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腹股沟疝中的效果研究

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腹股沟疝中的效果研究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162《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19 年 第 17 卷 第 23 期 ·检测与诊断·

血小板、淋巴细胞的平衡状态、炎症反应状态及凝血功能状态。相关的文献指出,川崎病患儿的NLR、PLR均高于健康儿童,这两项指标是诊断川崎病的有效指标。为了进一步探讨NLR和PLR在诊断川崎病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川崎病患儿和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儿童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研讨组患儿的PLR为(100.61±58.24),其NLR为(3.29±3.01);参照组儿童的PLR为(76.85±22.47),其NLR为(0.73±0.51);研讨组患儿的NLR、PLR均高于参照组儿童,P<0.05。

综上所述,NLR和PLR在诊断川崎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分析川崎病患儿的NLR和PLR可为诊断其病情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何朝滨,林小军.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

值与TACE治疗肝癌患儿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肿瘤临床,2017,44(6):283-288.

[2] 许剑云,许福祥,朱一川,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

值动态监测对细菌性脓毒症患儿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国综合临床,2017,33(2):130-133.

[3] 袁迎第,孙军,飞,等.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

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于川崎病IVIG敏感性的预测价值[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7,19(4):410-413.

[4] 罗秋红,周开宇,华益民.川崎病休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12(4):471-474.

[5] Vinholt P J, Hvas A M, Frederiksen H, et al. Platelet count is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ncer and mortality: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 Thrombosis research, 2016, 148: 136-142.

[6] Jun H O, Yu J J, Kang S Y, et al. Diagnostic characteristics

of supplemental laboratory criteria for 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 in children with 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J]. Kor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5, 58(10): 369-373.

对两组儿童均进行血常规检查。方法是:采集受检者的空腹静脉血2 ml,然后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其中性粒细胞(N)计数、血小板(PLT)计数和淋巴细胞(L)计数。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儿童的N计数、PLT计数和L计数,计算其PLR和NLR。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研讨组患儿的PLR为(100.61±58.24),其NLR为(3.29±3.01)。参照组儿童的PLR为(76.85±22.47),其NLR为(0.73±0.51)。研讨组患儿的NLR、PLR均高于参照组儿童,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NLR、PLR的对比(

组别参照组研讨组t值P值

例数8080

PLR

76.85±22.47100.61±58.2411.278<0.05

x±s)

NLR0.73±0.513.29±3.0112.023<0.05

3 讨论

川崎病患儿会出现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此病患儿体内的炎症反应若长时间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从而可严重影响其预后。在急性发热期,川崎病患儿体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数量会急剧升高,从而可导致其出现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髓过氧化物酶水平的增高[4]。及时对川崎病患儿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6]。NLR和PLR均属于炎症指标。NLR可反映出炎症反应与免疫调节的平衡关系。PLR可反映出

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腹股沟疝中的效果研究

宋素娥

(涟水县中医院B超室,江苏 涟水 223400)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涟水县中医院接诊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60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然后,根据这些患者的检查结果,对其进行手术治疗。以对这些患者进行手术探查的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观察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情况。结果:对这60例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其中有59例腹股沟疝患者,其病情的检出率为98.33%;其中有1例患者的病情被漏诊,其病情的漏诊率为1.67%。在这59例病情被诊断为腹股沟疝的患者中,有54例斜疝患者,4例股疝患者,1例直疝患者;其中疝的内容物为大网膜的患者有36例,为肠管的患者有21例,为肠管和卵巢的患者有2例。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病情的检出率较高。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腹股沟疝;类型;内容物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19)23-0162-03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腹部疾病。此病是指患者腹腔内的脏器经腹股沟区的缺损处向体表突出[1]。腹股沟疝可分为直疝、斜疝、股疝及复合疝。在此病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但股疝患者多为女性。在腹股沟疝患者中,斜疝患者约占95%。大部分腹股沟疝患者的发病位置为右侧腹股沟。目前,临床上对腹股沟疝患者常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有效的方法对腹股沟疝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是为其选择手术方法的前提[2]。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涟水县中医院接诊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60例患者中,有男48例,女12例;其年龄为4个月~72岁,平均年龄为(42.32±10.25)岁;其中有55例斜疝患者,4例股疝患者,1例直疝患者;其中疝的内容物为大网膜的患者有37例,为肠管的患者有21例,为肠管和卵巢的患者有2例。1.2 方法

作者简介:宋素娥(1973—),女,江苏淮安人,汉族,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腹股沟疝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19 年 第 17 卷 第 23 期 ·检测与诊断·

163

对这60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为:应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检查,让其取平卧位,充分暴露其腹股沟区。指导患者深吸气后闭气。采用探头对患者的腹股沟区进行扫描。在此基础上,若患者为男性,对其阴囊处进行扫描,然后让其取站立位,对其腹股沟区及阴囊处进行重复扫描。2 结果

对这60例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其中有59例腹股沟疝患者,其病情的检出率为98.33%;其中有1例患者的病情被漏诊,其病情的漏诊率为1.67%。在这59例病情被诊断为腹股沟疝的患者中,有54例斜疝患者,4例股疝患者,1例直疝患者。1例患者病情被漏诊的主要原因是其病情为斜疝合并隐睾,对其进行超声检查时仅看到了隐睾,其斜疝已收纳回腹腔。在这59例病情被诊断为腹股沟疝的患者中,疝的内容物为大网膜的患者有36例,为肠管的患者有21例,为肠管和卵巢的患者有2例。若患者疝的内容物为大网膜,其患处的超声图像显示为实性包块回声,且回声高低不均(如图1)。若患者疝的内容物为肠管,其患处的超声图像显示为明显的肠壁结构,肠腔内可见无回声区及杂乱的回声光点,对其患区进行加压后,其肠管的形态发生改变,且可见肠壁上有星点状彩色血流信号(如图2)。

图1 疝的内容物为大网膜时的超声图像

图2 疝的内容物为肠管时的超声图像3 讨论

腹股沟疝患者多为儿童和年轻男性[3]。腹股沟疝分为直疝、斜疝、股疝及复合疝。直疝是指疝囊从腹壁下的动

脉内侧向腹股沟三角区方向突出的腹股沟疝。直疝患者的腹腔器官一般不会进入疝的内环及阴囊。直疝患者多为老年男性。股疝是指疝囊经过股环及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腹股沟疝。股疝患者多为中老年女性。股疝患者易发生疝嵌顿及绞窄性疝。目前,临床上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手术前,需明确其腹股沟疝的类型,以便医生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尽快找到疝口。腹股沟疝的组成包括疝囊、疝环、疝的内容物及疝外被盖。疝环是指腹壁缺损处。疝囊是指腹膜壁层经过疝环向腹壁外突出形成的囊袋。疝环连接腹膜的地方为疝囊颈,其他部分通称为疝囊。患者疝的内容物与疝的位置密切相关,与其腹腔脏器的活动也有关。临床上常见疝的内容物是小肠或大网膜。小肠或大网膜经腹股沟区的缺损处向体表突出主要是由于其活动度较大所致。疝外被盖是指疝囊外侧的各层组织,根据其位置及解剖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筋膜、肌肉、皮下组织及皮肤。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超声图像能够显示其疝的具体位置及内容物[4]。根据腹股沟疝的还纳性及病理性质,可将其分成易复性疝、难复性疝、绞窄性及嵌顿性疝。易复性疝是指疝的内容物可还纳回腹腔的腹股沟疝。此类型的腹股沟疝患者疝块的大小会随着其体位的变化及腹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此类型的腹股沟疝患者的病情易被检出。对此类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可观察到其疝的内容物出现明显的滑动。难复性疝是指疝囊与疝的内容物粘连,或疝的内容物脱出的时间较长难以复位。嵌顿性疝是指疝块可随着患者腹内压的增高而增大。嵌顿性疝患者的患处会出现明显的疼痛,且无法将疝块推送入其腹腔。嵌顿性疝患者的病情若严重,可发生绞窄性疝。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属于腹股沟疝病理过程的两个阶段。嵌顿性疝患者与绞窄性疝患者的病情较难区分。但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诊断出其病情是嵌顿性疝或绞窄性疝。嵌顿性疝患者或绞窄性疝患者的疝块会骤然变大,且患处疼痛明显,疝的内容物周围常流出液体,导致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无法探及疝的内容物或观察到疝内容物的超声图像仅有少量的血流信号[5]。不同类型的腹股沟疝患者的超声图像均不同,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将不同类型腹股沟疝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进行总结如下:1)在超声图像上疝囊的形状主要包括:⑴斜疝的疝囊多为椭圆形或梨形,上部呈蒂状。⑵直疝多为半球形,基底比较宽。⑶股疝多呈半球形,基底较窄。2)在超声图像上疝囊的走向主要包括:⑴斜疝与腹股沟管的走向相同,都是从外上向内下斜行。⑵直疝多由上向下。⑶股疝由上向下垂直或呈“U”形环绕腹股沟韧带。3)在超声图像上疝囊与腹股沟韧带的位置关系:⑴斜疝患者的疝囊在腹股沟韧带的上方,与腹股沟韧带的走向基本平行。⑵直疝患者的疝囊在腹股沟韧带的内上方,与腹股沟韧带呈“V”形。⑶股疝患者疝囊的颈部在腹股沟韧带的后方,疝囊呈“U”形环绕腹股沟韧带。4)在超声图像上疝囊与阴囊的位置关系:⑴斜疝患者的疝囊在阴囊的外上方,有时会进入阴囊。⑵直疝患者的疝囊在阴囊的上方,不会进入阴囊。⑶股疝患者的疝囊在阴囊的外侧,不会进入阴囊。5)在超声图像上疝囊与精索的位置关系:⑴斜疝患者的疝囊在精索的前方。⑵直疝患者的精索在疝囊的外侧。⑶股疝患者的精索在疝囊的内上方。6)在超声图像上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位置关系:⑴腹壁下动脉在斜疝患者疝囊颈的外侧。⑵直疝患者的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的内侧。⑶股疝患者的疝囊

1《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19 年 第 17 卷 第 23 期 ·检测与诊断·

参考文献

[1] 文静,谢冕,邓田,等.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腹

股沟疝修补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科学咨询,2018,(23):68-69.[2] 蒋露露,邓文娟,施琼,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用于老年

脊柱畸形患者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8,20(4):582-584.

[3] 肖苏军.超声引导下腹横平面TAP阻滞联合局麻与椎管内麻醉用

于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2):99-100.

[4] 颜振艺,莫坚,曹殿青,等.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

腹横肌平面及生殖股神经联合阻滞对疝气修补术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J].吉林医学,2019,40(1):59-61.

[5] 曹建方,方芳,王文娟,等.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股沟

疝修补术后镇痛所需罗哌卡因半数有效剂量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8,47(36):49-4651.

[6] 吴雷.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高龄老年患者无

张力疝手术的应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6):944-946.

颈在腹壁下动脉的内下方。需要注意的是,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其超声图像与对肿大的淋巴结、鞘膜积液、隐睾、腹壁脂肪瘤等疾病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其超声图像的区别为:1)肿大淋巴结患者的超声图像可见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节,结节的边界清晰,具有完整的包膜。中心髓质区可见窄条状强回声。2)鞘膜积液患者的超声图像可见液体产生的无回声区,且与腹股沟疝所致阴囊肿大患者的超声图像不同。3)隐睾患者的超声图像可见椭圆形的无回声区,且一侧阴囊区空虚。4)腹壁脂肪瘤患者的超声图像可见扁圆形低回声,部分区域呈不均匀的高回声,无可见疝囊颈[6]。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腹股沟疝患者的病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病情的检出率较高。

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上肢神经损伤的效果分析

陈育锋

(徐州仁慈医院影像科,江苏 徐州 221004)

[摘要]目的:探讨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上肢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68例上

肢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将手术中探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比较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这些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结果: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对这些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于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P<0.05。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对这些患者的上肢神经完全断裂、上肢神经部分断裂、上肢神经陈旧性断裂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均高于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其上述病症进行诊断的准确率,P<0.05。结论: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上肢神经损伤的准确率较高。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上肢神经损伤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19)23-01-02

临床上常根据上肢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结果对其病情进行诊断[1-3]。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结果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临床上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诊断上肢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4]。近年来,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被广泛地应用于诊断上肢神经损伤中。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上肢神经损伤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上肢神经损伤患者。其中,有男性40例,女性28例;其年龄为13~60岁,平均年龄为(36.±3.39)岁;其中,上肢神经受损的原因为被锐器割伤的患者有44例,为被钝器挫伤的患者有24例;其中,正中神经受损的患者有28例,尺神经受损的患者有17例,桡神经受损的患者有23例;其中,上臂神经受损的患者有36例,前臂神经受损的患者有32例。1.2 检查方法

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进行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的方法是:采用菲利普HD11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的患侧上肢进行扫描。使用的探头为线阵探头,该探头的工作频率为5~14 MHz。根据患者上肢神经的解剖结构及走向确定体表的投影,在该处涂抹耦合剂。将高频超声探头沿着纵轴的方向对患者患侧上肢的神经干进行平扫,然后顺着神经干的走向反复地移动探头,以明确其肌腱、肌肉、韧带的情况,充分地探查其神经。在扫描期间,观察患者患侧上肢神经的管径、内部的回声情况、连续性及周围是否出现异物、骨折的断面、瘢痕组织,并与其健侧上肢的神经进行比较。

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这些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

方法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确保室内的温度为21~26℃。根据《临床实用神经肌电图诊疗技术》中的相关方法检查患者患侧上肢的三头肌、肱桡肌、食指固有伸肌、桡侧腕伸肌、三角肌的复合肌动作电位、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计算其患侧上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观察其患侧上肢神经末端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情况[5]。1.3 观察指标

与手术中探查的结果相比,观察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这些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对这些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于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P<0.05。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对这些患者的上肢神经完全断裂、上肢神经部分断裂、上肢神经陈旧性断裂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均高于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其上述病症进行诊断的准确率,P<0.05。详情见表1。

表1 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与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这些

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结果的比较

检查方法

上肢神经完全断裂上肢神经部分断裂上肢神经陈旧性断裂共计

手术中探查(n)29182168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n(%)]27(93.10)16(88.)21(100)(94.12)

神经电生理检查[n(%)]21(72.41)10(55.56)13(61.90)44(.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