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对小 学生加以系统的创新意识的教育和影 响,使他们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 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 真正从维持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那 么,作为美术教师,应如何在美育领域 探求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呢?如何点燃学 生创新的火花呢? 一 实行开放式教学,增强学生创 新的自信心 新课程改革势如春风,吹来了关注 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发展的新理念。作为 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巨大 的创新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 得成功的。尤其对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 或某些方面发展有障碍,能力和水平相 对较低的学生,更应该多加关注、帮助 和信任。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 实行开放式教学,老师首先要启发学生 敢于创新的意识。其次,应当为学生的 尝试与探索 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教育环境,一 个包括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 育在内的和谐统一的教育环境。在这个 创新美术教学的 环境之中,尽量给他们留出自由支配、 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 展示自己独特的才华,探索适合自己发 展的方向和方式。 实行开放式教学,是增强学生创新 意识的前提。为此,我做了很多有益的 尝试。首先,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 上突出了选择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 地选择感兴趣的表现方式,都能突出自 己的闪光点。如在教学前,为了使学生 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 认识,我在课堂导入时直接切入遮挡现 象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自己最直观 的感受,我从中指导,启发学生感悟身 边的遮挡现象,布置作业,让学生摆出 自己熟悉的生活用品的遮挡现象,并在 学生摆放过程中提出难点和问题,让学 生探究。其次,在作业设计上,我启发 学生说出可以用几种形式表现平时熟悉 的水果,学生在开放的气氛中,争先恐 后地说出了很多种答案,例如可用绘 画、纸工、泥工等形式去表现。我准备 了三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感兴趣 的表现形式,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学 生在选择中有了兴趣,在选择中有了自 信,在选择中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 从学生画出的、剪贴出的、泥捏出的水 果组合中,我发现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与 创新火花。 二、鼓励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刨新 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 胆提出问题。一是鼓励学生向老师挑 战,敢于发表与老师不同的意见、观 点:二是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 和空间以及宽松的环境。孩子只能成长 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三是鼓励学生向 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权威的结论。为了 多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 互相提出问题,还不失时机地运用了讨 一次,而这种“成长”是谁也替代不了 的。“体验”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 需的,孩子只有在参与过程中自己深刻 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发展。苏霍 我尝试了小组式合作学习,组与组之间 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 论式、交互式、合作式、研究式、探索 式进行学习,从而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经 过质疑、争论,同学们认识到美术是人 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 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 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特征,也 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 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 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 活的热爱。鉴于此,我还经常采用“情 景教学”法,运用“造型游戏”的方式 让学生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以 便创作出富有自己个性的作品,并让学 生发布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 的评价,从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以刨新求发展.让学生体验成 功的欢乐 美术教学的目标应该是,让每个学 生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 他们愿意上学,乐意上学,想着上学; 让每个孩子时刻憧憬着幸福的明天,让 他们会学、乐学。学生今天的幸福和明 天的发展是统一的,我们应该坚持“以 参与求体验”和“以创新求发展”的做 法。 “以参与求体验”指的是,教师要 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 机会,要为学生的参与提供足够的时间 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 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 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 “以创新求发展”指的是,教育要 面向明天,今天的学生需要从小学会创 造,要具备创新意识,从小养成创新习 惯,这样将来才会有所创造,有所发 展。 课改为学生搭设了一个体验成功和 增强自信的舞台,使每一个孩子都有机 会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参与是每个孩子 的权力,因此要坚持一切活动都要面向 每一个孩子的理念,不要有“被冷落的 学生”。心理学家韦洛德指出:“游戏 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 泉。”可见,游戏是儿童的天堂。我针 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编排了形式 多样的游戏,如采摘果实、帮小动物找 家、找朋友等,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美 术的兴趣,满足了低年级学生爱玩、好 动的心理需要。 总之,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师生之 间、生生之间多种信息的传递,积极情 感的交流和情绪的体验,以及各种思维 的碰撞。因此,要利用课堂教学的机 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 他们的创作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荥阳市第二小学) 编辑/牛萌 E-mail:jdjx——loo@ ̄26.corn 91 快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