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便利店发展过程值得关注的十五个问题(上)

便利店发展过程值得关注的十五个问题(上)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Management 便利店发展过程值得关注的十五个问题(上) 口文/周勇 中国的便利店从1 993年的 百式便利 登陆上海到现在,已经历了 1 4年的发展。目前全国约有25家连锁公司 拓展了便利店业务,这些公司大多数有经 便利店的合并前景 早在四年前我就说,便利店要嫁 直营便利店门店总数的56%。网点除上海 外,相对集中分布在江、淅两省,如嘉 人。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出现了。日前,光 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原“上海农工 善、嘉兴、湖州、杭州、萧山、绍兴、宁 波、昆山、太仓、苏州、吴江、无锡、扬 州、宜兴、张家港、常熟、江阴、常州、 扬州等2O余个大中城市,形成了直营、委 营连锁超市的背景,全国的门店数估计在 1 5000家左右。 截止2007年5月,总部设在上海的便 商(集团)有限公司 )属下的光明乳业 (600597)发布公告称,光明乳业与农工 利公司拥有5576个门店,其中,开设在上 商超市集团就转让光明乳业持有的 上海 托加盟与特许加盟三种发展模式 并具有 比较完备的常温与低温相结合的物流配送 海的便利店有41 O9个。上海的便利店约占 可的便利店有限公司”81%股权的事项签 体系和成熟的信息管理系统。  全国门店数的1/3,基本形成了规模化经 订了意向书。可的便利成立于1 996年,在便利店 这一转让完成以后,农工商超市集 营的格局,有三家便利公司的门店数超过 了1 000个,即联华快客1 880个、可的便利 团将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便利公司。门店 行业是稳健发展的典范。可的与海鼎公司 1 21 6个、好德便利1 O98个。 在行业 总数将超过2000家,达到2314家。在上海 在信息物流技术方面的互动合作, 551个便利店,约占 中也是有口皆碑。 本文从经营分析的角度列出便利店 地区,这两公司拥有1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希望读者参 上海市内便利店总数的4O%,其中,在上 与讨论。 好德便利由农工商超市集团于2001年 海拥有直营便利店1 368家,约占上海市内 创办,第一家门店开办于2001年4月1 5日。 眍2007.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零售连锁  先入为主被接受,因为相比外食还是便 好德便利在短短7年的发展中曾经有一系 流通企业。好德便利与可的便利的携手,应 宜的。但在,却是先有大卖场,后有 列创新举动,如启用与超市差异化的店 可以共享农工商超市集团的网络优势,名,引起了行业中两次”改头换面”;使用 该具有良好的合作前景,并有可能推动中 便利店的普及,消费者接受了低价消费 也许由 的大卖场,就自然觉得便利店东西比较 自动门,改善了门店服务环境,近年来行 国便利店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业中已经比较普遍使用自动门;在超市公 此将诞生中国第一家便利店上市公司。 司的大力支持下急速发展,三年时间主要 贵。特别是家庭主妇进便利店,更会抱怨 合并是否成功,关键是两点:一是 商品太少。其实,他们走错了地方,日常 集中在上海开了1000家店铺;坚持开直营 双方都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是合作而不 消费应该进超市、大卖场或折扣店。另一 店,同时推行”合伙合作承包经营”,既保 证了统一经营,又能够发挥门店的积极 性,推行承包经营以后不久就实现盈利,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益的创新;好德便利 依附于农工商超市大卖场发展,也取得了 较好的业绩;在其它公司快速向外发展的 时候,好德便利仍然致力于在上海地区集 中发展的策略,集中中心城市快速发展, 为其在创办四年以后实现从巨额亏损到 全面盈利的转折奠定了战略基础。 便利店的发展一般都有大集团的背 景。如美国的便利店主要是加油站型便利 店,它的营运商通常就是石油巨头,如在美 国便利店1O强中,除位居第一的7一Eleven以 外,第二位是英荷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第三 位是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第四位是英国石 油PLc公司,第五位是埃克森一美孚石油公 司。亚洲的便利店主要是”食品饮料商 店”,大型商业集团是主导营运商。如日本 的伊藤洋华堂公司发展7-Eleven,大荣发 展LAWSON,西武发展Family Mart 中国台 湾的统一企业发展统一超商下的7一 Eleven。在上海,光明乳业发展可的便利、 上海梅林正广和集团发展8581 8(现改为 ”光明便利 )、上海捷强烟草糖酒集团发 展捷强便利、粮食局发展良友便利、联华 超市发展联华便利(快客)、农工商超市集 团发展好德便利。 农工商超市集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 拥有2000多家连锁店、3万多名员工、年 销售额超过200亿元的商务部认定的2O强 是兼并,即使算是兼并也应该在平等互 利、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开展工作;二是 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顾客为裁判而 作出明智的决策,不要有你我之分,想 人为控制将适得其反,只有互动合作才 能顺利完成整合。可的有许多值得同行 学习的精神、经验、技术与模式,可的 的品牌也很有市场价值。总之,整合的 效率来源于开放与真诚。 什么是便利店 有人说,我国的便利店东西贵、商品 少,晚间的生意也非常冷清,为什么还要 硬撑着播 球便利店以7-Eleven为样板, 大多数人以为7-Eleven是指营业时间从 早上7A到晚上1 1点。这其实是个误解。 7-Eleven是指售卖早上7点到晚上1 1点 之间顾客所需的商品与服务。便利店主 要是满足即食消费需求的商店,早餐、中 餐、宵夜,都可以到便利店。在便利店出 现以前,人们把饮食分为家里吃(内食) 与饭店吃(外食)。便利店是一次 饮食革 命”,诞生了 中食”,界于外食与内食之 间,便捷、卫生、营养的饮食。如中国台 湾,便利店起步时期与传统的饮食店竞 争,后来则与洋快餐竞争,都具有划时代 的意义。 我国消费者常常会把便利店当成小 超市,这里有一个非常微妙的原因。比 如,在中国,是先有便利店,后有大 卖场,虽然便利店的价格贵一点,但也就 方面,经营者把便利店开得像小超市,商 品差异化不明显,即食商品不多,价格却 比大卖场高出很多,这也误导了顾客。便 利店所提供的商品之”贵”是通过”便利” 来弥补的,没有这种对应关系,顾客就不 会买你的帐。 一问:我们的便利店走样了吗7我觉 得”中国便利店的发展类型不必拘泥于 国外定义”,应以提供便利服务为特征, 依附于弄堂口、家门口的”夫妻店”、”烟 杂店”,作为一种”土便利”,与我国消费 者的传统购物习惯是比较吻合的,它们 与新一代的便利店将长期共存。中国这 么大,一个城市顶人家几个国家,差异化 特别显著,不可能只用一种模式,连国家 也可以实施”一国两制”,便利店就更可 以”一业多态”了。 再问:那是不是说,便利店是一种 可以很随意发展的行业7那倒不是。每一 种零售业态都有自身的定位,不可能满足 所有顾客的一切需求。如麦德龙坚持会员 制批发销售,还有外资银行对顾客设置门 槛。以前我们说,来者都是客,现在不能 这么说了。现在,对顾客要细分,特别是 要做好目标顾客群的生意。如果定位244\ 时营业,你就得坚持,这是一个形象问 题,顾客知道你是24/J\时的,结果发现凌 晨不开门,这样,品牌就不值钱了。有些 地方(如北京)不适合开2 4小时的便利 店,也不要勉强,即使在北京也是有些地 方合适,另一些地方不合适。 2007.8 0拶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_ 呈i Management 便利店的类型 以前我们说过,如果把便利店定位于 经济 还包括友善与亲近社 店是否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则要看能否适 不仅在于便利、店老板甚至叫得出全部顾客的姓 应竞争环境的变化与消费需求的变化。如 区居民,果拘泥于便利店的格局,商品少、价格高 满足居民家庭日常便利性消费的店铺,那 最好是把便利店开在居民小区的出入口 以方便居民购物。这样的话 商品的配置 就要与家庭生活相关,油盐酱醋、米蛋菜 肉等就是便利店的必备商品 而且这些敏 名。易购365就是这类小店。但是 这种小店 就很难持久地适应顾客需求。如果随需应 是极不容易整合的 因为他们全部是私有 变,不断调整, 迷你型便利超市”照样 的,运作成本非常低 税务成本也很低 按 能够有强大的生命力。 照正规作法肯定无法维持下去。所以,完全  二是混合型便利店。2004年,上海 用连锁的办法来做 用几个统一去统的话,出现了”伍缘折扣店” 这是由农工商超 就很有可能把这些小店 统死”。有一个办 感商品必须按照 低廉原则 来销售。应该 说 这样的定位必然把便利店引入价格竞 争的误区。如果把便利店定位于满足个人 即刻消费的店铺,那就应该把鲜食、面包、 面、饮料等作为主力商品 这些商品的特 点是日配、毛利率高、保鲜要求高、销售不 好的话损耗很大、供应链合作要求高。 但是,现实并不是如此简单,定位于 家庭消费的话 如果附近来了一家超市, 便利店就会受到冲击;定位于个人消费的 话,如果盒饭卖不掉又不能退货 最后只 能是店长与员工天天吃卖不掉的盒饭。现 在 便利公司一般都是分处几个不同类型 的商圈 分别配置不同的商品,如商业街、 娱乐区、商务区、居民区、医院、学校等。在 一个城市有这么多变化 在不同城市就更 不用说了。中国如此之大 地区差异是如 此之明显 即使是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 品牌也不得不跟随顾客的变化而变化。 可见,便利店是多类型的。那么。除了 满足即食需求的经典类型外 还有哪些便 利店可以发展呢7实际上 中国便利店市 场的主导模式应该由中国的消费者来决 定 我认为 能够满足最大多数日常居民 消费需求的、小型的食品零售商店,都可 以叫”便利店”,没有必要把便利店界定得 非常严格。以下三种类型的便利店是值得 关注的: 一是社区型便利店。在超市并不十 分发达的地区,或者小型超市类型缺位的 城市 这种便利店很有生命力。这种便利 眍2007.8 市集团投资创办的。前两年,在农工商大 卖场内以店中店 伍缘馆 的形式已经发 展了60多家。2004年9月份,首次推出的 伍缘折扣店”是一种新的模式 不仅有 均价5元的日用杂货,还有鲜肉、蔬果、 大米、鸡蛋、豆制品、散装酱菜等商品 在店铺设计上 它采用了便利店的模式 用服务台收银加面售 人员非常精简 现 在已发展到了300多家。这种店铺开到便 利店附近给便利店造成很大的打击 因为 便利店有的商品它有 便利店没有的商品 它也有,加之投资成本与营运费用低于便 利店 自然销售额高于便利店。它的营业 面积仅为250-300平方米 既不是超市. 也不是便利店,生鲜很便宜,所以就叫做 折扣店,它实际上是一种吸收了便利店、 小超市、折扣店、均价店等优点的混合型 商店,因其贴近居民生活、就近方便 所 以,也可以叫做 混合型便利店 。其最 大的特点是便利,虽然不是 Any Time 式的服务 但是 也基本能够满足消费者 对距离的便利性、购物的便利性、服务的 便利性与时间的便利性要求。 三是邻里型便利店。位于里弄出口 处、居民小区内、小型的沿街居住区中, 几个平方米一个店、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 店,主要的设备是卖冷饮的冰箱 主要销 售香烟、饮料、冷饮、调味品、日用纸品 等,还附设公用电话。这种店已经延续了上 百年甚至具有更悠久的历史 它的生命力 法可以尝试 就是让他们组合成为自愿结 合的联合体 组成会员制自由连锁组织,分 享集中进货的好处。 影响和推动便利店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般认为,便利店有两个3000:一个 是人均GDP达: ̄J3ooo美元 便利店开始快 速发展起来 另一个是便利店的经营品种 控制在3000种。我在2003--2004年《中国 连锁经营年鉴》中有一个条目专门阐述了 便利店与人均GDP的关系 这是指一般 情况。便利店发展的一般规律是:(1)人均 GDP达: ̄J3ooo美元时起步发展,消费者也 开始接受便利店的概念 (2)人均GDP达 到5000美元时进入成长期 便利店的形态 与顾客的需求开始结合 特别强调时间上 的便利性;(3)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时 进入竞争期 同业竞争/Jl, ̄0,品牌开始整 合 经营面强调产品组合的便利性;(4)人 均GDP达 ̄20000美元时进入成熟期,品 牌进一步集中,出现主导品牌寡头垄断的 市场格局 经营上更强调品质 商品更新 更快 服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其实,人均GDP只是一个经济基础的 条件,而且 单纯以人均GDP来衡量便利 店的发展程度,往往会误导行业的有序发 展。其原因有两点: 一是我国的人均GD P有 误差” 包 括人13资料的误差以及GDP值的误差,实 际的人均GDP往往比公布的数值小,而实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零售连锁 际的人1:3数却比公布的数值大.一大一 完全学习7-Eleven就必须考虑到这点。 小,导致人均GDP被人为地放大了。 个事情:那一年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第四,气候条件。一般来说,纬度越 全国流通工作会议。会上.领导们对上海 二是便利店的发展并不单纯依赖人 高、气候条件越恶劣,就越难普遍发展 的”易购365”模式非常赞赏,并试图大力 even目前虽然已遍及全 推广 可现在已经很难看到这个品牌了。 均GDP的增长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从经 便利店。如7一El济基础来分析.除人均GDP的影响外.更应 球2O余个国家,店铺数超过2万家.但 我的观点是:大凡大力推广的商业项  该分析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 ”7一E『even”大规模扩张不是在美国本 目.常常是短命的。比重越高.消费水平越低 便利店的发展 土 而是在人1:3密集、经济发达的东亚 两个例子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对市场 就越是缺乏经济基础。 其它因素还包括:第一,生活方式 与业态发展的相互影响。同样是消费水平 较高的西欧.便利店的发达程度却落后于 美国、日本、中国等。家庭储藏空间 比较小,消费者习惯于步行购物的地区, 邻近居住区的便利店就比较发达。汽车的 普及使居住地与购物场所之间出现了越来 越大的物理空间:购物中心、大型卖场排 挤了传统的中小零售商店,使顾客购物产 生了不便利;职业女性的增加以及工作节 奏的加快 减少了购物时间 快速便利的 购物方式就越来越受欢迎。 第二,社会背景。如在日本 1 972年 《大店法》生效,开大型店铺,于是 纷 纷转向开便利店。特别是在1 978年1 1月 由于7一Eleven的店铺达到了500家 便利 店显示了极大的成长性 结果 几乎所有 的大超市都加入了便利店领域。经过了 两年时间的两位数增长后,到了8O年代, 市场竞争加剧,便利店开始拉开差距 并 导致了业界内部的重新组合与倒闭 最 终出现了大户独占的市场格局。 第三,文化背景与生活习惯。中国大 陆的文化背景决定了消费者的性格与日 本、美国有很大差异,甚至和中国地 区都存在很多差别,具体体现在饮食习 惯、消费习惯等。特别是饮食习惯,许多 顾客一日三餐不能接受便利店的速食,甚 至中外快餐都不是完全能够接受,这就在 很大程度限NT便利店速食品的开发 要 地区,尤其是日本 中国、泰国、中 国、菲律宾、南朝鲜等国家或地区, 约有65%的店铺在亚洲。 我国便利店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一个问题。 一个早期的例子:中国便利店兴 起于2O世纪9O年代初 后来在的 大力推动下,各种形态的传统小店纷 纷改名为便民店、方便店、便利店,却 不具有现代便利店的基本功能。实际 上 靠和领导长官们的主观意志 推动发展起来的便利店几乎没有一家 是成功的 其它业态也基本如此。即便 现在成功,将来也一定要失败;即便真 的成功 成本和代价也一定很高。这正 如顾国建教授所说,1 995年 部门 在很短的时间里在全国的粮食系统掀 起了一场将粮店改造成便民店的高 潮.到1 997年年底为止 粮食系统大约 改造了2万多家 投入的资金约2 O亿 元。然而,这场便民店连锁经营的发展 最终是失败了。当然,这样大规模的运 动式的改造也为后来发展现代意义的 便利店奠定了一个基础。正如目前国 内便利店的提速发展为进入中国的便 利店国际品牌提供了迅速扩张经营规 模的市场与人才基础那样。然而 20-f7, 能开多少便利店7可以开1万家非常亮 丽的现代便利店J 另一个是近年的例子,我想起了一 问题,不要太多情.以运动的形式、领 导的长官意志与推动相结合来推动 经济发展.其结果往往是巨大的浪费。因 为没有人负责任,像搞运动那样搞经济. 这是”大跃进 的后遗症 受损失的最终是 老百姓与企业。 上海便利店何时才能真正有起色 事实上 上海便利店的发展是很成功 的,至少 外国商业列强”对它不敢小觑。 虽然,便利店最终不一定能靠规模取胜, 但规模在目前仍是一种很有分量的砝码。 统一集团的谢健南先生曾到上海与 多家便利公司谈合作事宜 结果无功而 返。日本进入北京像进入了泥潭 如果到 上海那就是汪洋大海 非淹死不可。比如 上海的罗森,中方控股后就赢利了。不是 之前做得不好.也不是内资便利店的业绩 更好 而是内资便利店实在太多。如汪洋 大海,外资一抬头就被压下去了。还有一 个原因是中国人特别适合做小店铺,小店 铺将是我们的天下。 上海便利店已经有账面利润,但利 润率还非常低,大约在1%,这与便 利店5%以上的净利润率相比,差距很 大。但是,差距也是潜力,说明有很大的 发展空间。上海需要发展了以即食品为特 色的现代便利店,但也会存在众多的”夫 妻店 ,多样化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特征, 没有多样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口 (未完待续) (编辑/刘建) 200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