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时限:50分钟 满分:50分 姓名
考号
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唐末诗人元稹有小诗《行宫》,云:“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唐玄宗时期曾出现过历史上著名的(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3.“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4.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 ) ①交子 ②在报纸上看新闻 ③瓦 子 ④发电报问候亲人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5.杨家将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很广。杨家将抗击的是( ) A.辽 B.西夏 C.金 D.元 6.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结束了南宋、西夏、金,实现大统一的朝代是( )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7.2008年3月14日,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由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历史上置于管辖之下始于(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8.“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 A.弘扬佛法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往 D.开发南洋 9.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的强化 D.集权的加强 10.“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中,“我”的杰出贡献是 A.抗倭胜利 B.收复 C.虎门销烟 D.黄海抗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1题10分,12题10分,13题10分,共30分。) 11.材料解析题(15分)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材料二: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
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帝”指谁?(1分)
(2)据材料二回答,为加强君权,材料一中的“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此外,他设立的特务机构叫什么?(4分)
(3) 据材料三回答,军机处是清朝哪个皇帝开始设立的?后来哪个皇帝进一步加大了军机处的权力?(2分)
(4)为加强君主,清朝统治者在思想控制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2分)你有什么看法?(1分)
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
材料二
请回答:(1)材料一是历史上哪位皇帝的话?他统治时期采取怎样的民族?因此被各族首领拥戴,称为什么? (3分)
(2)材料二中两人分别是谁?请你写出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两例史实。 (3分) (3)古为今用,我们今天可以从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史实中汲取哪些经验?(1分)
(4) 材料二中历史人物所在的地区正式归属管辖的标志是什么?今天“分子”仍很猖獗,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3分)
28.(16分)观察下列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唐招提寺(日本奈良) 图三
(1)图一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他主要出使的国家当时叫什么?(2分)
(2)图二中唐招提寺是在谁设计和主持下建造的?从他的事迹中你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分)
(3)依据图一和图二指出唐朝时期采取怎样的对外?这种对外,对我们有何启示?(2分) (4)图三的历史人物是谁?其航海活动有何重要意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