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草沟镇中心学校下册小学语文教案
年级 四年级 主备人 胡金红 课题 17 触摸春天 胡金红 批注 主备人所在学校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西宁庄小学 备课组长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 穿越,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自然段。摘录、 积累好词佳句。 3、联系课文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 中蕴含的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和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体会情感、掌握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1、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2、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1、有关热爱生命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 学法:体验法、比较阅读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备课时间:2016年1月3日 1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自学能正确的拼读注音的生字,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读通课文。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1、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热爱生命的资料。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介绍。学生: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在小组内自由交流。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板书“春天”) 过渡语:歌词中说“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可是有一个小女孩却永远看不见了,她只能——(师板书“触摸”) 1、理解“触摸”(用手轻轻地接触)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用过“触摸”? 2、齐读课题,轻轻地读。 3、过渡:身体上的残疾并不能阻止小女孩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触摸春天》,认识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安静。 二:自主读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新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 4、教师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语,检查生字词语认读情况,课件出示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浓郁、流连、小径、流畅、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扇、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指名读,开火车读。 5、结合课文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学生读课文,小组内自主交流识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开火车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幻灯片出示填空题: “盲童安静整日在春天的花香里(流连)。她凭着(灵性),用手 2
(拢住)了一只蝴蝶,并将其放飞,体验了一次(全新或飞翔)的感觉。”使我懂得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个道理。学生活动:指名学生完成填空题。全班齐读主要内容。 2、师生共同理清课文脉络。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合并自然段归纳每个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春天来了,盲童安静整天在小区绿地的花香里流连。 第二部分(3-6自然段):写安静捉住蝴蝶有放飞蝴蝶的事,着力表现她是如何感受春光的。 第三部分(7自然段):安静的行为告诉了“我”一个道理。 四、指导书写 出示本课九个生字观察生字,说说发现。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怎样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呢?老师来告诉大家,一般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是左窄右宽。生书写任意两个生字。生书写时,老师注意提醒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师边巡视边找出几名写的好的展示。此环节师根据巡视情况,板演:瞬。 五、布置作业 1、将本课的生字和词语工整的抄写在作业本上。 2、抄写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熟读课文。摘录好词佳句。 六、板书设计 17 触摸春天 流连 灵性 拢住 全新或飞翔 七、课后小记:
3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自然段。联系课文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课文生字词语。 2、试说课文主要内容。 在上节课上,我们通过读课文,品读重点语句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以及盲女孩安静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 这节课,我们通过更进一步的学习,更深入的了解安静,感悟生命。 二:探究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1、指名读第一部分内容。思考: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2、学生读句子“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丛中流连”体会“整天”引导学生说说这个句子说明了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探究课文重点部分。 1、过渡:我们来看看安静在花丛中的表现。 学生默读课文3-6自然段画出描写安静捉蝴蝶、放蝴蝶时动作神态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做好批注。小组交流。 2、交流: (1)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悄然”和“静悄悄”读音不同,意思有点相近。(寂静的,没有一点儿声音的意思。)“悄然合拢”写出了小女孩的动作怎么样?(动作很轻很轻)谁能用“竟然”说一句话?(结合句子解释竟然的意思表示出乎意料,让人意想不到的意思)这里是指什么事让人意想不到?(盲童安静能用手拢住蝴蝶,让人意想不到)。 就是平常人去拢蝴蝶也做不到,而盲童安静却拢住了蝴蝶,所以作者用了一个词语,真是一个——奇迹!课文中奇迹就是——安静用手拢住了一只蝴蝶。结合学生拢蝴蝶的经验,说说“奇迹”的意思。(极难做到的事情却做到了,这就是奇迹) 朗读指导。指导: 4
a、“悄然合拢”要轻一点,大声就不是悄然了。 b、“竟然”要突出来,“真是”要强调出来。 盲女孩拢住了蝴蝶,真是一个奇迹,女孩自己也感到意外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从“惊讶”可以看出她也感到很意外) 安静以前有拢住过一只蝴蝶吗?你从哪里看出来?(这是全新的经历) (2)出示: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a、哪些地方让你意想不到?(安静是盲童,却走得那么流畅,让人意想不到) b、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说明了什么?(安静对这里环境很熟悉) 安静为什么对这里这么熟悉呢?请把第二自然段读一读,找出答案。 出示句子: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a、师:知道“流连”的意思吗?(因为依恋而舍不得离去) 师:安静依恋什么而舍不得离去呢?(依恋春天的鲜花、花香而舍不得离去) b、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你读出了什么?(安静爱花,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c、你们能通过朗读,让我感受到安静对春天的热爱吗? 对话、想象。 安静是一个盲童,整天在花丛中流连,她看不见鲜花,她能用什么去感受春天? 安静在花丛中还能听到什么呢? 安静在花丛中还能闻到什么呢? 安静在花丛中还能摸到什么呢? 她能准确地摸到花园中的月季花吗?(能) 课文中哪里看出来? 提示: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哪里看出她摸得很准确? a、为什么在“准确”前加上极其?(非常准确的意思) b、安静为什么会这么准确?(花香的引导,整天触摸的结果) 5
从中可看出安静是一个怎样的人?指名学生回答。师小结:安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那都是她对花朵的喜爱,更是对春天的热爱。 3、过渡:课文中还有哪些含义深刻的语句请同学们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师总结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及反复的朗读揣摩)教师巡视指导。 四、师生共同学习第三部分。多媒体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力,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小组讨论:这句话的含义。(无论是健康人,还是残疾人,都有权利学会生活,享受生活,而且只要一个人热爱生命,不悲观厌世,那么他(她)一定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理想天地。) 生活中有很多像安静这样身残志坚的人。 五、拓展阅读 1、安静用一颗热爱春天的心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她的名字叫海伦·凯勒,她也是位盲人,她在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春天,并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 出示文字:我是个盲人,但是我光凭触觉就能发现数以百计的有趣的东西。我能摸出树叶的精巧的对称图形。我的手带着深情抚摸银桦的光润的细皮,或者松树的粗糙的凹凸不平的硬皮。在春天,我怀着希望抚摸树木的枝条,想找到一个芽蕾,那是大自然在冬眠之后苏醒的第一个征兆。我感觉到花朵的美妙的丝绒般的质地,发现它惊人的螺旋形的排列——我又探索到大自然的一种奇妙之处。如果我幸运的话,当我把手轻轻地放在小树时,还能偶然感到小鸟在枝头讴歌时所引起的欢乐的颤动。 (1)师配乐范读。 (2)说说我摸到了什么? 2、结课:同学们,安静热爱春天,用心去触摸春天,竟能摸到这么多的东西,只要我们热爱春天,热爱生活,就能创造奇迹,让我们也向安静学习吧! 六、布置作业 1、必做题:完成大小练习册。 2、选做题:阅读课后阅读链接写出读后感。 七、板书设计 17 触摸春天
6
流连花丛中(1-2) 触摸春天 创造奇迹(3-6) 感动生命(7) 课后小记: 创造自己的世界 触摸生命的春天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