在保藏15 d,已经出现胀袋及菇 体表面灰暗,已失去食用及商品价值。高温杀菌方式 即121 oC的条件下,细菌杀灭率达90%以上,但在口 感及外观综合评比方面,明显低于其他3组。低温杀 菌85 cI=~90℃条件下,控制20 min,15 d时虽在口感方 面与高温杀菌组无差异,但菌落总数明显高于高温杀 菌组。不同杀菌方式对杏鲍菇杀灭程度及贮藏品质影 响见表6。 表6不同杀菌方式对杏鲍菇贮藏品质影响 Table 6 Influence on diferent sterilization metl10ds for storage quality ofPleurotus eryngii 注:一表不未测定。 低温杀菌结合添加0.05%山梨酸钾组不仅能最 大程度保持原有口感,且菌落总数明显低于其他3组。 故认为低温杀菌温度85℃~90 c(=,时间控制20min结 合添加0.05%山梨酸钾,为即食杏鲍菇产品的最佳灭 菌方式。 3结论 通过本研究可知,以杏鲍菇为原料,切片后经适 当的护色处理与赋味调配,制成风味独特的即食产品 是完全可行的,它既符合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需要,也 符合食品工业发展的趋势及广大消费者的现代消费 需求。 1)糖1.0%、食盐0.7%、花椒与辣椒(质量比1: 1)添加1.2%为最优的杏鲍菇赋味配方。 e)0.3%的柠檬酸与0.02%的EDTA一2Na的混合 溶液浸泡10 min为即食杏鲍菇产品较理想的护色 方式。 3)低温杀菌温度85℃~90 o【=,杀菌时间控制20rain 并结合添加0.05%山梨酸钾为即食杏鲍菇产品的最 佳灭菌方式。 杏鲍菇原料的新鲜,是保证即食杏鲍菇加工产品 质量的前提,此时为了提高经济价值,也可选用比较 规整的杏鲍菇下脚料。还可以将杏鲍菇调配成多种口 味,如酸辣味、酸甜味等,也可适当添加一些其他不同 种类的食用菌如蟹味菇、姬菇等,色泽口味搭配,满足 不同地区人群对不同风味的需求,具体的加工工艺和 产品配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 郭美英.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 1998,13(3):44—49 【2]王凤芳.杏鲍菇中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JJ.食品科学,2002,23(4): 132—135 【3]荣瑞芬,李鸿玉,叶磊,等.杏鲍菇营养及功能成分分析测定[J1.亚 太传统医学,2007(5):85—87 [4]颜明娟,江枝和,蔡顺香.杏鲍菇营养成分的分析[ 食用菌,2002, 24(2):1 1-12 【5]谷延泽.白灵菇和杏鲍菇的营养分析与比较【J】_安徽农业科学, 2009,37(21):9931-9932 【6】史亚丽,杨立红,蔡德华,等.杏鲍菇多糖对力竭小鼠抗氧化、抗损 伤的作用[JJ.体育学刊,2005,12(1):56—58 [7]刘清波,潘淑芳.杏鲍菇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0 『8 Du8]host N J,Ou B,Beelman R B.Quantiifcation of polyphenols and er- gothioneine in cultivated mushrooms and correlation to total natioxi— dant capacity[J].Food Chemistry,2007,105(2):727—735 [9 Mori9] K,Kobayashi C,Tomita T,et a1.Autiatherosclerotic effect of the edible mushrooms Pleurotus eryragii(Eringi),G olafrondosa (Maitake),and Hypsizygus 1Bonnoreus(Bunashimeji)in apolipopro— teiu E—deficient mice[J].Nutrition Research,2008,28(5):335—342 【10]张俊会,王谦.杏鲍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_中国食用菌, 2003.22(2):38—39 [11]孙建波,张宇.食用菌及其营养保健功效[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4(4):41-42 【12]姚自奇,兰进.杏鲍菇研究进展【JJ.食用菌学报,2004,1 1(1):52— 58 [131暴增海,马桂珍,周洁.杏鲍菇加工工艺研究进展【JJ.安徽农业科 学,2007,35(9):2729-2730 [14]林少娟,杨宣华.甜酸杏鲍菇加工工艺初探『J1.中国食用菌,2004, 23(4):45—47 [15]王新风,温鲁.杏鲍菇速溶即食营养保健麦片的研制fJ】.中国食 用菌,2002,21(3):41—43 【16]张信仁.杏鲍菇软罐头加工工艺的研究fJ】.中国食用菌,2006(2): 43-44 收稿日期:2016—1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