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稻田改制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曾希柏;孙楠;高菊生;王伯仁;李莲芳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7(040)006
【摘 要】[目的]探讨红壤地区双季稻田改制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为灌溉条件较差稻田种植制度改革提供有效模式.[方法]利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双季稻田改种牧草、水旱轮作及旱作等模式对作物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按各处理生产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折算,稻田改制可增加产值、提高产投比.各处理比较,以水旱轮作产值最高,分别比对照、牧草和旱作处理增加34.7%、21.4%和2.2%,且牧草和旱作处理也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1.0%和31.8%;牧草、水旱轮作和旱作处理产投比值分别比对照高0.9、0.6和0.3.种植牧草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全磷及速效磷含量有较好效果,但各处理土壤碱解氮、全钾、速效钾的含量均有一定幅度下降,说明在本研究的施肥水平下,有必要增加氮素、特别是钾素养分的投入.[结论]在当前红壤地区双季稻田肥力状况、气候及作物栽培管理条件下,对灌溉条件较差的稻田进行改制是可行的,其中,种植牧草或实行水旱轮作对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土壤肥力有较好效果. 【总页数】8页(P1198-1205)
【作 者】曾希柏;孙楠;高菊生;王伯仁;李莲芳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农业
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1 【相关文献】
1.稻田冬季培肥对双季稻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J], 成小琳;周玲红;徐华勤;魏甲彬;张浪;唐剑武
2.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田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J], 徐一兰;唐海明;程爱武;李益锋;李永;何炜;胡赛晶;王跃平
3.轮耕对双季稻田耕层土壤养分库容及Cd含量的影响 [J], 汤文光;肖小平;张海林;黄桂林;唐海明;李超;刘胜利;汪柯
4.湖南省双季稻主产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定位研究Ⅰ.稻田不同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作物生长发育状况与经济效益评价 [J], 叶桃林;李建国;胡立峰;罗尊长;屠乃美;李琳;王丽宏;王少斌;张帆;杨光立
5.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双季稻田土壤养分利用与渗漏淋失的影响 [J], 张玉平;刘强;荣湘民;谢桂先;彭建伟;宋海星;张振华;李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