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加热炉烘炉方案
一、烘炉的目的
1) 蒸发掉炉体内的耐火砖衬里,耐火水泥陶件内的自然水和结晶水,使耐火胶泥慢慢烧结,增强材料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2) 考察加热炉“三门一板”,火嘴和阀门等是否灵活好用。 3) 考察加热炉仪表控制系统的使用效果。 4) 考察燃料气系统,供风系统是否好用。 5) 考察加热炉检修及施工质量。
6) 岗位人员进一步熟悉加热炉的结构及操作,进行一次实际操作练兵,为开工打基础。
二、烘炉应具备的条件
1) 加热炉全部施工完毕,并经有关部门验收质量合格。 2) 建筑工程完工以后,加热炉自然通风5天以上
3) 必须详细检查炉膛,烟囱和风机系统整个炉区卫生彻底清扫。Ⅴ
4) 装置辅助系统(蒸汽、新鲜水、软化水、瓦斯、非净化风和电等)必须施工完毕,并经吹扫试压达到引用条件。
5) 与烘炉有关的设备安装完毕,并经吹扫冲洗试压单机试运合格。 6) 加热炉对流、辐射管相连管线安装完毕。吹扫冲洗试压完毕。 7) 烘炉所需测量、指示和控制仪表系统达到投用条件。 8) 烘炉所需流程准确无误。
9) 有关与加热炉区隔离的盲板是否加好,需要引入的燃料、蒸汽、软化水进装置盲板是否拆除。
10) 引风机、引烟机试运完好。
11) 所有烟道及风道档板能够在现场控制,灵活好用。 三、烘炉前的准备工作:
1) 人员培训合格,方案审批完毕。
2) 认真学习烘炉方案,严格按烘炉方案进行。 3) 检查炉子周围卫生,清除易燃易爆物品。 4) 消防器材全部到位。
5) 检查燃料气、蒸汽管线、炉膛灭火蒸汽管线的连接是否正确。 6) 联系调度确保在烘炉期间燃料气、净化风、水、蒸汽能够正常供应。 7) 准备好点火用的点火棒。点火前,关闭防爆门、看火孔、封好人孔。 8) 确认加热炉对流入口至辐射出口转油线放空流程畅通。
9) 将燃料气系统与其它系统用盲板隔离。 10) 拆掉加热炉各火嘴、长明灯前软管。
11) 向燃料气系统引蒸汽至加热炉高点放空,置换此系统内空气,待火嘴处冒汽,逐步关闭蒸汽阀,等待引瓦斯进加热炉系统。
12) 系统仪表检查,并启用烘炉用的压力、温度等仪表。
13) 准备好烘炉曲线图(烘炉曲线做大图,放主控室内)和烘炉记录纸。 四、烘炉步骤 1)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五天,要求打开全部人孔、防爆门、看火孔、烟道挡板。 2)强制通风
自然通风后改为强制通风,详细检查引风机、水、电、润滑和机械系统均无问题,二次风门开到1/3~2/3,然后启动引风机,强制通风16个小时,调整各火嘴风量,要求进风均匀,吹干后停风。强制通风期间,注意炉膛负压情况。在强制通风的后8小时,关小烟道总挡板。 3) 蒸汽暖炉(24小时)
① 暖炉目的:点火烘炉前首先用蒸汽进行暖炉,以避免加热炉在低温点火后炉膛温度分布不均匀,局部温差太大,或低温下炉子升温不稳等因素而造成炉膛耐热材料或炉管受损。 ② 暖炉步骤
a 关闭加热炉各防爆门、人孔,适当开启烟道挡板。
b 缓慢开启加热炉对流进料前扫线蒸汽入炉管,到转油线出口放空,注意引蒸汽前要脱水,暖管要缓慢、均匀、充分,防止水击。
c 调整两组蒸汽量,使炉膛顶部温度均匀上升,用通入蒸汽量或烟道挡板开度来控制升温速度,控制炉膛升温速度5~7℃/h。 4)点火烘炉
a 引瓦斯前先用蒸汽吹扫赶空气。打通瓦斯至加热炉火嘴长明灯末端流程,加热炉火嘴、长明灯末端高点、低点排空全开,慢开蒸汽手阀,待火嘴放空处冒汽,逐步关小蒸汽阀,直至关闭。
b 引瓦斯。待瓦斯系统扫线结束后引瓦斯置换至炉前高点排空,联系化验取样分析,瓦斯含O2量小于1.0%为合格,然后自长明灯末端接一根胶管,并引至安全地点点燃,直到火焰燃烧稳定。加强燃料气分液罐排液,控制瓦斯压力不大于0.3MPa。
c 关闭人孔、防爆门及所有看火窗,引蒸汽至炉膛吹扫蒸汽调节阀处,向炉膛吹汽10~15分钟,见汽后再吹扫10分钟。
d 关炉膛吹汽和安全地点长明灯燃烧稳定后,打开长明灯燃料气手阀,加热炉开
始点火,分两组同时点两个火嘴,以防止点第一个火时熄灭,需要重新吹扫炉膛。炉膛点火后保持对称点有火嘴,增点火嘴时也按照对称点点火。如果加热炉熄火,应关闭手阀,向炉膛吹蒸汽15分钟,再重新点火,直至全部点燃长明灯。
e 点火前阀门位置开至30%~40%,瓦斯压力控制在0.2~0.3MPa。打开烟囱上部密封挡板。
f 一切正常后,开始点火升温,升温速度为每小时7℃,当炉膛温度达150℃时,恒温24小时,以脱除耐火材料表面水份。控制炉管护管用清焦蒸汽2t/h。 g 内操观察炉膛温度,在升温曲线上绘制实际炉膛温度点,并按照升温曲线控制升温速度。
h 严格按照烘炉曲线进行升温,如果温度升不上去,可适当提高长明灯瓦斯压力,如果长明灯全部点燃后仍达不到升温要求,点燃主火嘴,同时关小长明灯瓦斯阀,保持长明灯燃烧,升温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火焰颜色调节好各火嘴风门。 i 150℃恒温结束后,按7℃/h速度继续升温,升温到320℃时再恒温24小时以脱除耐火材料中的结晶水。将炉管护管蒸汽提至3t/h。当炉膛温度至250℃时,渐渐关小烟囱上部设置的密封挡板(烟道总挡板),将部分烟气引至空气预热器,经过空气预热器箱体,并经冷烟道排出,同时开鼓风机和引风机,调节挡板处于全开状态,调节引风机转速控制炉膛负压在-20Pa~-30Pa。
j 320℃恒温结束后,加热炉以7-8℃/h速度继续升温至500℃恒温24小时,进行耐火胶泥烧结。检查炉膛火焰燃烧情况是否稳定,炉管、支架有无变形。注意:当空预器出口温度大于220℃时,调节炉总挡板开度,部分烟气直接排大气。 k 恒温结束后调节各火嘴,并以20℃/h速度降温。
l 炉膛温度降至250℃时熄火闷炉,关闭所有火嘴手阀。停炉管护管蒸汽。(闷炉时,烟道挡板,风门,看火孔全部关闭)。焖炉后,瓦斯界阀阀后打开蒸汽吹扫管线,火嘴、长明灯拆下靠近火嘴的软管短节放空,瓦斯高点排空阀打开放空。 m 待炉膛温度降至100℃时,烟道挡板、风门、看火孔全部打开,加热炉自然通风冷却,烘炉即告结束。然后启运鼓风机吹扫炉膛15分钟,防止可燃气残留炉膛里。
n 瓦斯管线与相关系统加盲板,炉管和炉膛吹扫蒸汽线加盲板。
o 联系化验进行炉膛氧含量、可燃气体、硫化氢气体采样,确认达到进炉检查条件,进行烘炉后的检查。 五、烘炉曲线
整个烘炉过程大约需8天,分为10个过程。具体如下: 1) 通蒸汽暖炉约24小时; 2) 升温按7℃/h;
3) 150℃恒温24小时脱除自然水; 4) 升温按7℃/h;
5) 320℃恒温24小时脱除结晶水; 6) 升温按8℃/h;
7) 500℃恒温24小时烧结; 8) 降温按20℃/h;
9) 温度降至250℃时熄火闷炉; 10) 100℃时自然通风; 六、烘炉注意事项
1) 炉膛不做分析或分析不合格严禁点火,以免瓦斯闪爆, 严禁重复点火,以免
瓦斯爆炸伤人。
2) 注意火嘴切换使用,逐个考查燃烧器。
3) 烘炉要按烘炉方案进行,严格按升温曲线烘炉,特殊情况上报车间。 4) 引蒸汽注意脱水,蒸汽入炉管要缓慢,防止炉管温度变化大而出现问题。 5) 烘炉过程中,要保持炉膛受热均匀,对称增点火嘴,按多火嘴、短火焰、齐
火苗,先点中心后向外增点的原则。要求火焰不长、不飘、不扑炉管,炉膛明亮清晰,烟道气透明无色,不冒黑烟,炉膛保持负压。
6) 烘炉过程中,要随时注意炉子火焰的燃烧情况,并及时调整操作,如火焰过
长,可适当调大风门,瓦斯火焰应笔直呈淡兰色,若橙黄色,应调大配风量,但风门不宜开的太大,以免吹灭。
7) 不点的火嘴,燃料气阀门应关闭。
8) 点火时不要面朝点火孔,检查时身体应偏离看火孔,防止炉膛回火伤人。 9) 火嘴风门挡板调节时要缓慢,不能过快,以免出现燃烧不完全、熄火或炉膛
压力波动等现象。
10) 烘炉过程中应加强巡检,按时记录,每小时记录一次,两小时标图一次,记
录清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处理,并画出实际升温曲线。
11) 烘炉过程中应随时注意炉管出口蒸汽温度和通汽情况,要求炉管通汽始终畅
通缓慢升温,随着炉膛温度上升,蒸汽通入量要相应增加,炉出口温度不大于500℃。
12) 引瓦斯期间,装置严禁一切施工动火项目,周边道路严禁各种车辆通行,炉
膛严禁进人。
13) 烘炉期间,火票按厂有关规定执行。
14) 烘炉时,空气预热器按下列规则控制温度:高温空预器烟气入口温度≯380℃,
用炉总挡板开度调节,预热器出口温度控制≯220℃,用鼓风机空气流量调节。 七、烘炉后检查
1) 烘炉结束后,将瓦斯退出装置,燃料气系统用蒸汽吹扫置换干净,界区阀后
加盲板。
2) 炉膛内进行爆炸气采样分析合格,并严格执行进容器作业安全规定,才能进
入加热炉炉膛内进行检查。
3) 烘炉完毕后,应对炉子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各处砌砖有无裂缝,保温钉有无
脱落。耐火衬里有无脱落,钢架、吊挂、炉管、回弯头箱门等有无变形,活动部位是否灵活好用。若有损坏,应分析原因并且加以修补。
4) 衬里的裂缝宽度>3mm,深度>5mm者应进行修补,有空洞与钢板分离者应彻
底修补。
5) 砖缝取样分析,水份若低于7%,即认为烘炉合格。 6) 火嘴结焦情况,炉管有无变形。热电偶有无问题。 7) 对炉墙、炉顶、烟道、挡板进行全面检查。 8) 检查合格后,将管线流程按开工要求重新安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