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总第21期] 2014年6月 研究生教育研究 Journal of Graduate Education No.3 Jun.,2014 文章编号:2095—1663(2014)03—0023—05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前瞻 梁传杰,吴晶晶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探索试点期、开始起步期和改革发展期。探 索试点期具有内生型发展、浅层次、面窄量小等特征,开始起步期具有内生型向外生型转变、系统性和初具规 模等特征,改革发展期具有以外生型发展为主、系统创新和快速发展等特征。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今 后一个发展时期,要深入学习并领会2013年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客观认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 处的发展阶段和准确把握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发展内容和发展速度。 关键词:专业学位;阶段;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二、探索试点期(1984 ̄1989年) (一)发生背景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1984年开始进行 探索试点以来,在整整30年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中, 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这与我国 特有的国情和高等教育背景有关。上世纪70年代 末,我国刚刚恢复研究生教育,当时国家急需师资和 科研人才,迫切需要通过加强我国自身的研究生教 直得到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自 2006年以来,在每年召开的学位委员会会议 上,均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列为学位 委员会会议的重要议题和年度研究生教育工作任 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得到了国家层面前所 未有的关注与重视。 育体系建设,以满足这一重要国家需求。由于当时 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十分短缺,设计学位制度的首 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术性理论型人才,因此,出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主要就是针对学术型研 要把握好未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 展的方向,就必须以时间维度对其发展轨迹进行认 真梳理,这就需要从发生背景、标志性事件、发展情 究生培养与学位授予而制订的一部法规,这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并制约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二)标志性事件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有关部门开始着手应用型人 况、基本特征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对其历史轨迹进 行科学探讨。笔者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 探索试点期、开始起步期和改革发展期。 收稿日期:2014--01—17 才培养试点工作,主要涉及工程、临床医学、金融、法 作者简介:梁传杰(197o一),男,湖北天门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吴晶晶(1987~),女,湖北随州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2012一IB-057);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项目“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研究”(B2—2013YO7—076). ・24・ 梁传杰,等・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前瞻 律等领域。这一时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是 1984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国家教育委员会 关于转发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所高等工科 院校(关于培养工程类型研究生的建议)的通知》,标 志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探索试点期。 (三)发展情况 在1984年以后的几年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具体工作: 1.工程硕士试点 1984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培养 工程类型研究生的建议》的通知,在清华大学等11 所院校开展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的试点工作,提出 了改革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办法,在工学硕士生中招 收工程硕士生,以培养大批适应工矿企业和应用研 究单位需要的、能够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高级 工程科技人才_】]。 2.临床医学博士试点 1986年,学位委员会、卫生部等部门联 合下达了《培养医学博士(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试行 办法》的通知,提出在原有培养学术型医学博士研究 生的基础上,探索医学类高层次应用人才培养新类 型,培养一批社会公共卫生行业所需要的高级临床 医学专门人才。 3.金融硕士试点 1988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总 行教育司等部门联合下达了《“货币银行学”、“国际 金融”两专业硕士生(应用类)参考性培养方案》的通 知,着眼于在金融领域(主要是“货币银行学”、“国际 金融”)培养能够胜任金融管理部门有关业务经营和 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突出这类硕士生对于金融操 作实务能力和水平的培养。 4.法律硕士试点 1988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司、最高人 民等部门联合下达了《“刑法”、“民法”、“国际经 济法”三专业硕士生(应用类)参考性培养方案》的通 知,结合当时司法领域对高层次专门人才应用能力 的需要,强化对此类人才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基本特征 从这一时期的实践来看,这一阶段专业学位教 育的发展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1.内生型发展 这一时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是源于教 育系统自身的觉悟,而非教育系统外部所强加的力 量而使之采取了相应的举措,因此,这一时期的特征 之一是内生型发展而非外生型发展。 2.浅层次 由于这个阶段处于最初的试点探索期,对于应 用型人才的试点与改革内容比较有限,主要在于结 合相关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从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 上予以调整,制订并出台了参考性培养方案,同时在 授予学位的证书上,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 原有学术型证书上加注了应用类的特殊说明,以区 别于原有学术型人才的学位证书。 3.面窄量小 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范来看,仅限于工程领 域硕士、临床医学博士等几个领域,试点应用型人才培 养领域极为有限。这一时期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 上,因仅限于在几个专业领域进行试点 且试点高校很 少,因而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总体数量来看,规模较小。 三、开始起步期(1990 ̄2008年) (一)发生背景 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在前期探索试点期的基础 上,一直作深入思考并积极改革。1 988年, 学位委员会召开第8次会议,专门讨论了设立专业 学位的问题。这是在前一阶段探索试点的基础之 上,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客 观需要而作出的思考。这次会议之后,学位 委员会办公室按照这一精神,开始着手专业学位研 究生教育的相关研究论证工作。 (二)标志性事件 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在开展了前期研究论证工作 基础上,在199o年召开的第9次学位委员会 会议上,专门讨论了《关于设置专业学位调研工作的 情况汇报》等系列文件,会议最后审议并通过了《关 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正式 同意在我国开始试办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l_2]。这一会议对于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而言, 开启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先河,标志着我国专 (三)发展情况 围绕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主要开展了如下 几方面的工作: 1.学位证书管理 1992年,在学位委员会第11次会议上, 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起步阶段。梁传杰,等・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前瞻 .25. 批准了黄达等学位委员提出的“关于按专业授予专 业学位证书的建议”。自此,我国学术型和专业型研 究生按两种类型进行学位授予,学术型按学科门类 授予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按专业学位类型授 予学位。 2.专业学位设置 1996年,学位委员会第l4次会议审议 通过了《专业学位设置审核暂行办法》。文件指出, 专业学位设置是为了完善我国学位制度,培养社会 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分为学 士、硕士和博士三级,但一般只设置硕士一级;专业 学位的名称表示为“**(职业领域)”硕士(学士、博 士)专业学位。E3] 3.专业学位授权审核 在学位委员会第14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专业学位设置审核暂行办法》中,除了对专业学位 设置的目的、特点、层次等内容作了相关的制度设置 外,还对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和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审 核主体、审核程序进行了系统的制度设计。 4.专业学位类型得到稳步发展 自1 990年设置工商管理硕士后,专业学位研究 生教育的类型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得到了稳 步发展。1992年,设置了建筑学专业学位(分学士 和硕士);此后,从1995年至2007年,先后设置了法 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临床医学(博士或硕 士)、兽医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公管管理硕士、口腔 医学(博士或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军事硕士、会计 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汉语国际 教育硕士和翻译硕士。 (四)基本特征 1.内生型向外生型转变 这一时期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慢 慢实现由内生型向外生型的逐步转变。各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是否设置以及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和专业 学位授权点授权审核上,都充分考虑相关行业或相 关部委的意见,将社会需求作为专业学位发展的基 本出发点。 2.系统性 为了保证这一新型人才培养类型得到科学发 展,需要进行制度上的系统设计。这一时期, 学位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先后出台了 专业学位审核、专业学位设置、专业学位招生、培养 和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构建了我国研究生教 育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 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3.初具规模 到2008年,我国专业硕士学位类别达到18种, 专业博士学位类别达到4种;专业学位博士授权单 位达到43家,专业学位硕士授权单位达到435家; 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达到5 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 点达到3241个。 四、改革发展期(2009年至今) (一)发生背景 2009年,我国围绕面向未来一段时期的发 展,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 要》、《国家中长期科技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国 家中长期人才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三大中长期改 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都对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提出了要求。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 规划纲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 求:“要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即从国民经 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快研究生培 养类型的结构转型。 (二)标志性事件 围绕国家相关宏观的出台,我国大力发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有三大 标志性事件:一是2009年开展实施全日制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工作,二是拓展了1 9种硕士学位专业类 别,三是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和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 快速增长l_4]。其中,第一件事情是我国专业学位研 究生教育培养制度的重大改革,而后两件事情则表 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 因而将这一时期称为改革发展期。 (三)发展情况 2009年,教育部开始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开始招收应届全H制本科毕业生攻读全日制 硕士专业学位。这一制度安排,转变了我国长期以 来专业研究生培养不招收应届毕业生并以在职形式 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局面,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 作纳入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渠道。 2010年,召开了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 议,审议并通过了19种新增硕士学位类别,使我国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增加到38种,涉及到经济、管理、 社会与文化、工程、医药卫生等许多经济社会发展对 .26. 梁传杰,等・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前瞻 职业人才所急需的领域。 2011年,在新一轮的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经 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我国专业学位授权点 数量得到了快速增长,专业学位授权博士单位达到 79所,专业学位授权硕士单位达到516所;专业学 位授权博士学位点达到131个,专业学位授权硕士 点达到6082个。无论是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和专业 学位授权点,与上一阶段末期(2008年)相比,其增 幅均超过了100 ,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增 长奠定了较好基础。 (四)基本特征 1.以外生型发展为主 这一阶段外生型发展与内生型发展兼顾,以外 生型发展为主。在2013年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 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明确提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 发展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体现了国家 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指导思想上,要求教育积极主 动服务于社会发展。因此,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 育发展必须由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兼顾向以外生型 发展为主的转变。 2.系统创新 这一阶段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系统创新。所谓 系统创新,是指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 展中,实现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模式的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具体来 说,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模式上,增加了全日 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这一新的类型;在硕士专业 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上,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学位研 究生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鼓励建 立校内校外两支教学和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在专 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上,改革了硕士、博士专 业学位设置办法;改革了专业学位授权审核管理办 法,改变了专业学位审核主体,加强了省级地方学位 委员会的统筹作用和部分高校的自行审核的管理体 制改革;改变了审批主体,由学位委员会办公 室审批转变为学位委员会审批。 3.快速发展 这一阶段的另一特征是快速发展。这种快速发 展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专业学位类别的快速拓展, 由原有的18种拓展到39种;二是专业学位授权单 位和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的快速增长,较上一阶段 而言,增加幅度均超过了l倍;三是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规模的快速增长,这段时期在硕士研究生总体 规模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形下,压缩学术型硕士研究 生招生规模,积极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 规模,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 五、展望 回顾历史及当下发展情况,关键在于对未来的 研判与把握。笔者认为,要做好我国专业学位研究 生教育工作,要把握好如下几点: (一)深入学习并领会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在2013年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 议上,明确提出了一条主线、两个着力点、四个更加 以及26条具体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对我国 研究生教育整体发展提出的指导意见,因此必须认 真加以领会。 一条主线的提法,较之于以往,有明显的变化。 以往在国家发布的各种文件中,仅将提高质量作为 研究生教育的主线,而此次将服务需求加入,且放在 提高质量之前,其真意何在?笔者以为,一是体现了 研究生教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科学定位。研究 生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 的基本定位就在于服务社会其它子系统的发展。服 务需求,就是要更为主动地从社会需求出发,主动适 应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二是 体现了开放办学。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办学必须转变 原来比较封闭的自我建设与自我发展的办学思路, 以更为开放的思路与研究生培养单位之外具有相关 办学资源的单位进行协作,实现开放办学。三是体 现了研究生教育由规模外延式发展向质量内涵式发 展的转变。研究生教育培养单位要转变原有的以数 量规模扩张式发展,转向注重质量与内涵的提升。 二个着力点的提法,按《意见》的具体内容,笔者 以为应该是三个着力点,即培养机制改革、培养模式 创新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由: 一是基于具体条款的理解。机制在于对研究生教育 运行过程的规范,在于对不同主体激励与约束机制 的构建。从《意见》的条款中可以看到,许多条款都 是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提出的具体要求。二是基于研 究生整体建设构架的理解。研究生教育整体建设的 组成,在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机制和质量 保障体系这三者的共同构架。研究生培养模式在于 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抽象,研究生培养机制在于研究生 教育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系统构架。研 梁传杰,等・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前瞻 .27. 究生培养模式与研究生培养机制两者共同构成了研 究生培养过程之中的两大核心内容,是作为研究生教 育核心主体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 育三级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管理机制改革与创 新、质量监督与管理、建设经费筹措与管理等方面的 制度化建设,其主体既包括研究生培养单位,更有中 央和地方两级的管理及社会的参与。因此,培养 机制改革、培养模式创新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共同 系统、有机地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的三大关键要素。 三是四个更加的提法,其实质是对研究生培养 目标的具体描述,体现了研究生教育建设与发展目 标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具体来说,更加突出服务社 会发展,是研究生教育定位和职能的新提法;更加突 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质量内涵 的新要求;更加突出科教和产学结合,是研究生人才 培养模式的新指向;更加突出对外开放,是研究生培 养的新视野和办学方式的新转变。 (二)客观认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处的 发展阶段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期, 准确地说,是处于改革发展期的初期,是全面改革与 创新的攻坚期,许多问题都需要在这一阶段进行努 力地探讨并积极加以解决。 这一时期面临着诸多困难。对于和地方政 府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如何发挥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能和作用问题。对于中 央和地方来说,尤其是教育管理部门,其职 能定位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宏观管理,把握我 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向,加强监管,并提供 公共服务。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集权式 管理,一向管理较细,许多高校已经习惯于按照 和地方的文件予以执行,缺乏自主办学、自 主发展的意识,这就给和地方带来两难的 处境。如果不管得较细,高校缺乏自觉性,改革很难 按照预定的方向发展;如果管得过细,则是职能上的 越位,而引起社会诟病。以三部委联合出台的《意 见》为例,就是这种两难选择的结果,从《意见》内容 本身来看,许多内容都属于高校自身专业学位研究 生教育发展的问题,非和地方管理的范围。 此外,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需要多部门的 支持与协作,这都需要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与 其他相关部委进行协商,予以解决,这都有相当大的 困难和难度。二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如何发挥自身主 体办学作用的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建设发 展,较之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而言,有其明显差异。 学术型研究生完全可以由高校自身进行培养,而对 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来说,其培养目标在于应用 型人才培养,必须跨越自身办学的模式,形成与高校 之外其他相关主体的协作。笔者认为,在我国专业 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校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正 在于高校与其他相关主体的协作问题,这主要在于 其他相关协作主体缺乏应有的积极性,这也是各专 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之中所 面临的核心问题。除此之外,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 生培养过程中,还面临着深化培养机制改革问题,培 养机制改革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校外兼职导师、校外 协作单位等多元主体的积极性,而在多元主体利益 诉求各异的情形下,要形成能够协作多元主体利益 的制度安排就显得尤为艰难与不易。 (三)准确把握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 式、发展内容和发展速度 要准确把握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 的转变。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当下正处于以外 生型发展为主的阶段。以外生型发展为主,就是指 在发展过程中,专业学位的发展必须以外在的需求 为出发点,即《意见》中所提的以“服务需求”为导向, 由需求而设置相应的专业学位授权点,由需求而配 置相应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资源,因需求而开展 相应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 要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内容。 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内容,就是要建 立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模式和质量保障体系三位 一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内容观,从深化研究生 培养机制改革、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全面 构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上着力。其 中,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核心点主要在于激发研 究生培养单位内部各主体的积极性,创新研究生培 养模式的核心点主要在于激发研究生培养单位之外 其他协作主体的积极性,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 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主要在于管理、管理机制、经 费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前两者的主体主要是专 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后者的主体主要是和 地方两级和社会相关单位。 (下转第3l页) 秦参考文献: 涛,等・新形势下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析 .31・ [3]魏俊民,蔡睿.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I-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69—70. [1]湖北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处,湖北省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了不应逝去的生命—— 湖北高校大学生自杀情况调研简要报告[c]//全国大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坛论文选编(二).2008: 234—240. [4]文书锋,俞国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对 策口].思想教育研究,2008,(5):61 63. [5]李金,李巍,王宏.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进展[J].中国卫 生事业管理,2010,(3):207—208,215. [2]马喜亭,李卫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压力调查 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4):91—96. [62王金祥,卢绍君.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现代教育管理,2012,(7):111-114. New Approaches to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QIN Tao,WANG Yan (Office oJ Student AfJairs,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 Abstract:Psychological problem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growth and Success of graduate students.In the process of adaptation,practical issues such as personal development,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academic learning, research and love are major sources of stress for graduate students,and these are often shown as emotional problems and sleep disorders.To help students prevent and solve such problems,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offered to them that is suitable to thei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graduate students as a group;psychological problem;psychological heahh education (上接第27页) 要准确把握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速 度。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无论在专业学位授权 单位、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还是专业学位授权领域上, 较之于专业学位发达国家,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具体来说,就是要进一步增加专业学位授权单位数 量,进一步拓展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和专业学位授权 领域,尤其是博士学位专业学位授权领域,进一步发 参考文献: [1]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件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9:192 194. [22谢桂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实践及思考[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61. [3]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JL)E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4-8. [4]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 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i0):l一7. 展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同时要结合我国专业学位 授权布局,进一步优化专业学位布局结构。 The Past,Present and Future of Graduate 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 in China LIANG Chuan-jie,WU Jing—jing ([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Hubei 430070) Abstract:Three periods are identifi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 in China:the trial period, beginning period and period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The first period was one of internal growth at a relatively shallow and limited level;the second was noted for an outward shift with an enlarged scale and system;and the third is featured by external expansion,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In the next period of development,China’S graduate 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 will move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decisions reached at the 2013 Conference on Graduate Education with a solid understanding of the needs,styies and rates of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 Keywords:professional degree;period;feature