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演奏上谈客家汉乐的风格
文/刘梦摘要:客家汉乐作为流行于广东、福建等地的重要乐种,具有独特的风格韵味。本文从演奏的角度入手,分析客家汉乐的风格特点及成因,探究影响风格形成的各种因素,以求对汉乐乐种的传承保护。关键词:客家汉乐;风格;演奏;音乐同的音乐性格,展示了不同的音乐效果。音色的区别主要在于乐器的选择,不同乐器之间音色差异鲜明,头弦、椰胡、当点等特色乐器是客家汉乐所独有的,代表了汉乐与众不同的声音;此外,一些普通乐器如扬琴在汉乐中采用了与平时不同的特殊的演奏方式,同样制造了风格性的音色。(二)音阶排列客家汉乐别称“中州古韵”、“广东汉乐”等等,在我国古代音乐的基础上吸收民间音乐,经过长期的交融衍变中国传统音乐一般围绕着以宫、商、角、徵、羽为核而成,现在主要流传于广东、福建等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心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发展起来,客家汉乐称之为“硬在古老的发展历史中客家汉乐演变出了不同于一般年轻乐线”,硬线的乐曲风格活泼、明丽,善于展现积极向上、种的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这种风格因客家人封闭的生活愉悦豁达的情绪,与秦腔中的“花音”功能相同。当7、4方式得以保留和传承。两个音代替6、3成为骨干音时,音乐情绪变得深沉、哀一、客家汉乐的风格特征怨,与“硬线”截然相反,这种音阶排列在汉乐中称为中国传统音乐宝库中的地方乐种品类繁多、风格迥“软线”。值得注意的是,软线当中的7和4两个音不同于异,但客家汉乐独占一席之地,作为流传于岭南地区的一般七声音阶中的变宫和清角,并没有与宫音和角音保持三大乐种(广东音乐、客家汉乐、潮州音乐)之一,早在半音关系,而是处在前后两个音的中间位置,比如7处在2006年已经被国家收录于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羽和宫的中间位置,4处在商和徵的中间位置。这两个特中。客家汉乐具体产生时间虽不可考,据传至今已有约性音的出现,给汉乐带来了不一样的感情色彩,使其从根1600年历史,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多种素材和养本上产生了独特的声音效果和风格韵味。分,促进了内容的不断更新。(三)滑音
从不同的演奏方式和音乐功能的差异来看,客家汉滑音是表达风格的重要技法,滑音的不同展现的不乐大体可以分为丝弦乐、清乐、汉乐大锣鼓、中军班音乐仅仅是演奏技术的区别,更多的体现了音乐所在地区在语和庙堂音乐五种类型。其中最为普及并广受群众欢迎的当言和人文性格上的差异。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使用不属丝弦乐,在当代传谱并演奏的600多首汉乐曲目中,仅同的语言,其发音、语调、轻重、缓急各不相同,在音乐丝弦乐一个类别就占了430首,数量众多。清乐则不同于演奏上,面对同样一段乐谱,不同方言区的演奏效果截然丝弦乐的大众属性,它主要用于文人墨士之间的交流,适不同,这是因为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和审美习惯合小型的雅集场合。后三种音乐类型均具有极强的音乐功处理音乐,地方音乐风格即是各地方言的艺术化,而滑音能,用于特定的专门场合,和特定的风俗事项紧密相连:便是区分不同地域特点的最重要桥梁,通过滑音的或轻或汉乐大锣鼓主要用在民俗活动和传统节庆现场;中军班音重、或缓或急的灵活变化和运用,塑造符合当地人审美习乐出现在婚丧嫁娶等仪式活动中;庙堂音乐属于宗教音惯的音乐风格。乐,多在宗教法事时使用。(四)即兴变奏
音乐功能的差异导致汉乐中五种音乐类型音响效果即兴演奏是中国民间音乐的一大特点,客家汉乐也不的鲜明差别,相应的乐器和器乐组合及乐队编制也各不例外。一般来说,汉乐音乐在记谱上只记简单的音符,装相同,如:属于文人音乐之列的清乐,乐器以椰胡、古饰音、滑音、重音、弓指法等演奏符号统统省略,由乐师筝、洞箫等丝弦乐器为主,古朴高雅;适用于民俗节庆欢凭借自己的深厚经验即兴演奏;同一音乐主题或乐句在不乐场合的汉乐大锣鼓则全部采用吹打乐器的编制,热闹喧同的段落也可通过娴熟的演奏技巧进行即兴的变奏,对其嚣。即便五种音乐类型各自归属于传统音乐中不同的音乐加花或减字的再创作,表达不同层次的感情;在不同的场类别,然而在长期的历史沿革中,它们互相吸纳、相互交合,为了适应演奏的需要,还可以进行速度上的快慢板的融,在客家汉乐中达成了和而不同的和谐统一,构建了汉灵活转换和节奏型的丰富变化。乐鲜明的音乐风格。总的来说,受中国古代宫廷和文人音客家汉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一座宝库,需要我们认真乐的影响,客家汉乐保留了儒雅端庄、优美动听的特点;地研究、探索,只有了解、掌握其音乐构成和风格特征,受岭南地区民间音乐的影响,继承了谦虚俭朴、率真踏实才能更好地为保护、传承与发扬尽一份力。的民风,音乐展现了朴实无华、大方醇厚的特色,“典雅参考文献:
[1]居文郁.民间风格二胡曲的演奏技术特点——二胡演动听”与“朴实大方”’两种品质共同构成了客家汉乐的奏与教学散论[J].音乐学习与研究,19(02).风格特征。[2]居文郁.听黄海怀先生《江河水》录音随感 兼谈民间二、影响客家汉乐风格的演奏因素(一)发音
声音是音乐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不同的音色代表了不风格乐曲的演奏特点[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01).(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龙岩学院闽台客家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S150569)《音乐生态学视角下闽西客家音乐的传承发展研究》
研究院课题(LK2015031)《闽西十番、闽西汉剧音乐弓弦乐器研究》。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