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浅谈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科学论坛 硪嗨一乌蛄 浅谈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高军 (大庆市大同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黑咙江大庆) 摘要:在我国,大部分的高层建筑工程中都有高层建筑转换层这一设计,建筑的设计者和施工者根据不同高层建筑工程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需要,为 其设置合理的、适宜的结构转换层,利用转换层所具有的功能特点来实现建筑工程中上下楼层间的不同柱网、不同开间,甚至不同结构形式之间的转换, 并且灵活的将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各个楼层建筑和转换层结构统一起来,提升了建筑外观的审美价值。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工程中的转换层的存在基础作 了简要介绍,并对转换层的施工重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在转换层的模板支撑、钢筋连接等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方面作了主要论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模板支撑钢筋混凝土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繁荣,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和 工程质量野不断朝着积极的方向进步和发展。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建设中的 之和小于转换层框支梁施工时产生荷载,故所有框支梁均采用“斜撑三角形 钢管桁架支模”的方案,将转换层框支梁施工时产生的荷载传给本层柱端 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仅仅只是为了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实体的居住空间, 还是为了给居民带来安定和安心的生活的家。因此,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更 好的居住环境,高层建筑的设计者与施工者在对建筑进行设计和施工时,考 虑到高层建筑中因楼层太高,水电如果从地下室直接向上供应的话,可能会 出现供应困难的问题,于是,高层建筑转换层应运而生了。高层建筑转换层 的设置可以为住宅居民的用水、用电等主要生活问题提供有力的保障,因 此,如何对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提升和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是相关技术人 员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高层建筑转换层的存在基础 在城市的高层建筑工程中,其居民住房内的水电供应都是由建筑的地 下室直接向上供应的,但是由于高层建筑中的楼层太多,高层楼房和地下室 的存在距离太远,从而造成供水系统的起始点和末端部位的压差过大,在一 定程度上对水电的供应造成影响,极有可能导致水电供应系统不能正常运 行的状况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筑设计者和施工者想到了在高层建筑 楼层的中间部位对电源负荷中心的电负荷进行重新分配,以及对供水系统 进行减压处理等操作,从而有效解决了高层供电难和供水难的问题。一般情 况下,高层建筑转换层所占用的楼层空间都处于高层建筑楼层的中间位置, 其楼层所占用的建筑高度约为2.2m(一般都在2.2m以下)。 二、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重点 (一)模板支撑系统 因转换层钢筋密集、混凝土与钢筋自重以及施工荷载非常大,因此如何 确定转换层模板的支撑系统为转换层施工的重点,必须保证支撑系统的承 载力和整体稳定性。 (二)钢筋的连接和绑扎 转换层梁及板的配筋量大,主筋长,布置密,在梁柱节点区域钢筋更是 密集交错,因此,如何正确地下料,保证钢筋位置和数量正确是钢筋施工的 关键。 (三)混凝土浇筑及裂缝控制 转换层梁柱交叉的核心区域钢筋纵横交错,钢筋间距小,混凝土自由下 落困难,且易产生温度及收缩裂缝,因此,如何保证混凝土顺利浇筑和防止 裂缝的产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三、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由于转换层结构一般都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尺寸较大,施工荷载也相 当大,高层转换层支撑系统的安全性是转换层施工需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 在工程施工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论证和详细设计。 (一)高支撑体系设计 转换梁施工时最大荷载为92.5kN/m',下部各层模板设计荷载之和小于 转换层施工所产生的荷载,为保证施工安全,转换层垂直荷载要能有效传递 到地下室顶板,故该转换层及支撑系统设计为关键设计。经过技术、经济分 析,可选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作为转换层模板的支撑系统。转换层楼板模 板采用8=12rru1婿交合板拼装,背50x100木方@≤500mm。采用gP48x3_5mm满 堂钢管脚手架支撑。 (二)框支梁支模 由于框支粱(h=2.2m)施工时产生的荷载很大,其下各层楼面设计荷载 1.5m范围及下层柱端600mm范围内,柱梁内相应增加中25ram抗剪钢筋。 (三)支模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前编制专项技术方案,从组织管理、材料使用以及技术措施等多方 面进行严格控制,高支撑模板搭设完成后,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 工序作业。混凝土浇筑期间,观察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该工程结构 转换层混凝土浇筑一次性完成,施工速度快,模板支撑数量大。 四、钢筋的连接及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一)钢筋的连接 板钢筋采用搭接接长,柱主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长,梁筋采用直螺纹机 械连接方法,施工时按相应的规范要求执行。 (二)钢筋施工 由于框支梁的钢筋需插入柱内1.2~1.5m(从梁底计),所以柱内混凝土必 须待框支梁的钢筋绑扎完毕方可进行浇筑,浇筑时应避免钢筋移位和混凝 土污染钢筋。框支梁钢筋绑扎时应先搭设l}有时钢管支撑,待柱混凝土浇筑完 毕并拆除柱模后,重新搭设正式的框支梁支模架。梁宽 ̄>850mm时框支梁除 按设计要求配筋外,为保证钢筋骨架在就位后的施工中不变形,须在梁上部 下排筋下面加设中22 ̄200ram的横向支承钢筋支撑上部钢筋骨架,并沿梁 骨架两侧加设中22@lOOmm的斜撑垂直支撑筋。 五、混凝土浇筑及裂缝控制技术 (一)混凝土浇筑方式 混凝土浇筑可采用斜面分层布料方法施工,即“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 序渐进、一次到顶”。采用插入式振捣,每个混凝土泵配备5台插入式振捣捧 (3台工作,2台备用),分3道布置:第1道布置在出料点,使混凝土形成自然流 淌坡度;第2道布置在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密实;第3道布置在斜面中部, 在斜面上各点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每个浇筑区域的振 捣由专人负责,严防漏振 (二)防裂施工技术措施 为降低粱核 II,温度,在梁中沿竖向设置两套循环降温管、水箱回路,管 径为25mm降温管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为50cm,在混凝土升温阶段,让其最大 限度地带走混凝土的内部热量,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对于混凝土上表 面的养护,在混凝土浇筑8小时后,在梁范围内的板面口筑120x120mm(h)砖 围护,蓄温水养护不少于7天。 六、结束语 高层建筑结构中的转换层的设计是为了满足住宅居民和市场需求的前 提下,建筑设计者和施工者针对高层建筑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旌工而成 的。作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转换层在具有节省材料用 量、节省建造费用的经济效能的同时,还可为高层建筑中住宅居民的用水、 用电工程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我国大部分的高层建筑工程中都存在着转 换层的结构的影子。一般来说,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是比较复杂的,而且施工 过程中质量的控制难度系数较大,施工时一旦发生差错,将会给整栋建筑的 质量和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施工技术人员在对转换层施工时, 一定要严格规范其施工技术,从而使得其施工质量和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 可以得到保证。● 2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