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坛 ● 影响《标准》测试数据真实性的因素 及破解策略 口 吴斌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测试数 信度又叫可靠性,是指测验的可信程度。它主要表现测 据已经成为我国衡量当前青少年学生体质状况的主要依据, 验结果的一贯性、一致性、再现性和稳定性。对于《标准》 所以,测试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对青少年体质状况的评价 测试而言,就是我们的测试数据与学生体质真实水平之间的 结果。从统计学的角度看,真实性就是要确保测试的信度和 一致程度。一致性越高,则信度越高,测试获得的数据就越 效度,只有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试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 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但是,在实际的《标准》测试中往 的体质状况, 《标准》测试才有存在的真正价值。而如何确 往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所以,排除这些影响或者干扰是提 保《标准》测试的信度和效度,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 高《标准》测试数据真实性的基本路径。 方面: 1测试器材 一、排除系统影响,提高测试信度 测试器材是《标准》测试获得数据的直接工具,所以, 制定教学目标的有2篇。还有11篇看不出来。当然。这个 名称是直接分开的“时间”和“次数”两个分栏:有l篇名 统计数字仅代表我的个人理解.但是不难看出。在体育课时 称是分开的“次数组数”和“运动负荷”两个分栏,下面无 计划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大家认识到。一节课根据其教学内 分栏。可见,在课时计划中对于运动负荷该如何进行描述在 容,不一定都能体现出课程标准中的5个学习领域.也就是 本次活动中的20篇课时计划中也是存在问题的。还有个别 说,我们很难选到能够达成5个学习目标的教学内容。就是 课时计划将运动负荷的一些分栏空着没填不知道是为什么。 那2篇按照课程标准5个学习领域来制定教学目标的课时计 通常,我们评价一节体育课的锻炼身体的效果.体育课 划也是列出了本节课所侧重的学习领域目标。所以。课时计 的密度这个课堂活动指标非常重要。体育课的密度有很多 划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不能够生搬硬套是3个领域还是5各领 种.我们通常用的比较多的能够反映运动负荷的是全课练习 域,本节课需要解决什么,达成什么才是教学目标制定的依 密度(运动密度)。准确计算课的练习密度就要安排好练习 据,这样才能够让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更具体,更有操作 时间,所以时间是运动负荷的一个重要指标。需要注意的 性。遗憾的是,本次活动的有些课时计划在教学目标的制定 是,运动负荷下的时间是学生做练习的时间,而不是安排一 上还是过于笼统和形式化,语言的表述方法还存在问题。个 个教学活动的时间,在某一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还有休息,听 别有副教材内容的课时计划在教学目标中看不出所安排的副 教师讲解、相互帮助、相互讨论等没有进行练习的时间。从 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本次活动中的课时计划中我们看到对于这个问题有些教师还 四、体育课时计划的运动负荷问题 是认识不够的,往往是很多运动负荷下的时间与教学各个活 运动负荷的制定是体育课的一个突出特点。每一位体育 动的安排时间一致,那么这样加起来算出的课的练习密度就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一节体育课运 是100%了,显然是不对的。对于运动负荷中的“次数”, 动负荷制定的合理不合理往往影响着这节课的成败。本次活 每项教学内容练多少次能达到最佳练习效果。要根据教学内 动的课时计划中有运动负荷指标栏的有l7篇,没有运动负 容和教学组织情况来合理制定,有时还要考虑学情:对于运 荷指标栏的有3篇。在运动负荷指标栏的名称上,有8篇用 动负荷中的“强度”。学生在进行某项教学内容时强度是大 的是“运动负荷”,然后再分为“次数、时间、强度”等分 还是小,也是和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以及学情有关的。当 栏,其中3篇有2个分栏,5篇有2个分栏;有1篇名称是 然,这些与教师的教学经验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经验性的 “练习分量”下分“次数、时间、强度”3个分栏;有1篇 东西最好能够量化出来,这样就显得更具有科学性。 名称是“次数时间”,下面无分栏;有3篇是“次数”.下面 无分栏;有1篇是“时间及运动负荷”,下面无分栏:有1 (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 篇名称是直接分开的“强度”和“时间”两个分栏:有1篇 TiYu Shi YOU 2011.5 49 ● 教师论坛 《<标准>说明》指出:选测项目每年由地(市)级教育 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在测试前两个月确定并公布。选测项目 原则上每年不得重复。这意味着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标准》 测试中每一年的选测类项目都是不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有 测试器材是否工作正常,是否符合测试标准都直接影响测试 结果。例如:笔者曾在测试结束后发现某班学生的肺活量普 遍都在2000ml以下,这个数据明显低于同年级其它班级. 后来确认测试仪器故障,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那么测试所得 数据就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测试也就失去了意义。 《标准》测试器材要经常维护和检查,确保正常工作。另外, 配置的测试器材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尤其是身高、体重、肺 活量等,有些学校购置的器材往往测量误差很大,这也同样 不能反映学生体质的真实指标。 2测试时间 些存在偏项或弱项学生的测试成绩极有可能在三年中出现较 大波动。例如,在选测第二类中如果选测引起向上(男)、 仰卧起坐(女),则许多男生的成绩都是不及格,而许多女 生的成绩都是良好以上,但是如果选测掷实心球则男生的成 绩有明显提升.女生的成绩则下降明显,并最终影响学生的 测试得分和综合评定等级。随着测试项目的变动有可能出现 高一及格、高二优秀、高三不及格这种巨大的反差.那么, 这种结果是否就是学生真实的体质反映呢?从宏观的角度. 即测试样本的总体而言。它能反应当前学生的体质状况。但 是,从微观的角度即学生个体而言,测试并没有客观反映学 生的体质状况,例如:某高一学生等级评定为“及格”,选 测项目是掷实心球和50米,而如果换成坐位体前屈和排球 垫球则那位学生可以得到优秀。所以,笔者认为首先在确定 选测项目时应该考虑充分发挥学生的专长。可以采取“官选 部分运动项目受气候和季节条件影响比较大,例如:50 米、800米、1000米等。一般低温天气情况下的测试成绩要 比普通温度下的测试成绩低,而《标准<实施办法>》规定: 上报数据的时间为每年9月1日一l2月31日。这意味着 《标准》测试的时间也在这个阶段,可见, 《标准》测试的 时间跨度比较大,在一些地区测试的气候条件会对测试结果 产生影响。所以,笔者认为,在这些地区应该合理安排测试 时间,尽量降低气候和季节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例如, 一些冬天比较冷的地区可以提前把一些容易受气温影响的项 目提前就测完 3测试态度 与生选”相结合的方式,即全体学生先根据上级教育部门 规定的选测内容进行测试,如果.学生自己对这一选测项目 的测试成绩不满意,那么,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一个选测项目 学生在体质测试中是否全力以赴,完全影响测试结果, 再次进行测试。例如,官方确定的项目为引体向上,但某些 学生认为自己成绩不理想,则可以启动自选项目.再次进行 测试.这样每个学生的测试成绩基本能体现自身的最佳状 况。但是, “最佳”并不能掩盖学生素质发展不均衡的事 例如,一个学生参加1000米测试,他期望自己能取得理想 的测试成绩,则该学生在测试时将会认真对待、全力以赴。 反之,学生则会消极应付.这样所取得的测试结果就不能真 实地反映学生的体质状况,所以.如何在测试中端正学生的 实,我们《标准》测试的目的除了监测学生的体质状况外, 还有就是改善学生的体质.所以.一线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 官选项目的“反拨效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锻炼中注重 对学生薄弱素质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这 测试态度是确保数据测试信度的内容之一。笔者认为首先应 当规范测试程序,即测试的组织实施应该规范。学生参与测 试就能感到一种严肃感,这样学生在参与时就会认真对待。 其次,充分发挥测试数据的调节作用。对于《标准》测试数 据《<标准>实施办法》对学生的测试成绩都有明确的规定, 例如:学生《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 三好学生、奖学金评选;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生和普通高 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 业处理等等,通过提高《标准》测试成绩的地位强化学生对 《标准》测试的重视程度。 二、优化项目组合。确保测试效度 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 样才真正地利于《标准》测试效度就提高,采集的数据也更 具说服力。 表一: 《国家学生体重健康标准》评价指标与分值(部分) l组别 测试项目 分值 备注 身高标准体重 10 必测 肺活量体重指数 20 必测 30 选测一项 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从《标准》测试的角度讲,效度就是 《标准》测试中选择的项目组合能否准确地反映学生的体质 状况。目前, 《标准》测试项目分为必测和选测。以高中为 例,必测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选测项目分三类(如 表一):第一类包括10o0米跑(男)、800米(女)、台阶试 验;第二类包括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女)、 引起向上(男)、握力体重指数;第三类包括5O米跑、立定 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可以看出, 初中、 1000米跑(男)、800米(女)、台 高中、 阶试验 大学各 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 年级 (女)、引起向上(男)、握力体重 20 选测一项 指数 50米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 运球20 选测一项 足球运球、排球垫球 、第二、第三类项目内部是异质的,选择不同的项目组合.反 映的是学生不同的体质指标,但是,最终的测试结果都是一 个分数和等级.这其实就没有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体质状况。 众所周知。随着国家、社会对学生体质状况的关注, 《标准》测试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标准》测试数 据的采集更是关系到对学生体质状况的整体评价,因此,一 体育师友2011.5 教IJ币论坛 ● 中学俸育教掌中应始终重视队列队形训练 口 汪国均 过去在我校无论是上体育课.还是两操及其他大型的集 会时高一年级的队列队形及组织纪律都要比高二、高三年级 1.3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 队列队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使儿童、青少年从小养成 的好(高一年级基本能做到快、静、齐),究其原因是因为高 一正确的站立、行走姿势。使他们的肌肉和骨骼得以正常协调 的发育,使全身的肌肉协同、对抗而完美地收缩和放松,保 持一定的紧张度.减少中小学学生中出现的驼背,鸡胸等脊 才经历过军训,其训练的要求学生还没有忘。为此我想在 我们平常的体育教学中。应该始终重视队列队形训练,每学 期都应安排专门的课时进行训练。这学期开学我就专门花了 两个课时进行了简单的队列训练,平时教学也更注重了队列 练习,现在看来效果比较明显,学生组织纪律好了.我的教 椎,胸廓结构变形的问题,形成良好的身体姿势。 2、常用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与分类 1、立正;2、稍息;3、整齐(向 常用 左、右、中看齐);4、报数;5、 学组织也要轻松多了。下面我就队列队形训练谈一点自己的 认识。 原地 动作 集合;6、解散;7、蹲下;8、坐 下:9、起立 转法 1、向左(右)转、2、向后转3、 1队列队形训练的重要性 队列队形训练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 队、民兵训练以及大型体操表演的重要内容.而且在平常的 集会时也要求队伍整齐。通过队列队形练习,能促进学生身 体的正常发育。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 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团结、紧张、严肃、活 泼”的优良作风;发展学生迅速、准确和协调一致完成动作 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运用队列队形练习.能合理地组织学 生活动,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完成教学任 务,提高教学质量。队列队形训练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 1.1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 在队列队形的练习中,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规定 的动作,并使自己的行动和集体协调一致。这就要求学生具 有集体的组织观念和较强的纪律性。严格要求的队列队形练 习,能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的精神。 1.2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 队 队列 半面向左(右)转 步法 1、齐步走2、正步走、3、跑步 行进间 及其 走4、便步走5、踏步走、6、移 变换 步7、立定 8、齐步与正步、 齐步与跑步互换 变 1、裂队走、并对走:2、分队 形 变换 队 走、合队走;3、一路纵队变多路 纵队及还原 3队列队形练习的教法与要求 3.1教学重点 队列动作是队列队形练习的重点,各人动作又是集体练 习的基础。在队列队形教学时,应突出教学的重点,把常用 的队列动作,行进间的各种步法,以及原地与行进间的转法 作为主要内容,严格要求,反复练习。例如: “立正”、 “稍息”的整体要求,行进间步法中的步幅、步速以及摆臂 要求等。 3.2口令及其下达 自从我校对广播体操、体育课集合时队列要求的强化练 习之后,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加强,课堂纪律明显好转, 学生精神面貌好了,学习状态更好了,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创 造良好的条件 些体育教师应该从提高《标准》测试的信度和效度人手,确 保测试数据的真实、有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 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 出版社.2003 (江苏省海门中学) TiYu Shi You 2011.5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