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财经论坛 ■rco T品 浅析 ≥ 蠢鬻 ..。 (新华人寿 保险 保 险 【摘要】 会计国际化包含各种会计因素的国际化,而会计 而,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这一} 准则国际化是会计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建立标准化的国际 会计准则将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一个里程碑 但为使各种会计 因素适应标准化国际会计准则。各国要走的道路还很漫长。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会计准则国际化国际会计准则 一、会计国际化以及国际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参与全球化的经济系统是所有国家发展的共同途径,在一 个开放性的国际经济系统中,不同国家之间经济的不断往来, 必然促使其经济形态越来越呈现出共同的特征,这种共同特征 使得各国会计也不断呈现趋同性。这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和 长久的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因 此,从整个历史逻辑上来看,会计国际化是历史的必然。会计国 际化的基本特征是趋同化,在趋同化的过程中,必然地要经历 比较、借鉴、协调到标准化进而进一步趋同的过程。 会计国际化不只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从历史上来看,会 计国际化一开始是会计技术的国际传播,随后是会计职业组 织、会计思想的扩散,之后是会计模式的扩张,最后才达到会计 准则国际化的阶段。单纯将会计国际化看成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容易割断历史的连续性,从而模糊了在特定阶段会计同际化所 必然对应的路径。 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包含了各种会计因素的国际传播、扩散 和趋同的整体过程。不同会计因素在国际传播、扩散和趋同的 过程之间不但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承继性,而且在空间上具有 相互渗透性。任何国家总是在继承了科学的复式簿记技术、接 受或吸收了它国会计理念的基础上,配合本国具体国情并在实 践积累中形成一套既定的会计模式;而经济发展过程中,本国 会计也必然产生自己独特的会计技术、会计思想、会计模式也 必然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经济交往则使本国先进的会计技术、 会计思想和会计模式中独特的部分不断传播或扩散出去,也使 得它国先进的会计技术、会计思想和会计模式中独特的部分被 介绍或引入到本国中来。同时,会计技术、会计思想或会计模式 的传播和扩散也具有相互渗透性,先进的会计技术的背后往往 意味着先进的会计思想或会计模式,先进的会计思想往往带动 先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模式,而先进的会计模式往往需要先进 的会计思想和会计技术作为基础。 在会计国际化的过程中,不同会计因素的扩散、传播和趋 同都同时存在而且也不断地相互作用。当经济全球化时代到 来,会计国际化也走到了会计准则国际化阶段的时候,任何国 家要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都必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使本国 的会计技术、会计思想和会计模式向国际先进标准靠拢。 无论如何,会计国际化的核心还是会计准则国际化,而会 计准则国际化的核心是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国际会计准则。然 《当 ̄F}2oo8年第6期(下) 就很明确的,这需要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 致国际会计的形成。 从经济全球化的起始阶段——公 域经营和投资的时候开始,利益相关集团就i 家的会计不同带来的摩擦。这种摩擦带来的 何进行合并财务报告。这个问题直接导致跨 的知识的出现。公司会计主要针对的是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会计问题,其研究领 范围较为单一,只是停留在国际会计产生的: 贸易与公司这点上,并没有也不可能涉: 次。但引发了对不同国家因会计不同导致的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到~定阶段的时候,【 经济交往日益密切,交换和贸易经常化,跨匡 同围家会计的不同构成了巨大障碍,公 了解国家之间会计上的不同,而国家与国 鉴、协调的需要,于是产生专门对不同国家自 因进行分析的知识——比较国际会计的产生 公司会计更进一步,主要是从事对各个【 式进行研究和比较,包括各国的会计理论、 务、会计环境等。比较国际会计的产生起了 探讨制定标准化的国际会计准则奠定了基础 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使得一j 会计准则成为必要,因此,国际会计准则研 会计研究后围际会计发展的另一阶段。国际 的是设计一套高质量的、可理解和可监督实 益的全球性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是平行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 发展起来的,其本身可以说是会计准则国 晶,同时也为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了 二、国际会计准则的产生与变革 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一,方面是知识 方面是利益关系变化的过程。会计准则的 约,当会计准则的约束范围由一国扩大到它 免地涉及到国与国或者不同利益相关集团三 题。当各国或不同利益相关集团之间利益分 种标准化的国际会计准则的实施成本太大,{ 手段来替代。只有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 趋同不断加强,国际会计的知识准备日益充 依存度日益提高的时候,各国或各利益相关{ 会计准则的利益分歧减少,标准化国际会计≯ 济的和可行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财经论坛 ——CONT EI P RARYE=CO 。NOMII I CS___-1_____ O 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过程遵循的正是这样的一个路径。 从1900年到1972年,会计职业组织的扩散使得一些国际性会 计组织开始成立。这些组织主要是召开一些学术会议,促进会 报表必须采纳国际会计准则,也允许非上市公司采纳国际会计 准则;另一方面,却对国际会计准则引入了认可机制。认可机制 的实行使得欧盟在参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同时,能控制会计准 则国际化的程度。 美国本身会计发达,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会计有很大的影 响,起初对国际会计准则持一种较为冷漠的态度,视其为竞争 者。然而在国际会计准则得到IOSCO的认可之后,美国意识到 国际会计准则是大势所趋,于是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的改组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美国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 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求国际会计准则向美国会计准则靠 计思想的传播和交流,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是1904年在美国举 行的首届国际会计9币大会,主题是“会计职业团体与环境”。这 为以后其他国际会计组织的建立拉开了序幕。这期间,各国之 间的交换和贸易目益增多,经济开始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各国 会计之间的协调需求目益增长。一些国家或其会计职业组织在 地区性的基础上已经开始了会计比较和协调化的努力。于是, 1972年开始出现一些世界性的权利机构和民间组织,它们开展 广泛的活动,将国际会计的研究深入到具体的各个方面,从跨 国公司的会计问题到各国会计的差异比较与协调等,开始形成 一套初具规模的学科体系。1972年在澳大利亚召开了第十次国 际会计师大会,决定成立专门研究国际会计问题的两个组织。 随即,1973年出现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国际会计师 联合会(IFA)。这两个组织,尤其是前者对目后的会计准则国际 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制定、发布国际会 计准则,促进各国会计实务的协调一致,截至1999年底,共发布 了39个国际会计准则,并广泛地征求意见与修订。由于不断的 努力,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包括证 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在内的众多国际性组织的支持。在 1999年,其制定的核心准则通过IOSCO的批准。但在世界资本 市场作为上市公司编制财务报表的准则之前,国际会计准则尚 不能称得上是标准化的。事实上,一方面,由于美国会计的巨大 影响,国际会计准则很大程度上说甚至只是美国会计准则的翻 版;另一方面,由于必须兼顾各国及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国际会 计准则中充满了太多的可选择的会计方法。正因为资本、金融 市场的国际化需要一套标准化的国际会计准则,适应于这种需 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1年实行了根本性的组织变革, 将目标转向了致力于构建并推行标准化的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的变革意味着一套标准化的国际会计准则 正在成为现实,一旦标准化的国际会计准则得到各国的认可和 执行,各国会计向标准化的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将是会计国际化 的另一新阶段。 三、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各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遵循的路径与标准化国际会计准则 建立的路径并不相同。标准化国际会计准则的建立是各种国际 性组织基于经济全球化,特别是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全球化的 需要倡导、支持、促进而实现的。这些国际陛组织也是标准化国 际会计准则得以建立和实施的根本保证。尽管各国在标准化国 际会计准则建立的过程中也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但各国参与 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程度却是基于本国参与全球化经济的程度、 本国的利益、会计模式特点及其他决定会计形态的基础性因素 而进行的。由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政治及国情的不 同,决定了各国参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形式、程度及速度不可 能一致。具体来说,英国目前表现出对参与会计准则国际化最 为积极的态度,英国准则制定机构已经决定不再制定和发布新 的准则,而只发布将国际会计准则用于英国的相关准则。欧盟 则是参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积极者,但其并没有实行无条件的 国际化,一方面它要求欧盟的上市公司至2005年编制合并财务 拢。由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较深,世界上的很多发达或较 发达国家都积极参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这一方面是因为它们 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共同利益,并且这些国家的会计都比较发 达,会计存在着较大的同质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利益协调的 需要。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重新确认了复式簿记的地位, 同时开始不断引进吸收发达国家的会计思想,会计改革过程中 也借鉴发达国家的模式。这样,我国会计也向与发达国家趋同 的方向发展。在会计准 ̄tjStj定上,我国意识到国际会计准则是 会计国际化的趋势,因此以国际会计准则作为我国准 ̄tjStj定的 主要借鉴基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要求我国会计尽快地 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根据国际性会计事务所的国际会计调查 报告,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距正在目益缩 小。然而,由于我国在经济上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一些会 计的基础性因素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是有很大不同,这就决定了 我国尽管一方面要求不断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但另一方面却 不可能完全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还需要等待条件的成熟。在 具体措施上,我国目前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可以分为两 种,一种是合理的差距,另一种是不合理的缺陷。在会计准则国 际化的过程中,我们显然首先是将不合理的缺陷弥补,向国际 会计准则靠拢,而缩小合理的差距则有待于经济的继续发展, 改革的继续深化。 事实上,很多国家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过程中都面临着与中 国相似的境地。国际性会计事务所的国际会计调查报告表明, 在其所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有近三分之一将修订国家会计法 规列入议程以应对标准化会计准则的挑战,但仍有半数的国家 和地区的会计法规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充分 表明,不但标准化国际会计准则的建立之间存在着利益不断协 调的过程,各国向国际会计准则的靠拢也是一个同经济发展、 会计各种因素国际传播、扩散紧密联系的长期过程。 【参考文献】 [11王松年、戴继雄: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会计(上、下)U】.上海会 计,2001(1—2). [21黄世忠、李忠林、邵蓝兰:国际会计准则改革:回顾与展望[I1. 会计研究,2002(6). 【3】徐勤:世界会计——国际会计发展的高级阶段U】.上海会计, 2002(3). f4J刘峰:会计准则z ̄g.[MI.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代经济》2oo8年第6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