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的效果表现。 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模式分配为A、B两组,A组21例患者给予20 mg奥美拉唑片;B组的25例患者给予20 mg的法莫替丁片。A、B两组患者口服用药时间维持在2周左右,后期保持维持药量持续6个月。结果: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服用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后,吞咽困难、反胃、烧心以及胃胀痛等不适病症都有明显好转。其中,A组治愈10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0.48%;B组治愈11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4.00%。结论: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对于反流性食管炎都能起到治疗作用,其中前者的临床效果更好。
标签: 奥美拉唑; 法莫替丁; 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胃食管反流的病症[1-2]。形成反流的体液主要是胃部和十二指肠的内容物,这些属酸性的体液反流到患者食管会引起黏膜层出现炎症、溃疡、糜烂或者是纤维化等病变,笔者所在医院的一线治疗方式基本都是采用抗酸药物治疗与促动力药物的结合,再加上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调整指导来达到缓解病症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所有患者在病症表现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反胃、烧心以及胃胀痛等不适体征,并且都经过了胃镜检测后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21例患者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18~67岁,平均(53.1±2.1)岁,病程2~58 d,平均(48.0±4.1)d。B组25例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0~71岁,平均(54.1±1.6)岁,病程3~57 d,平均(49.0±4.8)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给予20 mg奥美拉唑片,2次/d,10 mg吗丁啉片,3次/d。B组给予20 mg法莫替丁片,2次/d,10 mg吗丁啉片,3次/d。两组患者口服用药时间维持在2周左右,后期保持维持药量持续6个月。期间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进行指导,具体内容可涉及到饮食调整、体位变更以及烟酒戒除等等。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程序结束后,对患者进行胃镜复查。0级,无症状镜检结果正常,并且
之前出现的一些吞咽困难、反胃、烧心以及胃胀痛等不适病症都有明显好转;1级,患者病症感受减轻,胃镜示点状发红;2级,镜检示点条状发红、融合性糜烂,不具备全周性;3级,患者病症十分明显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胃镜检测病变区域大且发红,糜烂或融合全周性糜烂。评定标准,0级为治愈,1级为好转,2或3级为无效。总有效=治愈+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治愈10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0.48%。B组治愈11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4.0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病理医学分类中,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动力性疾病,吞咽困难、反胃、烧心以及胃胀痛等都是其病症发病的主要表现。这些病症表现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3-9]。据笔者所知,对于其发病率的统计方面,当前还没有比较确切的数字依据,国内通过胃镜检查确诊反流性食管炎的效率大概为6.5%,当下我国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通常会以抗酸治疗和患者生活方式调整指导为主,H2质子泵抑制剂和受体阻滞剂是国内抗酸剂使用的主要类别[10-12]。本次治疗比较中所使用到的是奥美拉唑、法莫替丁,两种用药方式都能够使患者轻度或间歇性的烧心症状得以缓解,其中抗酸药与法莫替丁的长期联合使用会出现延误耐受性,而奥美拉唑的长期应用则没有这种现象产生,因此在奥美拉唑的用药过程中,H2受体阻滞剂能够在长期用药的过程中使患者的基本病症得到缓解,食道的愈合速度增快。通过以上患者治愈对比数据可知,奥美拉唑应用的总有效率能够达到90.48%,而法莫替丁应用的总有效率只有84.00%,由此可得出,奥美拉唑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明显优于法莫替丁,该药品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朱玉婷,张曙.奥美拉唑或法莫替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569-2570.
[2]王薇,许乐.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口服奥美拉唑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1):39-41.
[3]蒙克华.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
2013,12(9):311.
[4]曾汝良,彭伯坚.奥美拉唑或法莫替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12):56-57.
[5]李应婷,王正江.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9):23-2390.
[6]赖睦勇.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590-2591.
[7]马树勋.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599-2600.
[8]赵迎春.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6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6):33-34.
[9]高荐.反流性食管炎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130-131.
[10].奥美拉唑、吗丁啉联合胃达喜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8):70-71.
[11]孙大刚.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0,07(19):49-50.
[12]刘淑敏,罗云.硫糖铝、奥美拉唑、莫沙必利三联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