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_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_2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层次:通过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加强知识的联系与整合,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突出数的应用,重视培养数感。第二层次:通过数位顺序表启发学生回想,学了那些关于数的知识。主要关注5个深入问题:分别是十进制计数法,分数与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数的整除等,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回顾再现已学的有关数的主要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复习使学生所学的各部分数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为今后整理与复习课的学习提供一个思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简单沟通、整合数之间的联系,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梳理,课上小组交流、汇报、补充,能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的相关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运用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数的相关材料 2.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法、交流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帮助梳理

师:回忆一下,小学阶段你学过哪些数?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举几个例子,谁来说一说? 生:电梯上有正负数 生:超市的商品里有数 ……

师:生活中到处都能见到我们学过的数。 师:请看大屏幕说出下面各数表示的意义。

师总结:看来不同的数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对所学旧知进行一个整体回顾,从而能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由于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让学生在一组生活信息中寻找熟悉的数,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的含义。)

二.课中研学(课前画好思维导图) 1.数的整理,组内交流补充

师: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前置性学习任务,对我们小学阶段学过的数进行了整理,下面请组内把你们的想法进行交流整合,准备同大家进行交流。

(学生组内交流课前的思维导图并整合,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组内交流讨论可以互相指正、补充,整理出一个相对更完善的思维导图与全班同学交流) 2. 全班汇报展示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关键之处要及时补充、引导梳理 师:大家交流完了,下面哪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同大家进行交流。 组2:

我们是这样整理的:我们把数分为三类。第一类小数,小数里有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无限小数里有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有限小数里有百分数。第二类是自然数,自然数又分为负整数、正整数、公倍数、公因数,奇数、偶数、指数、合数。第三类是分数,分为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生1:谁有疑问或补充?

生2:我指正,我觉得整数的范围比自然数大,整数又分为正整数、负整数和0,因为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0和

正整数归结为自然数,自然数分为奇数、偶数,正整数分为质数、合数和1,因为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生3:我认为公倍数和公因数是两个关系,不用拿出来了。 师总结:公倍数和公因数是单独的一种数吗?包括我们学的因数和倍数都是两个数的一种关系,所以不用单独拿出来。 评价:这样我们先把数分为整数:整数又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而0和正整数又是自然数,自然数又分为奇数、偶数,正整数分为质数、合数、1.这样我们就把整数这理清了。 师:大家接着交流

生4:我觉得分数可以直接分为正分数和负分数

师总结:他们是分为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分数是有正负,但是我们可以不单独拿出来,在分数下面标注正负就可以了。(相应板书)

生5:小数直接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师:哪个更好?

生:组2分的更清楚细致 生6:我补充小数应该还有负小数

师总结:那小数是不是也可以像刚才分数那样标记 生7:小数可以和百分数互化,所以不用分出来

生8:我觉得带分数可以不用分出来,因为它可以和假分数互化

师总结:这样分数就分为正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相应

板书

生9:小数师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不用分出来 师总结:那我们可以加个括号把小数、百分数放在分数里面,顺便问一下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百分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互化,但分数能表示量,百分数不能。 组2:谁还有补充?

生10:我觉得还有一种分法,可以按照正负来分,正数里分为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负数也是同样。 师总结:这也是一种思路,大家下去可以试一试。 组2:谁还有疑问或补充?(没有)我们组汇报完毕,谁评价?

生1:希望看到你们改正后的作品

师总结:这也是老师想说的,我们每个组的刚才都有一定的问题,希望下去改正后呈现一个更好地作品。

师:我们用非常简洁的方式,理清了数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有关数的基础知识,学生是分段陆续学完的,还比较零散,不够系统,通过整理、比较能沟通所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形成知识网络,便于灵活运用。) 3.在数轴上表示数

师:我们学过的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请拿出课中学习单

正面,完成后,组内说一说怎么找到的。 请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3,2.25,1,3.5 , 5 ,0

3 -5 -4 -3 -2 -1 0 1 2 3 4 5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如2.25,你是怎么找的?

生:在2和3之间,平均分成4份,去取出其中的一份,因为0.25是1。

4师:其他的数我们都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找到,同学们组内已经交流了,我们就不一一说了。

师总结:这样一根小小的线,就是我们学过的数轴,就能把我们学过的所有数表示出来,数轴的作用多么强大啊。数轴的一些其他知识我们本学期刚刚学过,就不再复习了。其实像这样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让问题解决变得更简单。

(设计意图:借助数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轴能表示我们学过的所有数的强大功能,对上面形成的数的知识网络更加清晰)

三.根据数位顺序表回顾数的相关重点知识

师:复习了数之间的关系,对数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下面我这有一些图,你能用数表示出来吗?

师:同学们看,这几个数字中都有数字3,数字3表示什么意义呢?

生答

看来他们所在的数位不同,数值也不同,看来数位很重要。 师:下面我们把它们整理在数位顺序表中,拿出课中学习单,翻到背面,完成数位顺序表

师:从数位顺序表中,你看到了哪些知识? 生:整数部分数的分级 师:什么时候会用到 ? 生:读数写数的时候 师:读时注意什么?

生:万级、亿级读数的时候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加一个万字或亿字。

师:举一个例子,回顾数的读写,改写,求近似数 生:小数部分想到小数的末尾天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意义不同。

师:这是小数的基本性质,举例再说明。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1 10师总结:这是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生: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师总结:由此我们想到了十进制计数法,那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生: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

生:小数点事整数和小数的分界点

师总结:说到整数部分刚才整理时大家提到因数、倍数,想一想给你一个式子:a÷b=c(a、b、c均为整数,b≠0)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师:数的认识我们复习了这些内容,下面检验一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数位顺序表回顾已经遗忘的主要知识:包括十进制计数法,分数与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数的整除等) 四.课后评价检测

师:拿出课堂评价检测单,完成第1题,完成后组内核对,如果有问题全班解决 1.填空

(1)在-3,-0.5,0,2,,96,12.6,8,-,5.07这些数中,正数有( ),负数有( ) 自然数有( )整数有( ) (2)如果a÷b=c(a、b、c均为整数,且b≠0),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一种商品打七折销售,“七折”表示原价的( )%。如果这种商品原价是100元,付款时要少付( )元。 (4)分数单位是1的最大真分数和最小假分数的和是( )。

11(5)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万位上是最

小的质数,千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余各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完成后) 师:有问题吗? 生:没有问题

师:翻到背面,组内说一说各数表示的意义。 2.说出下面各数中“2”表示的含义

23 0.52

23 203.7

师:下面谁来说一说? 生说

师:下面完成第三题完成后组内核对,如果有问题全班解决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把0.56扩大到它的100倍是560。( ) (2)0是正数 ( )

(3)假分数的倒数一定是真分数 ( ) (4)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5)a( a>1 )的所有因数都小于a。( )

3561(7)和大小相等,分数单位也相同。( )

244(6)km可以改写成60%km。( )

师:有问题吗?

生:没有问题

(设计意图:对书上的练习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层层递进的练习,使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拓展和延伸) 五.课堂小结

师:看来今天这节课大家掌握的很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理清了数之间的关系 …

(把课堂评价小结融合在所学知识中,让学生学会既客观地对自己进行评价,又进一步对数的知识进行整体回顾) 教学反思:

执教完数的认识第1课时,发现:孩子整理的思维导图有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一些知识的时候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把相关的知识都联系起来。这样经常沟通知识间的练习,相信再整理的时候学生就会比较轻松了。同时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用之于生活,平时教学中经常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