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负及其降低途径分析(2)
2007-11-13 来源:中国会计网 作者: | 中国会计网-中国会计行业门户 | 会计论坛
1.税收筹划的概念税收筹划就其目的和结果而言,常被称为节税(TaxSay-ings)。对于税收筹划,一般国家都采取认可或接受的态度,如荷兰议会和就承认:纳税人有采用“可接受的方法”,用正常的途径来“节税”的自由,其特征是用合法的策略减少纳税义务。这些表述说明,税收筹划是对税收的积极利用,符合税法精神。从更深一层理解,税收的经济职能还必须依赖于税收筹划才能得以实现。税收筹划的例子在实践中也随处可见,如甲级卷烟原消费税税率为45%,后调高至50%,有家企业便迅速调整生产结构,减少甲级烟生产量而增加丙级烟生产量,结果减轻了总体税负,增加了经济效益,这就是一个成功的税收筹划案例。又如,国家为了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制定了不少税收优惠,有的老企业根据这项引导,淘汰落后产业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这无疑也是税收筹划。
2.税收筹划的特征
(1)合法性税收筹划完全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作出的决定,是以遵守国家法律为前提,通过对税收法规及其他经济制度的可选择性条款的充分应用,以及对投资、生产经营方案的纳税负担全面比较所作出的决策。
(2)筹划性税收筹划是应纳税义务人在从事投资、经营活动之前把税收作为影响最终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进行投资、经营决策,以期获得最大的税后利润。它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就对自己的纳税方式、规模作出了安排,一旦作出决策,就严格遵守税法,照章纳税。税收筹划不同于纳税义务发生之后才想办法规避纳税义务的偷税、逃税行为。在经济活动中,税法及相关经济法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为应纳税义务人通常可根据将要发生的应税事实估算出其将要承担的应税义务。而且纳税人的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企业交易行为发生之后才缴纳、营业税;收益实现或分配之后才缴纳所得税;财产取得之后,才缴纳财产税,如此等等,客观上为应纳税义务人进行事先筹划提供了能。
(3)综合性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只盯着个别税种税负的高低而应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此外,税收支付的减少不等于资本总体收益的增加,如果有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企业要选择使自身价值最大化或税后利润最大化的方案,而不一定是税负最轻的方案。一般地,在税负最轻时,企业税后利润能达到最大;但情况并不总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要从全局角度、以整体观念来看待不同方案,而不是把注意力仅局限于税收负担大小上,否则会误导经济行为或造成投资失误。
(4)整体性税收筹划不仅仅着眼于税法上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总体的管理决策。纳税义务人进行税收筹划时,除了要通晓税法,必然旁及到与管理决策相关的其他法规。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着眼于企业总体的管理决策的、以税制作为主要参数的企业理财行为。
(5)目的胜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低税负。低度税负就意味着低税收成本,低税收成本意味着高资本回报率;二是滞延纳税(不是指不按税法规定期限缴纳税款行为)。纳税期的推后,也许可以减轻税收负担(如避免高边际税率),也许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如减少利息支出)。不管是哪一种,其结果都是税收支付的节约。
(6)普遍性税收筹划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税收制度不可能完全一致,倾斜为纳税义务人进行税收筹划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世界上很多大公司都拥有自己的高级税务专家,专门研究税收筹划。社会中介组织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税务代理机构也在从事税收筹划工作。
3.税收筹划的作用税收筹划作为一种减少税收负担、节约税收支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有效方法,自然成为纳税人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人WTO后,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税收筹划的重要作用。
第一,税收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投资前进行细致合理的税收筹划,有利于企业正确进行投资决策,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实现良性循环。
第二,税收筹划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收益,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增加收益的方式有两种:提高效益和减轻税负。前者在一定的情况下,虽有所为,但潜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企业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充分利用税收优惠,可以在投资一定的情况下,减轻税负,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尤其是两个企业的成本结构和经营管理条件差不多时,通过税收筹划能够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第三,企业通过实施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使其经营活动当期享受盈亏互抵优惠,在纳税期间减少纳税额,使企业在资金调度上更具有灵活性。
第四,正确的税收筹划可对企业的经济行为加以规范,使整个企业投资行为合理、合法,财务活动健康有序,从而规范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