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1期 182 低维线性分式规划的高效全局优化算法 胡勇文1,2陈国华1,2孟凡净1,2 (1.湖北文理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湖北襄阳441053;2.汽车零部件制造装备数字化 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j匕襄阳441053) 摘要:针对低维线性分式规划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支定界的全局优化算法,建立了原问题的等价模型。该模 型由线性目标函数以及一组线性和非线性约束组成,通过将非线性约束进行线性松弛得到原问题的强化线性 松弛模型,与直接去掉等价模型中的非线性约束的线性松弛方法相比,后者能得到更好的界,提高了算法的收 敛速度。数值实验表明,算法的平均(最大,最小)分支数、CPU时间以及迭代次数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低维线性分式规划;非线性约束;线性松弛;分支定界 中图分类号:O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792(2017)1-0011-06 Efficient Glob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Linear-fractional-programming with Lower Dimension Hu Yongwen '。Chen Guohua ' Meng Fanjing ' (1.School ofMechanical and Automobile Engineering,Hubei University ofArts and Science, Hubei Xiangyang 441053:2.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re ofHubei Province for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Digitization,Hubei Xiangyang 441053) Abstract:A new branch and bound algorithm orf solving Linear-Fractional—Programming(LFP)with lower dimension is proposed.LFP is equivalently transformed into a problem with linear objective and a set of linear and non-linear cons ̄ains,and the nonlinear constraints are linearly relaxed.Compared with the model that discarding nonlinear con— straints from equivalent model,the new model is generally tighter than the previous one.The convergence of the algo- rihtm is proved,and numerical expeirments indicate that the average(maximal,minima1)number of the new algo— rithm is improved greatly when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method. Keywords:Linear—fractional-programming with Lower Dimension;Nonlinear Constraints;Linear Relaxation;Branch andBound 0引言 其中,Di,di∈ ,i=l,2,…,p;ai,bi∈R;A∈R “,C ∈ 。 线性分式规划是全局优化中的一类特殊优化问 题,具有如下结构: 此问题受到众多学者及实践者的强烈关注。一 (P) min ): P面n ̄rx +ai 方面,由于问题(P)是NP难问题[1】,故在理论及计算 上研究该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实际生活中的许 s.t. ∈X={ ∈RnlAx C, 0} 多问题,如运输计划[2]、金融投资【3 、计划翻等问 题或其中子问题,均可归结为问题(P)。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605150);湖北省教育厅 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编号:D2062611);机电汽车湖北省优势特色 学科群2016年度开放基金项N(f; ̄-:XKQ2016021) 一般情况下,问题(P)不具备基本性质(如凸性、 拟凸性等),因而一般难以寻求其全局最优解。另外, 1 1 求解该问题的主要困难取决于分式数目的大小,且 随着分式数目增加,求解困难也明显增加。目前,求 解问题(P)的算法中, 用分支定界方法最为流行。 申培萍、赵小科【6j提出了一种求解线性比式和问题 的全局最优解的近似算法,并从理论上给出了算法 复杂度。结果表明,当 定时,提出的算法是完全多 项式时问算法。但当P增大时,算法需要的迭代次 数呈指数增加。裴永刚等【7J针对非凸区域上的凸函 数分式规划问题,通过引入变量,将原问题转化为 D.C.规划问题,在n+p维空间中求解一系列的线性 规划问题以求得问题的下界,并利用分支定界方法 不断寻求问题的最优解。任舒萍【8j等利用凹凸性包 络技术将问题(P)通过求解一系列线性规划问题以 确定问题下界,并在P维空问中通过分支定界方法 求得原问题的近似最优解。此外,文献【9】通过提出 可加速算法收敛速度的分支定界算法用以求解线性 分式规划问题。然而,有研究表明【1oJ,当在超过l6维 的空问中利用该方法不能得到问题(P)的最优解。 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如分层制造【m “】 (Layered Manufacturing)、摄像机校准【I2J(Camera n Resectioning)、星覆盖问题n3】(St∑烈 ar Cover problem)、估 算单应矩阵l'4J(Homograph Es+一+ Z—ti mati:,、一on)、j角剖分 Ju ∑ T.n (Triangulation Problem)等问题或其子问题均可归 + 0 结为线性分式规划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变量少、分 式数目较大等特点。Carsson及Shil 5】提出了求解低 维线性分式规划问题的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变量, 将问题(P)转化为线性的目标函数及具有线性及非 线性的约束。并通过在n维空问中求解一系列线性 规划问题而得到问题(P)的最优解。然而,文献[151 通过去掉约束中所有的非线性约束而得到线性松弛 模犁,本文将非线性约束进行线性松弛,理论上得到 问题(P)的强化线性松弛问题,以得到更好的目标 函数的下界,从而减少迭代次数及计算时间。 1等价问题及其线性松弛 为寻求问题(P)的最优解,先将该问题转化为 其等价的非凸规划问题(EP),再对问题(EP)进行线 性松弛。不失一般性,在问题(P)中假设dTx+bj>0, Vx∈X,i=l,2,…,P。定义B=【1,u],其中l=【l1,12,…, ln],1.1 ̄-[Ul,U2,…,un],日 : (1) ll:=rain xj 一1 2一 s-t・ x∈X (2) uj: maX xj S。t. ∈X 定义a i:-min{dTix+biIx∈x},p i:-max{dT。x+biIx ∈x),yl:=z x :=== 1面,i=l,2,…,p。现考虑以 下两个问题(P。),(EP)。 mln (P1) (3) s.t. s.t.d + =1 (EP) 一CZi 0, 1 1 一, ,J 1,2,…,P (4) 矿 =y3Zi, zi2 Y ZiU 显然,根据以上定义,Ax<c,Vx∈X,当日.仪当 Ay—czs 0;1<x≤13,当 日-仅当lz—y-<0及uz--y ̄ 0。 为寻求问题(P )的最优解,问题(EP)与问题 (P,)的等价性由以下定理给出: 定理1:问题(EP)与问题(P )等价。 证明:设x 为问题(P )的最优解, Yi : 著 , :。赤,i:l,2,…,p。 此时,(y i,z i)为问题 E上J川 .alj 1丁H拌。 ^J吐 ,j LY i,Z i 81,7Jj日J EtJ tf'3取1儿 解,设 (V. Z’i)为问题(EP)的可行解,且满足: 喜 )<娄 引(05) 南于(n 喜()佗=妻 + )= P而nfxp q-ai,喜 糍<渊i =1d ̄x* + bi。南郝 口,p n[x*nt,-ai…似X,X+均为问题 成立因此(y ,导 ’ z i)为问题(EP)的最优解。同理可以 ,矾首艋明关种≤ 1 /…Z'一丽l 刀:日儿虬 不 1/a j)s o,即tij=3,i s 1 +麦勺一 l瓦。同理 .证明当(y i,Z )为问题(EP)的最优解时, i=荨为 成立。V‘ , , ’∈B。’i,j ,2,…,p,‘yi一邶i’‘ 一 问题(P。)的最优解。定理1的证明过程可看出,问题 (P )的最优解可通过求解问题(EP)的最优解获得。 一 一 <一 <一 一 ^但问题(EP)的约束中存在非线性约束yizj=yiz ,i, j=x,2,…,p。显然,若舍弃问题(EP)约束中的非线性 可证其余有关y'zj的线性不等式。 扩 上述引理表明,通过求解以下线性规划问题可 . 约束,则得到问题(p )的线性松弛模型。 文献【15]通过取消问题(EP)直接去掉该模型中 的非线性约束得到以下线性松弛模型: p ar—i—n∑( + 麓) (尸2(z, )) 壶矿一≤ 壶,%S 0', 1 I1I … ()(()6 zd≤暑『. 名‘ J 本文将非线性约束进一步进行线性松弛,得到 问题(P,)的线性松弛问题。与问题比较,针对同一可 行域,在理论上,本文能得到比问题(P )更优的下 界,因此求解原问题的迭代次数及运行所需时间将 会降低。由于邶is yi<u/a i,l/B i Zis 1/a i且 0,Vi=l,2,…,P,故可构造关于 ,Vi,j=l,2,…, P的线性不等式。现考虑如下两个集合 ,Bf: B。:={(【I tij,Y , )iII 1= 。 , 1 2 /岛≤ Y u/1/aiaj J,} Br: (tij,Y。, ) f/ y U/Oti 根据以上定义,以下关系成立: 弓f理1:V( , , ),i,j=l,2,…,P,关系B。C_B 成立。 得到问题(P。)的下界。 p 勿 miⅡ∑( !『f懈) s.t. + =1, A矿一% O, l,2 .,p 啦 鹏 1,,1 LRP(I) 盏 一,, 啦 瘩一扩+k 1 ̄溶u 一 一 u O, l i 瓦l弓:一囊去 j=1 2 P (7) 本文利用分支定界法通过求解一系列线性规划 问题(7)而得到问题(P,)的最优解,具体算法描述如 下。 2算法及算法收敛性 由a ,p ,yi,zi的定义知,若对超矩形B。_【l,u] 及其子区域B C_B。进行剖分,则对应的yi,Zi范围 也不断缩小。基于此,本文的分支规则是在 中不 断剖分B=[1,11]其子区域B B。,通过求解问题 (LEP),逐步改进问题(EP)的上界及下界,直至找到 给定误差范围内亏.的最优解。 在迭代过程中,设B {X∈ 1.xi<xi<Xi ̄i=l, 2,…,n}为包含最优解的超矩形,按照下列二分规 则,B 将被分为B强,B2k+‘两个子区域: Stepl:定义 io∈arg max{xi一 i)fj=I,2,…,I1}。 Step2:定义 。= (鲍。+ 。) Step3:则 B ={x ̄R"lx xi<Xi i≠io, xi V io},B 。= {x∈R i≤xi≤Xi,i≠1‘0,V xi0s Xi0}。 1 3 彩设问题(EP)的当前最优解为x y z小i。∈ argmin{f(x )lik=l,2,…,p}。若在算法第k次迭代过 程中,在超矩形Bk中,问题(LEP)的最优目标函数 值大于问题(EP)的当前最优解,则Bk中不含问题 (EP)的最优解,因而该区域可从原始区域中去掉。 算法的具体描述如下: StepI:令k=l,Bk-={[1k,u 】}={[1,u]},L—OO,U: +oo。 Step2:在超矩形Bj∈B 中求解问题LRP(P, uj)。若问题LRP(p,uJ)可行,则求解最优解Lk及 xil‘=y zIk,令Uk=min{f(x ),ik=l,…,P}, =Lk, U=U 。若问题LRP(p, 不可行,算法终止。 Step3:设定误差的值乏。 Step4:当U-- ̄ >毛时,转Step5;否则算法结 束,找到误差范嗣内的最优解。 Step5:在超矩形 ∈B 中求解问题LRP(1i, uj),去掉问题LRP( , )的目标函数值大于Uk对应 的超矩形Bj。 Step6:选取超矩形Bj0,j。∈{j。{ ∈Bk,Uo=, }。 Step7:将超矩形 。按照前述对分剖分规则剖 分为两个超矩形B ,B2㈨日.Bk-=(Bk ̄{Bi。})u{B弧} U{B }。 Step8:求解问题LRP(p,uJ),j=2k,2k+l。若问题 LRP(1j,u0不可行,则去掉区域BJ;否则计算Lk,u , L2k十 ,u 及x k/zik,k=argmin{fx ),ik=l,…,P}。 Step9:若 ≤rain{ ,L2k} },令 =rain{ , L n }。若U>min{L ,L },令U={Lk,L }。 Stepl0:令k=k+l,转Step4。 下面定理给出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定理2:上述算法能在有限迭代次数内找到亏. 近似最优解。 证明:算法收敛到全局问题的最优解的充要条 件是界运算一致及界选取有改善【l61。界运算一致即 每一迭代过程中可进一步剖分任一最优解可能存在 区域,日 任一可无限被剖分满芷: l m^ ( 一£ ):0 (、 8) —卜 oo 其中,u,C 分别为求解问题的上界及第k次迭 代时的最优下界。 F}1于本算法采用的是具有收敛的对分剖分规 一1 4一 则,因此式(8)成立,亦即算法的界运算具有一致性。 界选取有改善是指在有限次剖分后,选择出至 少一个下界在其上达到的超矩形,并将该超矩形作 为下一迭代中进一步剖分的超矩形。根据以上算法 可知,下一迭代中要剖分的矩形恰好满足问题在该 超矩形上的最优目标函数值为当前问题的最优下 界,因此,本文的算法的界选取是有改善的。 综上,本文算法满足界运算一致,并日_界选取有 改善,因此本算法是全局收敛的。 3数值实验 定义超矩形的Ok,ul(】‘‘长度”6( ,ul(]):--max{u i~ 1kili=l,2,…,n},其反应了变量在不同维度可变化的 区域的最大范围。数值实验中,设定n=l,乏=0.05, 11 ,d。均是随机产生的并且服从同一分布,日-一5-<11 dij<-5,i=l,2,…,p;j=l,2,3。巩(i=l,2,…,P)为 【0,50]之间随机产生的实数,bi=50,i=l,2,…,P。数 值实验通过在不同“长度”的超矩形中求解问题(6) 及问题(7),比较其所得到的下界。此外,在同一可行 域中,通过求解问题(6)及问题(7)求得全局王.近 似最优解,比较两问题各自所需的平均(最小,最大) 迭代次数,平均(最小,最大)CPU时问。平均(最小, 最大)分支次数。本文的算法采用MATLAB20l2b 编程,所有算法均在iMac 4 CPU,3.2GHz,8GB内存 计算机上运行。 例1:(Fall等 j) -. X1十2 2+2 4xl一3x2+4 删n -4-—-2xl+—x2+3 s.t・Xl+X2 1.5 (9) 1 2 0≤zl 1,0 X2 1 以下是利用两种不同模型(模 (P )及模刭 (LRP))求解例l的数值实验结果。 图一用不同模型求解例1时的迭代次数与上 (下)界的关系,§=O.O5 图一表明:利用模型(L1 )求解例1所需的迭 小,最大)迭代次数,平均(最小,最大)ceu时间,平 均(最小,最大)分支次数,其具体结果分别如图四、 代次数(5次)明显小于模型(P2)所需迭代次数(65 次)。为探究两种模型在不同“长度”的超矩形中求 解同一问题最优目标函数值的关系,针对p=5,n=3 的分式规划问题,所得结果如图二所示。 图二当p=5。n=3时。模型LRP及模型P2在两种不同 “长度”的超矩形中的目标值 图二表明:(1)不同“长度”的超矩形中,模型 (LRP)所得的目标函数值均大于模型(P )的目标函 数值,即针对同一分数规划问题,利用模型(LRP)所 得该问题的下界优于模型(P:)所求得的下界;(2)超 矩形的“长度”越大,两种模型所求得问题的下界越 劣;(3)超矩形的“长度”越大,模型(LRP)所得问题 的下界与模型(P )所求得的下界的差越大。 图三不同P下,模型模型LRP及模型P 的平均(最 大。最小)CPU时间 图三给出在不同分数数目的条件下,针对同一 分数数目,利用两种不同模型求解20个随机产生 的分式规划问题,比较两问题各自所需的平均(最 图五所示。 图四不同P下,模型LRP及模型P 的平均(最大, 最小)迭代次数 图同P下,模型LRP及模型P 的平均(最大, 最小)分支数 图五表明:与模型(P2)相比,利用模型(u )求 解问题(2.3)时,迭代过程中的平均分支数只有前者 的0.34%。通常情况下,分支数越少,所需的CPU时 问越短,且图三也印证该结论(后者平均CPU时间 只有前者的12%。图三、图五均表明:本文算法在平 均(最大,最小)CPU时间、迭代次数及分支数目上 都较文献[15】中的算法有巨大改进。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引入变量,将分式规划问题等价地转 换为目标函数为线性,约束为一组线性及非线性不 等式(等式)。通过将约束中的非线性不等式进行线 1 5 性松弛,得到原问题的强化松弛模型,同时给出了算 法的收敛性。通过不断剖分原始空间(n维),并改善 和问题的全局优化方法[J】.应用数学,2010,23(03):582—588. 【8】任舒萍,高岳林,玛小华.线性分式和规划问题的伞局 优化算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3, (03):259—263. 原问题的上界及下屑,直至找到原问题的E.近似 最优解。数值实验表明,与文献[151中的算法相比, 本文算法的平均分支数目只有前者的0.34%,平均 CPU时问只有前者的12%。 【9】陈艳霞,任舒萍.一类线性分式规划问题的分支定界 算法【J】.科技广场,2013,(01):21—25. [1 0]Kuno T.A branch—and・bound algorithm for maximizing the sum of several linear ratios【J】.Journal of Global Optimiza— tion,2002,22(1—4):155.174. 本文数值实验中,F}1于计算机内存原因,能测试 的最大的分式数目为80(即p=80),但模型(LRP)中 变量数为np +pn+p,因此,当分式规划问题规模变 【1 1】Majhi,J.et al,Minimizing support structures and 大时(p增大),变量数也显著增大,求解时问也会增 加。囚而探究缩减约束矩阵规模技术以求解更大规 模分式规划问题并进行数值实验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Matsui,T—NP—hardness of linear multiplicative pro— gramming and related problems【J1.Journal of Global Optimiza— tion,l996,9(02):l】3 119. 【2]Zhang D,Adelman D.An approximate dynamic pro— gramming approach to network revenue management with CUS tomerchoice【JJ.Transportation Science,2009,43(03):381—394. 【3]Konno H,Inori M.Bond portfolio optimization by bilin— ear fractional programming【J】.Journal of the Operations Re— search Society ofJapan,1989,32(02):143—158. 【4]Choi J C,Bricker D L.Effectiveness of a geometric pro— gramming algorithm for optimization of machining economics models【J】.Computers&operations research,l 996,23(1 0): 957—961. 【5]Colantoni C S,Manes R P,Whinston A.Programming, profit rates and pricing decisions[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69,44(03):467—481. 【6]申培萍,赵小科.线性分式规划问题的多项式时『甘】近 似算法[JJ.应用数学,2013,26(02):355 359. 【7】裴永刚,顾敏娜,申培萍.求解非凸区域卜凸函数比式 1 6一 trapped area in wto—dimensional layered manufacturing[J[.Com— putational Geometry,l999,2(03):241—267. 【l 2]Kim,J.-S.and K.一S.Hong.A recursive camera resec— tioning technique for off-line video—based augmented reality…. Pattem recognition letters,2007,28(07)842-853 【1 3]Daniels K.The restrict/evaluate/subdivide paradigm ofr translational containment【C1.Fifth MSI Stony Brook Workshop on Computational Geometyr.1 995. [1 4]Dubrofsky E.Holography estimation[D[.Vancouver:U— 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2009. [15[Carlsson J,G,Shi J.A linear relaxation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sum-of-linear-ratios problem with lower dimension [J】.Operations Research Letters,2013,4l(04):381—389. 【1 6]Horst R.,Tuy H.Global optimization:Deterministic印一 proaehes[M].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201 3. [17]Falk J E,Palocsay S W.Image space analysis ofgener— alized fractional programs[JJ.Journal of Global Optimization, 1994,4(01):63 88. 作者简介 胡勇文(1984~),男,博上,丰要研究方向:I 业1 程、系 统优化理论、算法及其应用; 陈闽华(1976~),男,博l上,丰要研究疗向:f:业l 程、系 统呵靠性、先进制造技术(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