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教案《神秘的弹性》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弹性现象 。
2、对弹性现象感兴趣,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活动准备:
海绵、松紧带、皮筋、袜子、弹簧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许多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认识材料)
二、提出问题
1.幼儿自由探索,初步感知弹性。
(1)幼儿自由玩弹簧、海绵、松紧带等,通过触摸、拉一拉,捏一捏,压一压,看看它们会有什么变化?
(2)幼儿玩耍,教师巡视,观察幼儿操作中的发现。
(3)组织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2、幼儿再次尝试,获取弹性的经验。
(1)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体对它们用力时,一松开又会有什么变化?
(2)组织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3、归纳弹性物体的特点。
(1)小朋友,刚才我们玩了这些东西,你们知道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秘密?
(2)幼儿思考,自主发表各自的观点。
(3)教师小结:“这些东西真有趣,对它们用力时,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变形,一松开,又会变成原来的样子,说明这些物品都有弹力。”
4.视频引领
(1)幼儿观看视频
(2)分享表达“视频里有什么?这些物品有弹力吗?你从哪方面看出来的?”
(3)教师小结:“视频里的弹力球能跳起来。弹力绳一拉变长,这些物品都有弹性。”
5、弹性身体游戏
幼儿听教师的口令,用身体的各种动作表示弹性。
三、引出主题
“咱们对海绵、松紧带、皮筋、袜子、弹簧等材料用力它们会变形,弹力球能跳,弹力绳变长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弹性现象。”
四、设疑延伸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有弹性的物体,这些物体不仅有弹性,还可以和我们一起做许多有趣的实验,你们想做吗?那好,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做一做吧!今天回去再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有弹性的,找到了玩一玩,明天再来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