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特殊教育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培智三年级
生活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通过学习生活数学,了解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学知识、基本计算技能,初步学会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激发培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2、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力争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
二、学情分析
本班目前有学生10人,学生多为智力落后学生,他们的智力残疾程度各不相同,因而学习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对学生指定相应的教学及学习计划很有必要。学生智力障碍程度不一,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A类学生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上课能够安静的坐在座位上听课,配合老师的教学,学习能力较强,能掌握老师教的知识;
B类学生能力一般,学习情况一般,在老师知道下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
C类学生几乎什么都不会,学生由于自身情况特殊,学习情况能力也相对较弱,是老师需要多花时间进行辅导的对象。
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重点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力争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都能够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想。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教材是生活数学(使用)一年级上册,由北京市朝阳区培智教育课程编写组编写,教学内容有:比较(1);认识数字1、2、3;比较(2);认识数字4、5;总复习。
本册教材以大量丰富的生活素材为主,配以大量图片,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学习课文的内容。
(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5以内数的认识以及5以内的数数。它是智障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同时它也是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这一部分教材内容掌握的如何,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初入学的智障学生在第一学期利用大部分时间来学习这部分内容,使他们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和较熟练地计算技能,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绝大多数学生能遵守课堂常规,做好课前准备,部分学生能够跟着样子学。
2
2、能够初步了解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力争大多数学生能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想,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初入学的智障儿童能够初步了解一些常用的数学用语,如多少、大小、长短、高矮、有无、粗细、里外等,对相应物品能正确比较。
4、使学生认识5以内的数,能够熟练地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数的大小和数的组成,能模仿口形读数,能正确的写出5以内的数。C类学生,能够在老师帮助下跟着学,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5、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认真做好数学练习和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6、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开口说,动脑想,就是不会说、不会想的学生也要跟着一起玩,一起动起来。
7、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与他人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
8、根据智障儿童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学活动弥补语言缺陷,随时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和习惯。
五、教学重点:
认识数1、2、3、4、5各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六、教学难点:
3
数的概念以及数字5以内各数。
七、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经验。
八、教学进度:(北京市朝阳区培智教育课程编写组,一年级上,生活数学)
九月份:比较
1、比较大小 P(2-5) 2、比较多少 P(6-9)
3、比较高矮P(10-14) 4、比较有无 P(15-18)
4
十月份:认识1、2、3
1、认识1P(19-21) 2、认识2P(22-26)
3、认识3P(27-30)
十一月份:比较
1、比较长短 P(31-34) 3、比较里外 P(38-42)
十二月份:认数4、5
1、认识4 P(43-45) 元月份:期末总复习。
陶远良
2、 比较粗细 P(35-37) 2、认识5 P(46-48)
2017年9月18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