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制转换
P16-17
2. CPU常用引脚的功能及用法
3.8086系统的总线周期和时序
总线周期:8086CPU的总线周期至少包括 个时钟周期即 1、T2、T3和 T4 的总线周期至少包括4个时钟周期即 至少包括 个时钟周期即T 处在这些基本时钟周期中的总线状态称为T状态。 处在这些基本时钟周期中的总线状态称为 状态。 状态 一个总线周期完成一次数据传送,至少包含两个过程: 一个总线周期完成一次数据传送,至少包含两个过程: (1)传送地址 ) (2)传送数据 ) CPU在T1周期将要访问的存储器或 端口的地址送上总线 将要访问的存储器或I/O端口的 在 周期将要访问的存储器或 端口的地址送上总线 周期通过总线 通过总线传送数据 在T2~T4周期通过总线传送数据 即数据传送必须在T 即数据传送必须在 2~T4这3个周期内完成 个周期内完成 否则在T 过后CPU将开始下一个总线周期。
见图:P51-52
4.I/O偏码及寻址方法
I/O端口寻址:8086有直接端口寻址和间接端口寻址 端口寻址范围分别为 0-0FFH和0-FFFFH。
外部设备最多有65536个I/O端口。 端口地址由 0~A15译码形成 外设端口地址范围: 外设端口地址范围:0000H~FFFFH。
三种基本寻址方式:立即寻址方式、 寄存器寻址方式和存储器寻址方式
5.CPU与外设数据传输的常用方法及特点
常用方法:程序查询方式,中断控制方式,DMA(存储器直接存取控制)方式
(1)程序查询方式:CPU通过I/O指令询问指定外设当前的状态,如果外设准备就绪,则进行数据的输入或输出,否则CPU等待,循环查询。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只需要少量的硬件电路即可,缺点是由于CPU的速度远远高于外设,因此通常处于等待状态,工作效率很低
(2)中断控制方式:它不但为CPU省去了查询外设状态和等待外设就绪所花费的时间,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还满足了外设的实时要求。但需要为每个I/O设备分配一个中断请求号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此外还需要一个中断控制器(I/O接口芯片)管理I/O设备提出的中断请求
缺点是每传送一个字符都要进行中断,启动中断控制器,还要保留和恢复现场以便能继续原程序的执行,花费的工作量很大
(3)DMA(存储器直接存取控制)方式:DMA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它不是用软件而
是采用一个专门的控制器来控制内存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交流,无须CPU介入,大大提高CPU的工作效率。
6.中断条件,中断过程,中断向量表,中断入口,断点保护
中断向量: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中断向量地址:内存中存放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的地址
中断类型号×4=存放中断子程序首地址的存储区首地址=中断向量地址
7. 8259A的使用方法,初始化,8086的优先级
8259A是专门为了对8085A和8086/8088进行中断控制而设计的芯片,它是可以用程序控制的中断控制器。
单个的8259A能管理8级向量优先级中断。在不增加其他电路的情况下,最多可以级联成级的向量优级中断系统。8259A有多种工作方式,能用于各种系统。各种工作方式的设
定是在初始化时通过软件进行的。 在总线控制器的控制下,8259A芯片可以处于编程状态和操作状态,编程状态是CPU使用IN或OUT指令对8259A芯片进行初始化编程的状态。
8259A的中断优先方式:P262-263 8259A的初始化:P266
8,8253的使用方法 方式1:计数初值N写入CR后,由GATE触发,OUT输出 一个单脉冲 单脉冲宽度T=N × TCLK 不必每次都写初值。
方式2:计数初值N写入CR后,当GATE为高电平时, 输入端每输入N个时钟脉冲,在输出端出现一 个时钟脉冲 —— N分频计数器。 自动重装入初值。
方式3:计数初值N写入CR后,当GATE为高电平 时,OUT输出一系列方波(N分频计数器) 。N值为偶数 分频计数器 和奇数时,方波高低电平时间不同(差一个时钟周期) 。 自动重装入初值。
方式4:计数初值N写入CR后, 触发计数(此时GATE必 须为高电平),经N个时钟脉冲,输出端产生选通负脉 冲信号, 宽度= CLK
方式5:计数初值N写入CR后,硬触发(GATE一个正脉 冲)后,经N个时钟脉冲, 输出端产生选通负脉冲信号, 宽度= CLK 不必每次都写初值
9.8255的使用方法 P297-301工作方式
10.8251A的使用方法
11.存储器的分类,特点,典型芯片及参数
一、RAM(随机存取存储器) 二、ROM(只读存储器)
特点:
RAM:电脑开机时,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所有正在运行的数据和程序都会放置其中,并且随时可以对存放在里面的数据进行修改和存取。它的工作需要由持续的电力提供,一旦系统断电,存放在里面的所有数据和程序都会自动清空掉,并且再也无法恢复。
ROM:在元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其中的代码与数据将永久保存,并且不能够进行修改。一般应用于PC系统的程序码、主机板上的 BIOS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等。它的读取速度比RAM慢很多。
12.寻址方法,条件转移(常见操作对结果的影响)
寻址方式就是寻找操作数或操作数地址的方式。8086提供了与操作数有关和与I/O端口地址有关的两类寻址方式。与操作数有关的寻址方式有七种,分别是立即寻址,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相对寻址,基址加变址寻址,相对基址加变址寻址;与I/0端口有关的寻址方式有直接端口寻址和间接端口寻址方式。另外还有隐含寻址,即把要寻找的地址包含在操作码中。
1.立即数寻址方式 2.寄存器寻址:
1)存储器寻址方式
2)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3)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 4)基址变址寻址方式:
3.与I/0端口有关的寻址方式 1)直接端口寻址 2)间接端口寻址
3)隐含寻址立即数寻址方式 4)基址变址寻址方式: 5)相对基址变址寻址方式: 4.寄存器寻址
1)存储器寻址方式
2)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3)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 4)基址变址寻址方式: 5)相对基址变址寻址方式: 5.与I/0端口有关的寻址方式: 1)直接端口寻址 2)间接端口寻址 3)隐含寻址
转移指令包括:条件转移指令和无条件转移指令。
1、 简单条件转移指令。这类指令是根据单个标志的状态决定是否转移的 2、 无符号数条件转移指令
3、 有符号数条件转移指令
语句格式:[标号:] 操作符 短标号
功能:如果条件满足,那么 IP+位移量送还给 IP
13.DAC0832的典型参数 DI0~DI7:数据输入线,TLL 电平。 ILE:数据锁存允许控制信号输入线,高电平 有效。 CS:片选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 WR1:为输入寄存器的写选通信号。 XFER:数据传送控制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 效。 WR2:为 DAC 寄存器写选通输入线。 Iout1:电流输出线。当输入全为 1 时 Iout1 最大。 Iout2: 电流输出线。 其值与 Iout1 之和为一 常数。 Rfb:反馈信号输入线,芯片内部有反馈电阻. Vcc:电源输入线 (+5v~+15v) Vref:基准电压输入线 (-10v~+10v) AGND:模拟地,摸拟信号和基准电源的参考 地. DGND:数字地,两种地线在基准电源处共地比
书本P331-332
14.译码
15.指令的掌握
指令种类: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位运算指令、程序流程控制指令、串操作指令、处理器控制指令。
指令是指示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它由一串二进制数码组成。 一条指令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操作码+地址码。
操作码:指明该指令要完成的操作的类型或性质,如取数、做加法或输出数据等。 地址码:指明操作对象的内容或所在的存储单元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