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职高招生专题会议上的表态性发言
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下午好!
今天已经是5月4日,职高的报考分流再一次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感谢局领导不失时机,给我们各校之间创设了一次近距离交流的机会。
目前,我校2011届毕业生共计112人,局里给我们下达了45人的职高就读指标,比率高达40%,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保证每3个同学至少就有一个读职中,否则不可能完成今年的职高就读任务;再者,我校上届九年级在二职报名后中途退学的学生较以往偏多,这给我们今年的职高就读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负面效应。所以,我现在这里发言,的确有点诚惶诚恐,我担心完不成任务让会让领导和同志们失望。
但不管怎样,日子还是要过的,工作还是要做的。在这里,我向各位表一个态——向上届看齐,向兄弟单位学习,力争不打折扣的完成局里下达的职高就读指标。
我们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早盘算、早安排
去年下学期开学,我校就把本届二职、创维的就读事宜提上了学校行政的工作日程;本期初,教务处对各班二职创维的就读趋势再次进行了评估,当然,结果不尽人意,每个班明确要读职高的就只那么四五个同学。鉴于此,我们迅速调整策略,针对各班任课老师
的特点重新安排了各班包班责任人,并坚决实行行政包班包科包人负责制。
第二,灵活切入,做活思想工作
1、想方设法留住学生,保证职高就读成为有米之炊。
首先,创新教育的活动样式留住学生。本期,我们照例组织班级排球对抗赛,乒乓球赛,诗歌朗诵赛等活动来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
其次,搭建各种活动平台发展学生。组建各种兴趣小组,为不同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由此找到自信、并愿意念完初中继续升学就读。
这样一来,我们做分流工作时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对象,从而使得我们的职高就读成为了有米之炊。
2、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引入,使学生相信读职高有前途。
我校就有这方面的鲜活素材:我校陈雪兵老师的女儿陈琴、侯贤文老师的一对儿女范琦、吴晶(均系唐家铺中学毕业),我校现任八年级149班班主任刘贤慧等等都是从二职中培养出来的高才生。如今,陈琴在安乡三中任教,刘贤慧成了我校的把关教师,而侯贤文老师儿女范琦则正在攻读工艺美术专业的研究生,吴晶在职高学的是模具专业,现在在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工作,他经常往返于上海和大阪之间。
我们准备让相关人员现身说法,以亲身的经历证明读职高同样有前途。
3、从真正关心学生成长、发展的角度做工作,使学生愿意读职高。
我们反复提醒老师:不要一味的哄骗学生,因为靠哄骗填报的志愿,很可能是假的,弄得不好,学生还会半路上流失;当然,也不宜强行做工作,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现在的潜能,合理的预测学生将来的发展趋势,巧妙的引导学生读适合他本人的学校——学校无所谓好歹,关键看是否适合自己。
同时,我们要求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多给后进生以学习、生活上的关照,让学生和家长深深体会到:班主任老师是关心我的,我唯有听从老师的安排,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最后,倾全力搞好毕业班的劝学就读走访。
实际上,从4月份开始,为了报考需要,我校的毕业班就读走访就已经严密铺开;计划6月20号中考一结束,我们立刻组织学生到二职创维报名;暑假,班主任和行政肯定还要苦战两个月,此阶段主要是巩固报名效果,我也决心带领行政一帮人自始自终和我们的班主任一起共渡难关!
各位,今年职高的就读压力确实大,我们唯有老老实实做工作,想方设法的做好学生和家长乃至社会各界的工作,才有可能迎难而上!在这里,也提前预祝我们大家都能如数完成今年的职高就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