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无极绳绞车受力分析

无极绳绞车受力分析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无极绳绞车受力分析

作者:周传圣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01期

摘 要:无极绳绞车是井下煤炭辅助运输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其技术的日趋成熟,近几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对无极绳绞车的牵引力、钢丝绳选用、张紧力、制动力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计算。

关键词:无极绳绞车,受力分析 中途分类号:P754.1 一、组成及应用

无极绳绞车亦称无极绳连续牵引车,是一种以钢丝绳牵引的轨道输助运输系统,主要由驱动装置(绞车主机)、张紧装置、梭车、尾轮、拐弯装置、压绳轮、托绳轮、钢丝绳等组成,运行时借助钢丝绳与驱动滚筒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物料运输的的目,利用绞车的正反转实现物料往返运输。

无极绳绞车对井下轨道条件要求较低,可适用于有一定坡度、起伏、拐弯的轨道系统,实现材料、设备的长距离的连续直达运输,具有连续运行、快速高效、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 图1:无极绳绞车系统组成示意图

1-尾轮 2-梭车 3-轨道 4-压绳轮 5-托绳轮 6-主压绳轮 7-驱动装置 8-张紧轮 9-张紧油缸 二、受力分析

基本参数:电动机功率P电,kw;n电-电动机转速,减速机构速比-i;r/min;G-运送物料质量,t;G1-梭车质量,t;G2-平板车质量,t;重力加速度,g=9.8m/s2;μ1-梭车、平板车与轨道间的摩擦系数;βmax-巷道最大倾角;μ2-钢丝绳与各轮组间的摩擦系数;qR-钢丝单位质量,kg/m;L-巷道长度,km; 2.1牵引力计算

工作时,绞车需要克服阻力主要由平动部分(梭车、平板车及牵引重物)重力分力、平动部分与轨道间的摩擦力、钢丝绳与各轮组间的摩擦力几部分组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F-绞车牵引力,kN;F1-平动部分重力分力,kN;F2-平动部分与轨道间的摩擦力,kN;F3-钢丝绳与各轮组间的摩擦力,kN;

2.1.1平动部分重力分力 F1=(G+G1+G2)×gsinβmax 2.1.2平动部分摩擦力 F2=(G+G1+G2)gμ1cosβmax 2.1.3钢丝绳摩擦力 F3=2gμ2qRLcosβmax

则:F=F1+F2+F3=(G+G1+G2)×g(μ1×cosβmax+sinβmax)+2gμ2qRLcosβmax 2.2钢丝绳选用 Sφ≥n0×F

Sφ-钢丝破拉强总和,kN;n0-运物无极绳绞车用钢丝绳安全系数n0=5-L,但不得小于3.5;根据Sφ选定钢丝绳直径φS,mm;

2.3牵引速度计算 v=3.14×(φS+φG)×nG/60/1000

v-钢丝绳线速度,m/s;φG-驱动滚筒直径,mm; 驱动滚筒转速:nG=n电/i 2.4校核电动机功率

电动机输入功率P=Fv/η≤P电 η-传动系统总机械效率

注:电动机额定功率若不能满上述条件请修改选用电动功率P电或转速n电。 2.5张紧力计算

绞车主机驱动力FQ通过摩擦传递至钢丝绳上,保证绞车正常运行,钢丝绳松边张力FS必须满足以下不打滑条件: 图2:后部张紧受力示意图

FSmin≥FQmax/(eμα-1) FQ= FJ- FS=F FJ=FS×eμα 则:FSmin≥F/(eμα-1)

FQ-绞车主机的驱动力,kN;FJ-钢丝绳紧边张力,kN;FSmin-钢丝绳松边最小张力,kN;e-自然对数的底数,2.718;μ-驱动滚筒与钢丝绳间的摩擦系数;α-钢丝绳在驱动滚筒上缠绕的围包角,rad;FZ-运输时液压油缸拉力,kN;θ-两张紧钢丝绳间的夹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若钢丝绳在两个驱动滚筒上的围包角相等,即均为α/2rad;FS取钢丝绳在驱动滚筒上不打滑临界值:

则:FS=F/(eμα-1) 由图2可知:FJ=T×eμα/2 T=FS×eμα/2 则:FZ=2Tcos(θ/2)=2Feμα/2/(eμα-1)cos(θ/2)

若将绞车驱动力FQ分解为两个驱动滚筒上分力FQ1和FQ2, 可知各驱动力大小:FQ=FQ1+FQ2=F

其中FQ1=FJ- T=FS×eμα-FS×eμα/2=F×eμα/2/(eμα/2+1) FQ2=FS×(eμα/2-1)=F/(eμα/2+1) 2.6制动力矩计算

无极绳绞车运输时,驱动装置转动,梭车、牵引重物及钢丝绳同时平动。所以绞车制动力矩应由驱动装置转动惯性力矩、平动部分(梭车、平板车、牵引重物及钢丝绳)惯性力矩、梭车及牵引重物的重力分力矩、运输系统摩擦力矩(梭车及牵引重物与轨道、钢丝绳与各轮组间)等几部分组成。 则:M=M1+M2+M3-M4

M-绞车制动力矩,Nm;M1-转动惯性力矩,Nm;M2-平动部分总惯性力矩,Nm;M3-梭车及牵引重物的重力分力矩,Nm;M4-摩擦阻力矩总和,Nm; 2.6.1驱动装置转动惯性力矩 M1=Jω/t

J-绞车各转动部分换算到制动轴上的转动惯量,kg.m2;

ω-制动前转动角速度,rad/s;t-制动时间,s(《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无极绳绞车安全制动时间不得大于0.7s),即t≤0.7s;

2.6.2梭车及牵引重物、钢丝绳平动惯性力矩

M2=mvφG/2t v-平动部分速度,m/s;φG-驱动滚筒直径,mm; 其中,m=(G+G1+G2)×1000+2qRL×100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G-运送物料质量,t;G1-梭车质量,t;G2-平板车质量,t;qR-钢丝单位质量,kg/m;L-巷道长度,km;

2.6.3梭车、平板车及牵引重物的重力分力矩 M3=(G+G1+G2)gsinβ×1000φG/2

2.6.4梭车及牵引重物与轨道、钢丝绳与各轮组间摩擦阻力矩总和 M4=((G+G1+G2)gμ1+2μ2qRLg)cosβ×1000×φG/2

μ1-梭车、平板车与轨道摩擦系数;μ2-钢丝绳与各轮组摩擦系数; 2.7油缸制动力计算

FY=Pn/i1 Pn=M/(μ3×D) 则:FY=M/(μ3×D×i1)/ηz

FY-油缸制动力,N;Pn-制动闸瓦额定正压力,N;μ3-闸瓦与制动轮间摩擦系数;D-制动轮直径,m;i1-制动轮到油缸杠杆比;ηz-制动效率; 三、结束语

因无极绳绞车井下安装条件较为复杂,布置形式多样,本文从理论上对其主要受力进行简要的分析,在此不做过多的解析。 参考文献:

1 成大先,王德夫等著.机构设计手册(第3版):第2、3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9

2 王文斌,林忠钦等著.机构设计手册(新版):第2、3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

3 汪恺主编,机械设计标准应用手册: 第3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