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库管理采用ABC分类和信息管理法的工作效率的比较
分析
徐兴明
【摘 要】目的 对比分析分别采用ABC分类和信息管理法对该院药库管理的工作效率比较.方法 就该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的药物销售情况及库存信息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相关分析处理,分别采用ABC分类法与信息管理法对2项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并就2种方法所占资金及库存量等相关指标予以分析比较.结果 ABC分类法与信息管理法在库存安全周期、年采购种类、年采购次数与金额等指标数据中各有千秋(第1种方法的库存安全周期、采购金额、年采购次数均大于第2种方法,但第2种方法的药品采购种类多于第1种方法)且均存在统计学性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种方法在盘点工作量、平均库存价值以及库存周转率和断货率等各项相关数据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种方法的断货率、盘点工作量及平均库存价值均高于第2种方法,而第2种方法的库存周转率大于第1种方法,P<0.05).结论 在对医院药库的管理工作中,信息管理法和ABC分类法各有所长,同时也各有所短,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将2种方法有机结合,扬长避短,以更好地加强和完善医院药库的管理工作.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 【年(卷),期】2017(014)004 【总页数】3页(P12-14)
【关键词】医院药库管理;ABC分类;信息管理法;工作效率 【作 者】徐兴明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东方医院药剂科,江苏连云港 22204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95
一直以来,各医院药库的管理都是医院整个管理工作中让管理者最为头疼药的管理工作中之一,其不仅是医院药物正常供应以使其医疗秩序能够得以良好维持的重要基础,同时还是医院有效控制药库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工 作 效 率的关键点[1]。 一 方面,一定数量 的 药 品库存不仅能够保证满足医疗对药物的需求量,同时还能在应对市场行情变化风险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药品库存过多,不仅加大了资金占用量,并且亦加大了库存管理难度。 如何在低消耗、低成本的基础上满足治疗需求,是所有医药库相关工作人员的一致探索方向。而该院药库药品不仅种类繁多且资金占用量较大,采用并采取合理化的管理方法是目前解决该问题的第一步。该文就医院药库管理采用 ABC 分类和信息管理法的工作效率的比较分析进行剖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运用先进计算机管理系统对该院 2014 年 8 月—2016 年 9 月这一时段的药物销售情况及其库存现状进行科学性分析整理,并就所有整合而得的数据信息分别予以信息管理法和 ABC 分类法进行管理, 对比两种方法的实际工作效率。 1.2 管理方法
分别采用信息管理法和 ABC 分类法对该院药库进行管理,其具体管理方法和内容如下:①将该院库存药品的采购、 销售及剩余数据按 ABC 分类管理法将其分别分为 A、B、C 3 类。 A 类: 金额占 50%的药品种类;B类: 金额占 40%的药品种类;C 类: 金额占 10%左右的药品种类;②根据定期订货法和实际工作情况确定这3类药品的采购情况、请领情况及安全库存情况(统筹规划);③再通过 ABC
分类法根据第 2 点中所得出的实际情况,确定出 3 类药品的最高限量和最低限量(综合分析[2]);④最后以第3点中所得出的最高和最低限量,定时定期制订处相应的采购或请领方案:A 类,采购或请领各 1次/周,安全库存周期为 1 周;B 类,采购或请领各 1 次/2 周,安全库存周期为 2 周;C 类,采购或请领各 1 次/4 周,安全库存周期为 4周。①根据信息管理建立健全专用的药品信息数据库,可利用该数据库与本院的门诊部、药房部以及各科室医生的工作站互相关联,使各医师能够及时又快捷地方查询所要查找药物的各类信息;②加大加强本院药库的安管工作, 确保并巩固药品库的安全性;③就医药库管理设定相关的制度,使工作人员能够有章可循,进一步强化对医药库药品质量的保障;④制定出科学性、客观性和适用性的采购或请领计划,以本院每周的药品用量情况为依据,再向高层领导汇报采购计划并得以 批 准后,严 格 遵 照 该 院 的 《 基 本 用 药 目 录 》[3]以 及 药品相关招标采购的有关规章制度进行主渠道采购工作,对临床急需但又并非常规性的药品,再填写相关申请单并予以批准后才可采购;⑤按 1个月的药品实际用量为采购模板进行采购,力求做到添补及时,有备无患,以加快资金周转,减少药品库积压量。 ⑥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或其他标志性的符号对每个库房的货架及其层数做好编号工作, 药品编码均由5个数字和 1个英文字母构成,所制编码应与药品的名称和货位相对应,然后再将药物的货位编码依次录入药品信息数据库,便于药品库账务管理人员能够准确地记录各药品的相关信息,再由其将该系列相关信息录入至药品信息数据库并进行查询核对。此后,当需要对药品进行盘点时,只要在药品信息库中设定所需条件,便可快速且准确地进行核查和分析。1.3 评估指标 根据科学评判标准对两种方法中的断货率、周转天数、平均库存值以及盘点工作量和库存周转率等相关指标进行客观评估(采用常规库存周转分析法计算并分析库存周转率)。 年出库量/年平均库存值=库存周转率;断货品种数/(单种药品断货天数+总品种类数)/365=断货率;每月平均库存值之和/12=平均库存值。
1.4 统计方法
对所有研究数据予以初步整理后将其录入至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中进行深入地科学性分析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 t检验,以 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 2种方法的工作效率以及在 2种方法下药品年采购情况,发现两种不同的方法在该系列数据中各有千秋,且库存周转率中,ABC 分类为 2 498.13%,信息管理为 3 99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831.08,P<0.05);断 货 率 中,ABC 分 类 为 5.19%,信 息管 理 为 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P<0.05),见表1、表2。
医院药品库的库存管理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院的运转秩序质量,其同时也是使临床治疗顺利进行 的根本保障[4]。 医院药品的库 存 量 过 高 便 说明该院的资金运转环境处于低效率状态,同时还具有现金高额流动及高财务风险性,就易导致出现呆账坏账等不良现象,且其还需承受药品随时降价产生低效益甚至造成经济亏损的压力。 因此,各院采用 ABC 分类法对医药库进行管理, 可在药品安全库存量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将药库药品划分为 ABC 3类, 准确地就每一类药品设置出最高和最低以及安全库存量,提高药品库存的灵活性,亦便于药品管理工作者更为准确地对药品需求进行预测和评估,以达到药品库存量能既能满足医疗需求同时还能降低各类财务风险的双重目标。虽然该方法便于药库管理人员能够完善对其的管理工作,但却不利于各方面的查询需求,而信息管理法却恰恰能够弥补这一点缺陷。该方法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将药品的商流、物 流 、资金流及库存 信 息 流 等[5]各 方 面 予 以 系 统性地规划和,在保证医药各部分能够及时且准确地查询药品信息的同时减少其资金占用量,将整个药品供应链成本最小化。因此将两组方法结合运用于医药库管理工作中,可获得十分理想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结果。
综上所述,ABC 分类法在药品采购种类数据中少于信息管理法,但其在库存安全周期、采购金额以及年采购次数等相关指标中均大于信息管理法,且2种方法在该系列数据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事物均有两面性,同时采用 2种方法对医院药库进行联合管理工作,可有效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升,值得广大医院借鉴。
【相关文献】
[1]郭 荭 .关 于 医 院 西 药 库 药 品 管 理 的 方 法 分 [J].中 国 卫 生 产业,2016,10(172):172-174.
[2]刘 妙 娜 , 肖 玮 ,叶 麟 欢 , 等.ABC-VED 分 类 法 在 传 染 病 医 院药 库 药 品 管 理 的 应 用[J].中 国 药 师 ,2016,19(1):177-179.
[3]王 筠.ABC 分 类 与 信 息 管 理 法 在 医 院 药 库 管 理 中 的 工 作 效率 分 析[J].实 用 药 物 与 临 床 ,2015,18(5):628-631.
[4]陈 华 彪 .ABC 分 析 法 在 库 存 区 域 规 划 中 的 应 用 [J].中 国 药事,2013,27(12):1308-1313.
[5]吴颖坤,,沈烽,等.该院药品采购管理模块的改进与应 用[J].中 国 药 房 ,2016,27(22):3099-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