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FX(x)kx21,,x0x1,0x1
求:①系数k; ②X落在区间(0.3,0.7)内的概率; ③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 解:
第①问 利用FX(x)右连续的性质 k=1
P0.3X0.7P0.3X0.7PX0.7第②问
F0.7F0.3
dFX(x)2x第③问 fX(x)dx00x1 else1-10已知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普拉斯分布),求:
fX(x)kex(x(拉)①系数k ②X落在区间(0,1)内的概率 ③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 解: 第①问 第②问
fxdx11k 2x2x1Px1Xx2Fx2Fx1fxdx
随机变量X落在区间(x1,x2]的概率P{x1Xx2}就是曲线yfx下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P0X1P0X1fxdx0111e12
第③问
1xe2fx1ex2x0x0
Fxxf(x)dx1xx0e21xx01e2x0x1xedx201exdxx1exdx022
x01-11 某繁忙的汽车站,每天有大量的汽车进出。设每辆汽车在一天内出事故的概率为0.0001,若每天有1000辆汽车进出汽车站,问汽车站出事故的次数不小于2的概率是多少?
n,p0,np=二项分布n成立,p,q0不成立n=1(0-1)分布泊松分布高斯分布
汽车站出事故的次数不小于2的概率
P(k2)1Pk0Pk1 0.1P(k2)11.1e答案
PXk=
实际计算中,只需满足n10kek!p0.1,二项分布就趋近于泊松分布=np1-12 已知随机变量(X,Y)的概率密度为
(3x4y)kefXY(x,y)0,x0,y0 ,其它求:①系数k?②(X,Y)的分布函数?③P{0X1,0X2}?
第③问 方法一:
联合分布函数FXY(x,y)性质:
若任意四个实数a,a,b,b,满足
1212a1a2,b1b2,则
P{a1Xa2,b1Yb2}FXY(a2,b2)FXY(a1,b1)FXY(a1,b2)FXY(a2,b1)
P{0X1,0Y2}FXY(1,2)FXY(0,0)FXY(1,0)FXY(0,2)
方法二:利用
P{(x,y)D}fXYu,vdudvD20
P{0X1,0Y2}
0fXYx,ydxdy
11-13 已知随机变量(X,Y)的概率密度为
1,0x1,yxf(x,y) 0,其它①求条件概率密度fX(x|y)和fY(y|x)?②判断X和Y是否?给出理由。
先求边缘概率密度fX(x)、fY(y)
注意上下限的选取
f)fxxdy,0x12xX(xXYx,ydy0,else01ydx,0y1f(y)f1YXYx,ydxydx,1y00,else,0x1else1|y|01y1else, 1-14 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为
X 3 6 7 P 0.2 0.1 0.7 求:①X的分布函数 ②随机变量Y3X1的分布律
1-15 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标准高斯分布。求:①随机变量Ye的概率密度?②随机变量ZX的概率密度? 分析:①fY(y)h'(y)fXh(y)
②fY(y)|h'1(y)|fX[h1(y)]|h'2(y)|fX[h2(y)] 答案:
lny1e2fY(y)2y02Xy0else2ze2fZ(z)02z0else
1-16 已知随机变量X和X相互,概率密度分别为
12
11x1e2fX1(x1)20,x10,x10 ,
11x2e3fX2(x2)30,x20,x20
求随机变量YX1X2的概率密度?
Y1YX1X2解:设YX (任意的)21 求反函数,求雅克比J=-1
11y11y2e36fY1Y2y1,y260y1y20else11y1y13e2y10fY1y1e else0
1-17 已知随机变量X,Y的联合分布律为
3m2ne5PXm,Yn,m,n0,1,2,m!n! PXm(m0,1,2,)求:①边缘分布律和PYn(n0,1,2,②条件分布律PXm|Yn和PYn|Xm?
)?
3m2ne53me32ne2分析:PXm,Yn,m,n0,1,2,
m!n!m!n!泊松分布 PXkkek!,k0,1,2,
XkkekkP0k0k!eee1k0k! P19
解:①PXmPXm,Yn3me32ne2n1m!n1n!
Xm,Yn2ne2同理PYnPn1n! ②PXm,Yn=PXmPYn 即X、Y相互
1-48)
(1-18 已知随机变量X,X12,,Xn相互,概率密度分别为
f1(x1),f2(x2),,fn(xn)。又随机变量
Y1X1Y2X1X2YnX1X2
Xn证明:随机变量Y,Y,12,Yn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yn)f1(y1)f2(y2y1)fn(ynyn1)fY(y1,y2,
Y1X1Y2X1X2Y2X1X2X3Yn1X1X2Xn1YnX1X2Xn1XnX1Y2Y1XYY232 XYYnn1n
1011J0000000000001
100110011
因为|J|=1,故 已知随机变量
f1(x1),f2(x2),,fn(xn)fY(y1,y2,X1,X2,,Xn,yn)fX(y1,y2y1,,ynyn1)相互,概率密度分别为
,yn)fX(y1,y2y1,,ynyn1)fn(ynyn1)fY(y1,y2,f1(y1)f2(y2y1) 1-19 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拉普拉斯分布,其概率密度为
1xfX(x)e2求其数学期望与方差?
,x
解:
1xEXxfX(x)dxxedx0奇函数2221x2xfX(x)dxxedx偶函数EX2xedxxe002x2x0edx20
xex2xdxx2xe02edx20x
1-20 已知随机变量X可能取值为{4,1,2,3,4},且每个值出
现的概率均为15。求:①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和方差?②随机变量Y3X2的概率密度?③Y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①③ E[X]xkpk k1
E[g(X)]g(xk)pkk1E[X2]2 2DXE[X]E[X] 答案: ② Y P
3 1/5
12 1/5
27 1/5
48 2/5
4462142E[X]E[X]DX552513884062E[Y]E[Y]1098DY525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表达式 P12,1-25式
fxpkxxk 其中xk10,x0 ,x0为冲激函数
1fYyy3y12y272y48
5
1-22 已知两个随机变量X,Y的数学期望为mX1,mY2,方
224,差为XY1,相关系数XY0.4。现定义新随机变量
V,W为
VX2Y WX3Y求V,W的期望,方差以及它们的相关系数?
EV3EW7EaXbYaEXbEYDV4.8DW17.8DaXbYa2DXb2DY2abCXY
XY
CXYXY 0.13
1-23 已知随机变量X,Y满足YaXb,a,b皆为常数。证明: ① CXYa;②
2XXY1a0;③ 1a0aE[X2]当mX0且bE[X]时,
随机变量X,Y正交。
① CXYRXYmXmY
EYEaXbamXb2EXYEXaXbaEXbmX
CXY=aX2
②XY
XYDYDaXba2DXa2X2
CXYXY
CXYXYaX2Xa2X2aa
③正交RXY=0
EXYaEX2bmXaE[X2]bE[X]
得证
1-25 已知随机变量X,Y相互,分别服从参数为1和2的泊松分布。①求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和方差?②证明
ZXY服从参数为12的泊松分布。
解:① 泊松分布
ekPXkk!k0
juk特征函数的定义 QXuEeek!eek0k0juXkek!juk
xk由ek!(1-17
k0x题用过) 可得QXueeju1eejue(eju1)dQXudeEXjjduu0du2EXj22
u0dQXu2dej2duu0d2uju2e12
u0
②根据特征函数的性质,X Y相互,
QZuQXuQYue(12)(eju1)
表明Z服从参数为12的泊松分布
1-26 已知随机变量X,Y的联合特征函数为
6QXY(u,v)62ju3jvuv
求:①随机变量X的特征函数 ②随机变量Y的期望和方差
3QX(u)QXY(u,0)解:①3ju
2QY(v)QXY(0,v)②2jv
kdQX(u)E[Xk](j)kduku0
dQY(v)2j2dv2jvd2QY(v)4jv824dv2jv
dQY(v)1E[Y](j)duv022dQY(v)1E[Y2](j)2du2v02
1-28 已知两个的随机变量X,Y的特征函数分别是QX(u)和
QY(u),求随机变量Z3(X1)2(Y4)特征函数QZ(u)?
解:
特征函数的性质:相互随机变量和的特征函数等于它们特征函数之积
X、Y,
因此有 3(X1)和2(Y1)
的等价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① fXY(x,y)fX(x)fY(y)
knknk1,n1E(XY)E(X)E(Y) ②
③ QX(u1,u2)=QXu1QXu2
121-29 已知二维高斯变量(X,X)中,高斯变量X,X的期望分别为
12122m1,m2,方差分别为12,2,相关系数为。令
X1m1Y1,1X2m2X1m1Y2 22111①写出二维高斯变量(X1,X2)的概率密度和特征函数的矩阵形
式,并展开;
②证明(Y1,Y2)相互,皆服从标准高斯分布。
X1解:
X1m1,1X2X2m22
X1X2X1~N(0,1),X2~N(0,1),
Y1X1,Y2112X2X1
1 1201A系数矩阵12YAX,线性变换,故Y也服从高斯分布
MYAMX0 0T1CYACXAA10A 101TCij0(ij),故Y1Y2不相关,
高斯变量不相关和等价,Y1Y2
1-30 已知二维高斯变量(X1,X2)的两个分量相互,期望皆为0,方差皆为。令
Y1X1X2Y2X1X2
其中0,0为常数。①证明:(Y1,Y2)服从二维高斯分布; ②求(Y1,Y2)的均值和协方差矩阵; ③证明:Y1,Y2相互的条件为。
复习: n维高斯变量的性质
1. 高斯变量的互不相关与是等价的
2. 高斯变量的线性变换后仍服从高斯分布。 3. 高斯变量的边缘分布仍服从高斯分布
2
解:① Y 1 X 1
Y2X2 220T2CACAMAM2YX② YX02
③Y1,Y2相互、二维高斯矢量 因此Y1,Y2互不相关 只要证CY为对角证
220即
22221-31
X1XX2均值为常矢量a,已知三维高斯随机矢量方差阵X3222B254 为
244证明:X1,X2X1,X132X23X3相互。
复习: n维高斯变量的性质
1. 高斯变量的互不相关与是等价的
2. 高斯变量的线性变换后仍服从高斯分布。 3. 高斯变量的边缘分布仍服从高斯分布
Y1X1XXYY12 2思路:设随机矢量
Y31X2XX12333
由性质可得Y为三维高斯变量,求得方差阵CY为对角阵
CYACXA
1A1130123000200CY0302003T1-32 已知三维高斯随机变量(X1,X2,X3)各分量相互,皆服从标准高斯分布。求Y1X1X2和Y2X1X3的联合特征函数?
0M100X0C010X 0001
思路:Y是X线性变换故也服从高斯分布,求得可以写出联合特征函数
X1X1Y1X1X2YY11102XYXAX1X321012X32 X3YAX,线性变换,故Y也服从高斯分布
MYAMX00CACT21YXA12
N维高斯变量的联合特征函数
QY1,,jUTYTUTCnEeexpjMYUYU2exp211222
MYCY就
2、已知随机变量(X,Y)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6xy(2xy)0x10y1fXY(x,y)0else
(1)条件概率密度f(xy),f(yx) (2)X和Y是否?给出理由。
解题思路:f(x,y) 解:(1)
fX(x)126xy(2xy)dy4x3x0fXY(x,y)dy0fX(x),fY(y)f(xy),f(yx)
0x1else6y2xyfXY(x,y)0x10y1fY(yx)43xfX(x)0else6x2xy0x10y1同理fX(xy)43y0else
(2)
fX(xy)fX(x)orfXYx,yfXxfYy
X和Y不相互
4、已知 (X1,X2,X3) 是三维高斯变量,其期望和方差为
X1m10Mm0XXX22
732CX341 Y1X1X2 Y2X3
X3m30212求:(1) (X1,X2)的边缘特征函数。
(2) (Y1,Y2)的联合概率密度
高斯变量的线性变换后仍服从高斯分布
所以(X1,X2)、Y服从高斯分布
(1) EX1073X0CX1X2342 Qu,u7u216u1u24u22X12exp2
1100(2) A001M0C17YY3C112Y25CY253317
32
222Y16Y1Y217Y21fYy1,y2exp
1050
2-1 已知随机过程 ,其中 为常数,随机变量 服从标准高斯分布。求 三个时刻 的一维概率密度? 解: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律)
2-2 如图2.23所示,已知随机过程 仅由四条样本函数组成,出现的概率为 。
图2.23 习题2-2
在 和 两个时刻的分布律如下: 1 2 6 3 5 4 2 1
1/8 1/4
求 2-23
3/8 1/4 ?
2-4 已知随机过程 ,其中 皆为随机变量。①求随机过程的期望 和自相关函数 ?②若已知随机变量相互,它们的概率密度分别为 和 ,求 的一维概率密度 第②问
方法一:用雅克比做(求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步骤:
t时刻, 为两个随机变量的函数 ①设二维的随机矢量 ②求反函数
③求雅克比行列式J,得到|J| ④利用公式
⑤由联合概率密度求边缘概率密度 ⑥t为变量,则得到
方法二: 用特征函数定义和性质(变量和的特征函数等于各特征函数的乘积)做 (特征函数和概率密度一一对应)
2-5 已知 为平稳过程,随机变量 。判断随机过程 的平稳性?
随机过程 非平稳
2-6 已知随机过程 ,其中随机过程 宽平稳,表示幅度;角频率 为常数;随机相位 服从 的均匀分布,且与过程 相互。①求随机过程 的期望和自相关函数?②判断随机过程 是否宽平稳?
① 与过程 相互
2-8 已知平稳过程 的自相关函数为 ,
求过程的均方值和方差?
2-10 已知过程 和 ,其中随机变量 ,均值都为0,方差都为5。①证明 和 各自平稳且联合平稳;②求两个过程的互相关函数? ①
2-11 已知过程 和 各自平稳且联合平稳,且 。①求 的自相关函数 ?②若 和 ,求 ?③若 和 且均值均为0,求
第①问
两个联合平稳的过程的互相关函数
第②问 两平稳过程
第③问 和 且均值均为0
2-12 已知两个相互的平稳过程 和 的自相关函数为
令随机过程,其中 是均值为2,方差为9的随机变量,且与 和 相互。求过程 的均值、方差和 自相关函数?
随机变量A,与 和 相互
可以证明过程 平稳
2-14 已知复随机过程
式中 为n个实随机变量,时, 复平稳?
复过程 复平稳条件
为n个实数。求当满足什么条件 ① ②
2-16 已知平稳过程 的均方可导, 。证明 的互相关函数和 的自相关函数分别为
若 为宽平稳(实)过程,则 也是宽平稳(实)过程,且 与
联合宽平稳。
2-17 已知随机过程 的数学期望 ,求随机过程 的期望?
2-18 已知平稳过程 的自相关函数 。求:①其导数 的自相关函数和方差?② 和 的方差比?
不含周期分量
补充题:若某个噪声电压 是一个各态历经过程,它的一个样本函数为 ,求该噪声的直流分量、交流平均功率
解:直流分量 、交流平均功率
各态历经过程 可以用它的任一个样本函数的时间平均来代替整个过程的统计平均
再利用平稳过程自相关函数的性质
方法二:
2-19 已知随机过程 ,其中 是均值和方 差皆为1的随机变量。令随机过程
求 的均值、自相关函数、协方差函数和方差?
解: 1. 求均值,利用
随机过程的积分运算与数学期望运算的次序可以互换
2.求自相关函数
3. 求互协方差函数
4. 求方差
2-20 已知平稳高斯过程 的自相关函数为 ① ②
求当 固定时,过程 的四个状态 的协方差矩阵?
分析:高斯过程四个状态的
解:① ②
2-21 已知平稳高斯过程证明
0,令随机过程 的均值为 。
2-22 已知随机过程 ,其中随机相位 服从 上的均匀分布; 可能为常数,也可能为随机变量,且若 为随机变量时,和随机变量 相互。当 具备什么条件时,过程各态历经?
分析:随机过程各态历经要求为平稳过程且
解:① A为常数时 为平稳过程
A为随机变量时 和随机变量 相互
为平稳过程 ② ③
、随机过程 X(t)=A+cos(t+B),其中A是均值为2,方差为1的高斯变量,B是(0,2)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且A和B。求
(1)证明X(t)是平稳过程。
(2)X(t)是各态历经过程吗?给出理由。 (3)画出该随机过程的一个样本函数。
(1) EX(t)EAEcostB2
A与B相互11RXt,tEAcos5cos222215XtXt是平稳过程(2) E2
1TX(t)limXtdtA T2TT
3-1 已知平稳过程X(t)的功率谱密度为GX()平均功率?
②取值在(4,4)范围内的平均功率?
32,求:①该过程的(216)解
2(1):PEXt12GXd方法一(时域法)244R()F1GX()4F124e24P1R(0)4方法二(频域法)11P1G()dX2241d424141'arctanx1x232422d(2)取值范围为-4,4内的平均功率1P22
324422d4
23-7如图3.10所示,系统的输入X(t)为平稳过程,系统的输出为
Y(t)X(t)X(tT)。证明:输出Y(t)的功率谱密度为
GY()2GX()(1cosT)
解:已知平稳过程的表达式
利用定义求RY()E[Y(t)Y(t)]GY()FRY()RY()E[Y(t)Y(t)]E{X(t)X(tT)}{X(t)X(tT}2RX()RX(T)RX(T)系统输入输出平稳GX()RX()GY()RY()利用傅立叶变换的延时特性GY()2GX()GX()ejTGX()ejTejTejT2GX()2GX()22GX()(1cosT)3-9 已知平稳过程X(t)和Y(t)相互,它们的均值至少有一个为零,功率谱密度分别为
16 GX()216
GY()2216
令新的随机过程
Z(t)X(t)Y(t) V(t)X(t)Y(t)①证明X(t)和Y(t)联合平稳; ②求Z(t)的功率谱密度GZ()? ③求X(t)和Y(t)的互谱密度GXY()? ④求X(t)和Z(t)的互相关函数RXZ()? ⑤求V(t)和Z(t)的互相关函数RVZ() 解:
(1)X(t)、Y(t)都平稳RX()=F1GX2eRY()2e44E2[X(t)]RX()0E[X(t)]0E[Y(t)]0X(t)与Y(t)联合平稳X(t)与Y(t)RXY(t,t)E[X(t)]E[Y(t)]0(2)Z(t)X(t)Y(t)RZ()E[Z(t)Z(t)]E[X(t)Y(t)][X(t)Y(t)]RX()RYX()RXY()RY()RXY()0RZ()RX()RY()216GZ()GX()GY()2116(3)RXY()0GXY()0(4)RXZ()E[X(t)Z(t)]EX(t)X(t)Y(t)RX()RXY()(5)RVZ()E[V(t)Z(t)]E[X(t)Y(t)][X(t)Y(t)]RX()RY()()4e4||RX()F1[GX()]2e4||3-11 已知可微平稳过程X(t)的自相关函数为RX()2exp[2],其导数为Y(t)X(t)。求互谱密度GXY()和功率谱密度GY()?
Ⅰ.平稳过程 维纳-辛钦定理
GXFF1RX()
Ⅱ.2-17 已知平稳过程X(t)的均方可导,Y(t)X(t)。证明X(t),Y(t)的互相关函数
和Y(t)的自相关函数分别为
dR()RXY()Xdd2RX()RY()d2Ⅲ.傅立叶变换的微分性质
解:GX()F[RX()]F[2e]2e4222高斯脉冲et2e2t222P279表第28个exp22exp22利用傅立叶变换的微分特性()RXY()RX()RY()RXGXY()jGX()2je42GY()(j)2GX()=22e423-17 已知平稳过程X(t)的物理功率谱密度为FX()4, ①求X(t)的功率谱密度GX()和自相关函数RX()?画出
FX(),GX(),RX()的图形。
②判断过程X(t)是白噪声还是色噪声?给出理由
物理功率谱密度 定义式FX()2GX()UGX()1FX()2,2RX()2()
E[X(t)]RX()0,X(t)是白噪声。
白噪声的定义
若平稳随机过程的均值为零,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率轴(,)上均匀分布,满足
1 (3-1) GN()N02其中N0为正实常数,则称此过程为白噪声过程,简称白噪声。
4-4设有限时间积分器的单位冲激响应
h(t)=U(t)-U(t-0.5) 它的输入是功率谱密度为 10V2Hz的白噪声,试求系统输出的总平均功率、交流平均功率和输入输出互相关函数
白噪声 ht RY
1思路:PGYdYEY(t)222D[Y(t)]E[Y2(t)]mYEYRY02
RXYRXh
解:输入输出互相关函数RXY()RX()h()10()h()10h()10[U()U(0.5)]RYX()RXY()10[U()U(0.5)]
时域法X(t)是白噪声,mX0,GX()10RX()10()mYmXh()d0,0
RY()RX()h()h()10h()h()10h()h()d0RY(0)10h()h(0)d10[U()U(0.5)]d002
101d100.5500.5面积法平均功率:E[Y2(t)]RY(0)PY52交流平均功率:D[Y(t)]E[Y2(t)]mY5
频域法矩形脉冲AUtUt的频谱等于ASa2(信号与线性系统书P131371式)j114H()eSa24ej2GY()GX()H()101PY21GdY221e21j45SaSa22442
52d52Sa42Sad12mYmXH00H0直流分量为0122交流平均功率:D[Y(t)]E[Y2(t)]mYE[Y2(t)]PY5
4-5 已知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h(t)(1t)[U(t)U(t1)],其输入平稳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为RX()2()9,求系统输出的直流功率和输出信号的自相关函数?
分析:直流功率=直流分量的平mYmXht方
解: 输入平稳
mXRX32RX001输出的直流分量 mYmXht3ht=031-d输出的直流功率
dFjF变换 频域的微分特性 -jtftdtftjdFjdmY29432h(t)(1t)[U(t)U(t1)](1t)At=AttAtHAjA'2矩形脉冲UtUt1的频谱ASae2jj21'j22'ASaeSaeSae2222'jj2GYGXHGXHH19Sa'Sa20RY2242j1H0=A0jA'0=1j2239mYmXH0直流功率24limSa002224-7 已知如图4.21 所示的线性系统,系统输入信号是物理谱密度为N0的白噪声,求:①系统的传递函数H()?②输出Z(t)的均方值?其中
02[sin(ax)]x2dxa2[Sa(ax)]2dx02a
Y()X()H1()ZY()H2() ZX()H1()H2()可以分别求H1()、H2() H()=Fhtht冲激响应,输入为冲激函数
(1):Y(t)X(t)X(tT)
输入为冲激函数,冲激响应h1tttT
H1()1ejT
h2(t)t()dU(t)H2()1()j
H()H1()H2()jT1(1e)jT (1e)[()]+(1ejT)()jj
(2)求输出Zt的均方值即RZ(0),所以有GZ()RZ() (1ejT)(1ejT)22H()2(1cosT) jj 2sin2Tsin2T=2 22N0sin2T2GZ()=GX()H()H()=N02221sin2TjRZ()F[GZ()]N0ed221sin2Tj0RZ(0)N0ed222sinTN0N0N0T2dT022221 4-11 已知系统的输入为单位谱密度的白噪声,输出的功率谱密度为
24GY()4
1029求此稳定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h(t)?
2解:
GX()HGY()GX()1
224 HGY()41029
sj带入
Hs22s2ss24HsHs4s10s29s3s3s1s12s2jHs3s1j3j1系统稳定,则零头、极点都在左半平面Hs111htF1HF12+2ete3tUtj3j124-12 已知系统输入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为
23 GX()28设计一稳定的线性系统H(),使得系统的输出为单位谱密度的白噪声?
2解: GY1GX()H1
Hs23s3s1GX(s)22s22s
Hs即H22s3s22j3j用复频率代替s=j因式分解HsH(s)H(s)选择依据:系统是稳定的物理可实现系统,所有极点都在左半平面24-14 功率谱密度为N02的白噪声作用于H(0)2的低通网络上,等效噪声带宽为XHMHz。若在1电阻上的输出平均功率为0.1W。求N0的值? 书P162
fee单位为HZ,故本题e=2fe=2XH106 2PY12解:对于低通情况GYd12GXH()d212eN0H()max2 P1NH()2Ye0max2 XH1670.1210N4N1000 24XH 2H()d2PY0或者调用公式 e22H()maxN0H()max
图4.24 习题4-18
4-18 如图4.24所示的线性系统,系统输入W(t)是零均值,物理谱密度为1的
t白噪声,且h(t)eU(t)。
①判断X(t)和Y(t)分别服从什么分布?给出理由。 ②证明Y(t)是严平稳过程。
③求W(t)和X(t)的互相关函数,Y(t)的功率谱密度? ④写出Y(t)的一维概率密度表达式?
⑤判断同一时刻,X(t)和Y(t)是否?给出理由。
解:①W(t)是白噪声 (白噪声带宽无限,由定义), 线性系统h(t)etU(t),系统传递函数H()是个低通线性系统(带宽有限)
由4.5节结论2若系统输入信号的等效噪声带宽远大于系统的带宽,则输出接近于高斯分布可知,X(t)为高斯过程。 由4.5节结论1可知,Y(t)为高斯过程。
X(t)和Y(t)服从高斯分布
11j,
②证明Y(t)是严平稳过程
证:W(t)是白噪声(宽平稳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输出Y(t)也是宽平稳过程(4.2.2结论1)。
对于高斯过程,宽平稳和严平稳等价。
③求W(t)和X(t)的互相关函数,Y(t)的功率谱密度
11RWX()RW()h()()etU(t)eU()
22
h(t)etU(t)H()211j
GX()H()GW()RY()EY(t)Y(t)11傅立叶反变换R()exp() X242(1)EX(t)X(tT)X(t)X(tT)2RX()RX(T)RX(T)12exp()exp(T)exp(T)4
可得GY()1422jTjTee2241211
1421ejTejT1cosT2224111
习题3-7 的结论GY()2GX()1cosT
④求Y(t)一维概率密度表达式
Yt是高斯过程输入零均值,输出零均值,则易得 12RY(0)1exp(T)2fYy;t1ey2222
思考1:上述随机过程的一维概率密度表达式中没有时间参量t,根据Y(t)严平稳过程的特性也可以推到。
思考2:试着写出这个过程一维、二维的概率密度和特征函数形式。
⑤判断同一时刻,X(t)和Y(t)是否?给出理由
X(t)和Y(t)(高斯过程)
等价 互不相关(零均值) 等价 正交
X(t)和Y(t)联合平稳,再由两者的相互关系可得
RXY()EX(t)Y(t)EX(t)X(t)X(t)X(tT)RX()RX(T)RXY(0)RX(0)RX(T)11exp(T)04即不正交
X(t)和Y(t)在同一时刻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