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楔子(xiē) 伺候(sì) 蒙混过关(méng) 咬文嚼字(jiáo) B.睥睨(nì) 禀赋(bǐn) 羽扇纶巾(guān) 勤能补拙(zhuō) C.晌午(shǎng) 啮噬(liè) 暴殄天物(tiǎn) 涸辙之鲋(fù) D.差池(chā) 蟊贼(máo) 负荆请罪(jīng) 繁文缛节(r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惊愕 留恋 惊涛拍案 B. 国粹
品尝
苌弘化碧
真知灼见 源远流长
C. 磨砺 决别 肝脑涂地 丰盈饱满 D. 广袤 萧瑟 分庭抗礼 完壁归赵 3.下列各句中打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B.说起黄陂木兰湖,很多市民并不陌生,可鲜为人知的是木兰湖其实是武汉市最大的水库——夏家寺水库的另一个称呼。
C.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D.虽然好莱坞大片来势汹汹,如洪水飓风,国产影片在这种压力下步履维艰,但也不断显露生机。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A.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B.国外媒体近日报道,受中日争端影响,大量国际游资流出中国和日本,转向美国,美国可以借此打击中国金融的国际化步伐。
C.东湖隧道将一次施工围堰建成,总长约7公里左右,施工范围55万平方米,将是武汉最大规模的工地。
D.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这些作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而且成为激励人们战胜苦难的精神财富。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剧作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企图单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的迷惘、痛苦、和悲怆。
B.《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作者帕斯卡尔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 C.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家。《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D.苏轼与辛弃疾都是北宋词人,是豪放派的代表,他们都有报效国家的抱负,却常常在现实面前饱受打击。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生命源泉的枯竭——水污染
水与空气、食品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人体的水分占体重的50%到60%,儿童体内的水分多达体重的80%,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
这3%的淡水中,可直接饮用的又只有O.5%。所以说,水是宝贵的资源:是生命之泉。 但目前水污染相当普遍而又严重。“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这些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有毒物,致病微生物,各种废弃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未加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医院污水。
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我国70%以上的河流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长江沿岸每年排入的污水高达200亿吨,部分支流出现藻类大量繁殖的“水华”现象,沿岸的一些城市已不能直接取到符合标准的饮用水。环保专家发出警告,如果再不及时保护,十年内长江就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今年年初,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专家组,对黄河水污染的状况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此外,湖泊和海湾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就是地下水也难逃厄运。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可以引起传染病的蔓延。医务人员曾经发现,江苏省兴化县患伤寒病的人竟占全县总人数的万分之一,患者多是中小学生和青壮年。据调查,其中因喝生水而引起伤寒病传播的人占75%以上。这一事例说明,水污染可以导致伤寒这一类疾病的产生和传播。污水中的汞、镉、铬、铅等金属化合物更危险,它们进入人体后造成慢性中毒,一旦发现就无法遏止。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世界上有70%的人喝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现在世界上每年有15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死亡原因大多与饮水有关。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每天有2.5万人由于饮用污染的水而得病或由于缺水而死亡。
水污染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损失和影响。2004年沱江被四川化工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下游内江市停水持续26天,逾百万人受影响,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2005年吉林石化发生爆炸,危害人体健康的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2006年二三月间,白洋淀再次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当地渔民损失惨重,“华北明珠”白洋淀风光不再,游客寥寥。 现在,治理水污染已成了人类生死攸关的大问题。治理水污染,一定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6.下列不能作为“水污染相当普遍而又严重”依据的一项是( )
A.水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要素,然而占地球水资源总量3%的淡水资源中,只有0.5%可以直接饮用,比例很低。
B.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在内的大量污染物排人河流,导致我国目前70%以上的河流遭受不同程度污染。
C.长江部分支流出现藻类大量繁殖现象。专家警告,长江将有可能变成第二条污染严重的黄河。
D.经过对黄河水污染状况的量化分析,发现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
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未加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医院污水大量排入长江,沿岸城市已不能直接取到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B.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等可以引发传染病,导致伤寒这一类疾病蔓延。
C.污水中的金属化合物进入人体后造成的慢性中毒很难发现,发现时已经无法治愈了。 D.据调查,世界上有70%的人喝了受到污染的水,致使每天有2.5万人得病或死亡。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江沿岸每年排入的污水高达200亿吨,已经丧失了自身水体功能。
B.受河流污染的影响,海湾和湖泊的污染也相当严重,有的地方连地下水都不能饮用。
C.水污染相当普遍而又严重,原因之一是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D.水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长此以往,许多地方优美的自然风光将不复存在。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博览众书。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一以委昭。策且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何以对天下?”权谢昭曰:“年少虑事未远,乃以此惭君。”然犹不能已,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后孙邵卒,百僚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且兴,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顾雍。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 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焉。 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遗令幅巾素棺,敛以时服。权素服临吊,谥曰文侯。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张昭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肆匹夫之情哉 铺子,店肆 B.权谢昭曰 道歉 C.将军何有当尔 妥当 D.孤岂为子布有爱乎 吝啬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一以委昭 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 B.策且亡,以弟权托昭 所言不从,怨咎且兴 C.乃身自扶权上马 年少虑事不远,乃以此惭君
D.孝廉何得寝伏哀戚 何以对天下
11.下列句子中,都能直接表现张昭“耿介忠正”的一组是 (3分) ①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②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
③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且兴,非所以益之也
④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 ⑤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
⑥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昭辅佐了孙策之后,又能忠心耿耿地辅佐孙权;时时以国家事业为重来开导孙权。 B.张昭对孙权的缺点和错误,能毫不留情地指出,有时孙权只承认而不加改正。
C.丞相孙邵死后,百官都举荐张昭当丞相,孙权认为张昭性情刚烈,对自己的话他不愿意听从,不能给他增加权力。
D.面对蜀国使者自夸蜀人美德,而吴国群臣无人能体面应对的窘境,孙权想到了张昭。 13.文言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庖丁解牛》)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4分)
②明日,遣中使劳问。(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秋 思
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1)本诗的前四句全是写景,在写法上有何突出特点?。(4分)
(2)“秋气味”是怎样的情味?它是如何传达出来的?(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6个小题作答)(6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3)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 (5)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 (6)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7)羁鸟恋旧林, 。(陶渊明《归园田居》)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8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谈生命(节选)
冰 心
①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②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海奔注,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峭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细细的平沙,看见了夹岸的红艳的桃花,他快
乐而又羞怯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③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④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延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蔽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鹂的歌唱。
⑤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⑥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不是每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16.下列对全文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题目中的“谈”,不是指一般漫谈,而是表现了作者对一个严肃话题的理性思考。 B.两个比喻段,虽喻体不同,但语句处处对比,意旨完全一致,都是对生命意义的诠 释。
C.“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形象地表现出经过奋斗的人, 在回顾生命里程时,虽然没有遗憾,心境平和宁静,但却有几分怅惘和虚无。
D.第二段末句,连续使用四个“再”字构句,铺陈渲染,重现“一江春水”拼搏的形 象,展示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E.全文行文流畅,想像丰富,充满了真挚情感,又蕴含了深刻哲理。 答:[ ][ ]
17.文中写了“小树”哪些快乐的事?(4分)
18.仔细体会“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回答下面问题。(6分) (1)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用原文回答。(2分) (2)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4分)
19.虽然作者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但综观全文,作者实际作了回答。请分析,生命到底是什么?(4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将下边一个长句改写成四个短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12年7月,英国基尔大学和德国汉堡科技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密度仅为0.2毫克/立方厘米、看起来像一块黑色不透明的海绵、由99.99%的空气构成的当时全球最轻的材料“飞行石墨”。 (1) (2) (3) (4)
21.潜台词是指话语字面意义以外的一种深层意义或言外之意。阅读《雷雨》中的下列对话,写出周朴园与鲁侍萍两人话语中的潜台词。(4分) 鲁侍萍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
周朴园 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
(1)鲁侍萍潜台词:
(2)周朴园潜台词:
22.阅读下面文段,请用对偶句写一则短评。要求:①联系文段内容;②表达简明得体;③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2012年10月11日,笔耕不辍三十余年的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0月27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连线采访北京侯姓工程师,6年前,这位工程师随意注册的“莫言醉”白酒商标,被多位酒商争抢,昨日下午,卖出商标价钱已基本谈妥。令人吃惊的是:“莫言醉”白酒商标,已从几天前的600万升值到税后1000万人民币,其价值已是当初注册花费1000元的一万倍。 短评: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纷繁复杂。同时,我们的思维方式、心理行为、价值观念等等也都在“与时俱进”,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以“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请将题目抄写到作文纸上;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期中测试卷答案
D(A.cì候;B.bǐng赋;C.niè噬) B(A.“案”改为“岸”;C.“决”改为“诀”;D.“壁”改为“璧”)
C(A.察言观色: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B.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C.特立独行:操守独特高洁,不随波逐流。用错对象D.步履维艰:行走艰难。)
A(B.“打击”与“步伐”搭配不当;C.“约”与“左右”重复赘余,任删其一;D.语序不当,“不仅”应当放在“这些作品”之后)
D(辛弃疾是南宋词人)
6.A.说明可直接饮用的淡水资源稀缺而宝贵,并非污染所致,答非所问。
7.B(A.应是“一些”城市,属扩大范围;C. “很难发现”的信息与原文“它们进入人体后造成慢性中毒”不符,属无中生有;D. “得病或死亡的原因并非都是喝了受污染的水”,属强加因果。)
8.A(A.推断不正确,原文信息不能推知长江“已经”丧失水体功能;B.由地下水难逃厄运推知;C.由治理水污染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推知;D.由“华北明珠”白洋淀已经污染等信息推知。)
9、 A.“肆”在文中的意思是“放纵”。
10、B(A.均为介词:第一个,把;第二个,因为。B.均为副词,将。C.均为副词:第一个,就;第二个,竟然,却。D.均为代词:第一个,怎么;第二个,什么。)
11、C(②孙权不同意张昭担任丞相一职的借口;③⑥都是孙权评价张昭的话,不是直接表现其“耿介忠正”。)
12、C(非孙权“自己的话”而是“张昭的话”)
13、(10分)(1)(3分)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 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庖丁解牛》)(1处0、5分,错2处扣1分)
(2)①(4分)孙权每次打猎,常常乘坐战马射杀老虎,虎曾经冲上前来攀住马鞍。(“田猎”“突”“持”加句意各1分) ②(3分)第二天,孙权派遣使者慰问他。(“明日”“劳问”加句意各1分) 14.(8分)(1)(4分)突出的特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从色彩和形状两方面(1分),描绘出一幅晴空落照、云奇月朗的秋日图景(1分),给人一种绚烂多姿、清新旷远的感觉(1分)。(若答拟人、反衬、寓情于景等,酌情给分) (2)(4分)①“秋气味”指的是游子的怀乡思归之情、人生未老却前途萧条的伤感之情。(2分)
②诗人触景生情:看雁飞、听砧声而想念家乡。虽是秋爽景明,而自己却感到满目萧条肃杀之气。(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5.(6分)(1)樯橹灰飞烟灭(2)一蓑烟雨任平生(3)气吞万里如虎(4)杨柳岸,晓风残月 (5)有暗香盈袖 (6)梧桐更兼细雨(7)池鱼思故 (8)金石可镂(8个小题,从中任选6个小题作答即可,多写则按前6小题给分)
16.BC(B句错在“语句处处对比”,C句无“怅惘虚无”之意)
17.(4分)小树种子破壳出来;小树开出满树繁花,蜂蝶围绕,小鸟欢唱;小树荫庇花草;小树结出累累果实。(每1点1分,共4分) 18.(6分)(1)(2分)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2)(4分)①反复出现有强调作用,强调今生今世要奋斗,要前进,要成长; ②如此反复,使文章前后呼应,层次分明。(每点2分) 19.(4分)生命诞生于自然,最终又回归自然,是战胜困难、享受欢乐、不停顿地前进(或
生长)、去争取成功的过程。(根据两个比喻的具体描写,联想人生作概括,同自然的关系2分,生命过程的表述2分) 20.(4分)(1)2012年7月,英国基尔大学和德国汉堡科技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当时全球最轻的材料“飞行石墨”;(2)其密度仅为0.2毫克/立方厘米;(3)它看起来像一块黑色不透明的海绵;(4)它由99.99%的空气构成。(1句1分) 21.(4分)(1)鲁侍萍潜台词:我要看看你是真情还是假意!(2分) (2)周朴园潜台词:怎么可能!她会影响我的名望与家声。(2分)(言之有理即可) 22.商海奇人侥幸侯工随意得千万,诺奖得主辛酸莫言苦心耗卅秋。(内容2分,对偶2分) 23、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张昭,字布,是彭城人。小时候就爱好学习,博览群书。孙策创立大业,任命张昭为长史,文武大事,全部把它们交付给张昭处理。孙策将死的时候,把弟弟孙权委托给张昭,张昭率领其他立孙权为君并辅佐他。张昭上奏章给汉王室,(向孙权)移交下属各城,对朝廷内外的将校,都命令他们要忠于职守。孙权因伤感还没有处理政事,张昭对孙权说:“作为人君的后代,贵在能担负先辈交付的重任,完成其父兄的遗业,来成就不朽的功业。当今天下,州郡盗寇满山,你怎么能一直沉溺于伤心之中,放纵普通人的情感呢?”就亲自扶孙权上马,率兵出战,这以后众人的心里知道有所归属。张昭又担任孙权的长史,像以前一样接受重任。
孙权每次打猎,常常乘坐战马射杀老虎,虎曾经冲上前来攀住马鞍。张昭脸色严肃地上前说:“将军这样做妥当吗?作为一个君主,就是说能够统率英雄豪杰,统领各位贤才,难道是所谓在野外追逐野兽,同凶猛的野兽较量勇武吗?如果一旦发生灾患,用什么来面对天下?”孙权向张昭表示歉意说:“我年纪轻,做事不能深谋远虑,竟然因此愧对先生。”但(孙权)还是不能就此罢休。张昭虽然直言规劝,孙权常常笑而不答。
起初,孙权打算设立丞相一职,众人商议应由张昭担任。孙权说:“当今是多事之秋,统率百官之职的人责任重大,不是用来优待谁的。”后来孙邵死了,百官又推荐张昭,孙权说:“我哪里是对子布吝啬呢?担任丞相事情烦琐,而他性格刚烈,(如果)他说的话别人不听从,怨忿诘难就产生了,不能给他增加权力(或:这对他并无益处)。”就任用顾雍担任丞相。 张昭每次朝见,言辞慷慨,脸上充满正气,他曾经因直言违背了皇帝的旨意,皇上不再召见他。后来蜀国使者来,称赞蜀国人的美德,而群臣没有人能应对的,孙权感叹道:“假使张昭在座,蜀国使者不被折服也会感到沮丧,哪里还能自吹自擂呢?”第二天,孙权派遣使者慰问他。就请求拜见张昭。
张昭离席,孙权跪下阻止他。张昭坐定后,仰头说:“过去太后,桓王不把老臣嘱托给陛下,而将陛下嘱托给老臣,因此我想竭尽做臣子的忠节,来报答他们的厚恩,也考虑如果我死了之后,有值得称道的了。而自己考虑事情目光短浅,违背皇上的旨意,长时间被皇上弃用,没有料想又被皇上召见,能够在皇上身边侍奉。然而我内心用来报效国家,志在忠心,完成自己的使命罢了。如果自己竟然改变志向,来求得世间的尊荣和讨取陛下的欢心,这是我不能做到的。”孙权就向他深表歉意。
张昭容貌端庄严肃,有威风。孙权经常说:“我与张昭说话,不敢随便。”整个吴国人都敬畏他。张昭活了八十一岁,嘉禾五年去世。死前叮嘱用缣布束发,用不上漆的棺材,入殓就穿平时的服装。孙权身穿素服亲临凭吊,追赠他“文侯”的谥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